《五年风雨白酒代理路》
第16节

作者: 我为酒疯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15 19:02:04
  说到铺货,前期是我求别人铺,到后来我真不想铺货了。铺货进一个超市对我来说没任何难度,但是,货进去以后却动弹不得。所以,后来有些老板希望我去铺货,我给的答复就是,现款进货我才送货,不然不送。爱进不进,不进拉倒。
  日期:2013-03-17 17:08:20
  在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太多快销操作经验),资金不够(本钱寒酸,前后累计借了60万左右),经验不够,人脉不够(不是当地人,没一个熟人),时机不对的情况下(07年西凤酒根本没广告),仅仅凭借自己的一厢情愿而没有对项目仔细研究跳进了一个以为是金矿的创业路,失败的几率是相当大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人。
  再还说点尽心的问题。做到后来,我连拜访都很少去了,只是在重要的时间点重点扫重点客户。我后来厌倦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曾自嘲,如果我每天都进行超市拜访,我能做到年销售额翻番么?
  日期:2013-03-22 12:00:42
  漏点更黑的吧,里面的几个厂家经理我曾打过交道。
  “被列为‘八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为了开拓湖南市场,却涉嫌姑息纵容甚至极力“配合”经销商设套欺骗下级经销商”——2007年5月16日,在宁乡做生意的黄林带着一大堆材料找到本报记者,说是要投诉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西凤酒公司拖欠了他和娄底经销商李忠华的巨额费用快三年了都没有偿还,而且面对大量的滞销产品公司也是不理不睬。

  接到投诉后,记者立即对此事深入调查,结果发现原来此事并不是厂家拖欠经销商费用那么简单,而是投诉者掉进了一个厂商联手的圈套里了。
  巨款换来个假合同
  2003年9月,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糖酒交易会上,一直想找个名牌酒来经销的黄林与李君在西凤酒展台上不期而遇。李君自我介绍称是西凤酒湖南销售分公司的经理,今年才调来湖南市场招商。
  会后不久李君开车来到宁乡,动员黄林做西凤酒的宁乡总经销。据黄林统计,在2004年期间,他根据李君的要求先后投入的市场费用总计有34500元。
  李君拖欠巨额费用迟迟不给报销,而且人也找不到了,黄林无奈之下只好直接找西凤酒总公司讨说法。西凤酒公司华南分公司经理白鸿科却告诉他,李君并不是西凤酒公司湖南分公司的经理,他其实 只是西凤酒岳阳市场的一个经销商。李君与黄林所签署合同中所加盖的公司公章和负责人的签字全部是他私自伪造的。
  西凤酒娄底市场经销商李忠华也是在去年10月份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的。2006年9月,李忠华的客户给她打来电话,说一个自称西凤酒的业务员冯军平正在他们那里招商,他们充满疑惑地说,西凤酒不是早在娄底有经销商了吗,怎么现在又要招商了?(本报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听到这个消息,李忠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就给李君打了个电话询问此事,李君轻描淡写的告诉她,“厂里业务员多,肯定是他们搞错了。”

  半个月后,自称西凤酒营销公司负责湖南市场的经理樊春林找到了李忠华,要求李忠华与西凤酒公司重新签订销售合同。李忠华非常纳闷,自己不是明明与李君签订了五年的合同,合同还要两年多才到期,为什么西凤酒公司又要她签合同呢?这时樊春林告诉她,李君只是西凤酒公司的岳阳经销商,李君是伪造了公司公章与她签的合同。(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
  李忠华告诉记者,2003年年底,李君多次找到她,要她做西凤酒的娄底总代理,从没有涉足过酒类营销 的李忠华看中西凤酒是全国的名酒,也就动了心。为了保险起见她出了一个条件,“合同可以签,但至少要签五年”。李君考虑了几天后终于同意了。
  虽然李君对李忠华大力做市场非常满意,可费用报销起来就没有那么爽快了。更让她恼火的是,2005年西凤绿瓶在娄底市场严重滞销,要求李君给予换货,2005年8月22日,李君从李忠华处拖走了200件西凤绿瓶,但到目前为止,李君所答应的畅销品始终没有到货,就是想要回自己的200件绿瓶也没有可能了,因为李君说这些产品也销出去了,至于货款却没有了下文。
  李君究竟是个什么人?
  李君究竟是个什么人?据岳阳市酒管办和岳阳市的其他酒类经销商证实,李君原来确实是西凤酒的岳阳经销商,但西凤酒在岳阳市场做得不太好,2005年就已关门不做了。

  虽然李君跑了,但留下的疑问却很多:经销商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现李君的骗局,西凤酒公司在这场合同诈骗丑闻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经销商遗留下来的费用、库存甚至经销权怎么解决?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与西凤酒中西南地区经理亢建周取得了联系。亢建周表示,李君并不是公司员工,只是西凤酒在岳阳市场的一个经销商,公司并没有授权, 给李君要他以湖南分公司的名义在湖南招商。李君发展黄林、李忠华这两个经销商其实只是公司的二级经销商,李君承诺的所有费用西凤酒公司不会帮助解决。亢建周在电话中明确告诉记者,李君与黄林和李忠华所签订的合同其实是李君伪造的。

  质疑西凤酒公司的角色
  为什么这样一个破绽百出的骗局,黄林和李忠华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却没有发现呢?他们认为,西凤酒公司涉嫌在这场骗局中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合伙人的角色。“没有西凤酒公司的积极配合,经销商不可能上这样的当。”(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
  黄林告诉记者,在长沙糖酒会期间,当时李君向他介绍自己是西凤酒公司湖南分公司经理的时候,很多员工都在场,他当然相信李君就是西凤酒公司的员工了。更重要的是,在2004年期间,李君陪同西凤酒销售公司的领导先后三次来宁乡视察,全部是黄林负责接待。2004年7月,新上任的副总经理周艳华来了一趟长沙,黄林与其在李君位于高桥的办事处见了一面,周副总同样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说,“西凤酒是大品牌,我们把西凤酒经销权交给你,是强强联合,希望你把销量搞上去,过段时间我们把广告打到电视台,你们就更好做了。”

  底经销商李忠华做得更加稳妥,她在合同签订后,于2004年3月去了一趟西凤酒公司参观考察,当时李君亲自开车来接她,而且当晚公司副总周艳华还亲自陪她吃了饭,并当即同意给予她一系列促销支持。随后的两天里,李君陪她在西凤酒公司全部参观了一遍。后来李君拿到了周副总的批示后,她才打了10万元的货款。李忠华疑惑地说,“难道我去公司亲眼见了,还要怀疑李君的身份吗?还要怀疑这个合同的合法性吗?不是西凤酒公司如此积极地配合李君的表演,我又怎么会再次给公司汇去10万元的购酒款呢?”

  日期:2013-03-22 12:12:51
  上面的这种做法,在湖北也曾有人这样操作过。具体在哪儿,我就不说了。具体就是一个经销商,打个办事处的牌子,然后合同厂家业务到下面招分销商。一旦分销商的货一铺,一启动,整个项目就如同启动的机器一般,一时半会根本停不下来。
  上文里面提到的一个厂家人员,就是他在我刚做的时候给我提供厂家买断酒,而不提供发票。当然给我的价格是出厂价的一倍。也就是这个事,让我开始对这个酒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都只当个教训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