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解读:唐诗演义》
第22节

作者: 李晓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维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高官厚禄,但是回首来时路,他发现自己这一生如此执著也许是个错误。这就好比一个暗恋邻家男孩的小女生,从小到大心似风铃,每一次心动都是为了这个男人。有一天他终于答应做她男友,她却发现他是个混蛋,根本不值得自己碧海青天夜夜心。

  王维大彻大悟,他厌倦了官场的交往应酬,常年请假住在辋川别墅。
  辋川在终南山下。终南山当时是第一名山,很多达官贵人都在这里度假消夏。诗人们没钱住在米珠薪桂的长安,也在山里找个农家茅屋住下。王维的《终南山》记述山中岁月。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据说王维的蓝田别墅原来是宋之问的,辋水环绕,旁边还有竹洲花坞。王维和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他的《积雨辋川庄作》写的就是辋川风景。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经常和裴迪唱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其中一首名作。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有时和裴迪相约同游,有时独自在山中漫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多的时候是焚香静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日期:2012-07-08 07:39:06

  即使偶尔回到京城,他也吃斋念佛。家中无所有,原来那些名贵家具都捐给了慈善组织,只留下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临终之际,因为王缙在凤翔,他忽然索要纸笔给弟弟写信留别,随即气绝。
  唐代宗时,王缙做了宰相。爱好诗文的代宗夸赞王维诗名冠代,要求王缙把王维的诗歌整理好进呈御览。王缙一共搜集到四百来篇。
  六绝自古少见,但王维写过一组六言组诗。其中一首和孟浩然的《春晓》意境相近。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王维后半生的好友裴迪当时也很有名,可是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下面两首还不错。
  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王维的《山中》和《华子冈》惊人相似。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诗名远胜裴迪,很多人想当然认为裴迪涉嫌抄袭,其实未必,完全可能先有裴诗。王维擅长江西诗派提倡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他曾把李嘉祐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点化成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因此“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很有可能来自“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日期:2012-07-08 21:04:05
  江湖是2008年第一个开始写的。唐诗有一千多年历史,江湖夜雨是第一个写?弱智的结论。
  而且他古文根底比你深,每项都有考据,旁征博引。内行的人就知道,我虽然借题发挥,但基本没有走远。而且我题目叫演义,相对《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改动,我这算什么呀。你看到《三国演义》旁征博引吗?
  你写的东西不但有他他第一个写,而且后继还有很多很多,后面的人比如大唐诗人讲演录也很好。我就没看出你写出什么新的东西。你最好先去看看他们写了什么再写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你只要有起码的智商,就知道我的水平远在一般网络作者之上。你的名字是够脑残的。那天上帝忙着过圣诞,错给你安了个猪头。

  还有你的题记,怎么看怎么眼熟。。。 这句前面已经驳斥过了。
  日期:2012-07-09 07:28:20
  第九回张九龄请斩安禄山李太白醉挑杨玉环
  唐朝人个性张扬,除了体现在诗人身上,也体现在女性身上。唐朝皇室接连出现女政治强人,公主们性格豪放,上官婉儿、薛涛、鱼玄机等才女也粉墨登场。
  武则天在显庆四年将长孙无忌等人赶出长安,把所有反对他的大臣赶尽杀绝,彻底掌控政权长达四十年。无数李唐宗室和功臣宿将奋起反抗,但都如海上潮汐旋起旋灭,受制于武则天这轮明月。平心而论,武则天是个绝顶聪明的女人。她一边任用酷吏排除异己,一边选拔贤能励精图治,改革科举开创武举。连以维护正统自居的《资治通鉴》都不得不承认,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武则天去世后,他儿子中宗李显复位。李显的皇后韦后又开始垂帘听政。韦后担心自己势单力孤,所以和丞相武三思结成同盟,联手打压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中宗太子李重俊。李重俊一怒之下带兵包围丞相府杀死武三思父子,随即杀向皇城去找韦后和安乐公主。他一马当先冲进皇宫,却发现胆怯的部下并没有跟上,他的身先士卒成了自投罗网。

  景龙四年中宗暴病身亡,民间传说他是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毒死。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早已暗通声气,趁机发动政变,一网打尽韦后母女、上官婉儿以及诸韦子弟,立李隆基父亲相王李旦为帝。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也对皇位一往情深。李旦在妹妹和儿子之间左右为难,干脆提前退位把宝座让给儿子。太平公主神似武则天,多谋善断,但李隆基神似李世民,当机立断。他带领亲信张说、郭元振、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太平公主被迫在家中自尽。
  李隆基不但效法唐太宗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而且任用贤臣重现贞观之治。唐太宗有著名宰相杜如晦和房玄龄,李隆基则有姚崇、宋璟。
  房杜姚宋都是纯粹的政治家,在姚宋之后出现的张说和张九龄,则集著名宰相和文坛领袖于一身。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诗人在开元天宝联袂降临,有些原因可能永远说不清,但肯定和张说、张九龄两个文人宰相相继秉政有关。
  张说的文章和苏颋齐名,诗歌则以《邺都引》号令群伦。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日期:2012-07-09 08:07:44
  张说出将入相,“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既是说魏武帝曹操,也是张说自况。张九龄和王翰等著名文士都是他家高楼华屋的常客,得到他的提拔奖赏。
  唐朝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都可以称作宰相,但因为李世民做过尚书令也就是宰相,唐高宗以后,尚书令和宰相这两个官名就没人敢用,从李靖开始改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一度更名凤阁鸾台平章事。
  谈论古代诗人,有时不可避免要提到大量官称。因为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学而优则仕,实际上是唯有做官高。连李白这么潇洒、王维这么清心寡欲的人都曾经狂热追求官位,可见身份地位在封建社会的文人眼中有多么重要。其实中国到现在依然是个官僚社会,他们号称人民公仆,实际上掌控一切,公然要求文人为他们歌功颂德。

  张说是河东人迁居洛阳,此前我们知道王勃家族、王维兄弟和王之涣都是河东人,后来裴度和柳宗元也来自河东。唐朝的河东有点象最近一个世纪的浙江海宁。过去一百年里中国最好的白话诗人徐志摩、最好的词学家王国维、最好的武侠小说家金庸都出自海宁,而且互相好像还是近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