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北朝后期至隋唐那一百多年间令人心碎的红颜》
第37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4 21:54:55

  慈禧这段我很有些犹豫要不要更呢?
  因为写的人太多,她的事情都被写烂了,我向来厌恶这个女人,也没有特别研究,只是她到底是最著名的太后之一,不写这段内容似乎又有不完整的感觉,其实我也是受百家讲坛的说法影响,写出来颇有些像抱怨。诸位想看的就看看,不想看也罢,我也不觉得多精彩。
  下次更长孙皇后,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评论这个传奇女人。
  传奇太后系列:
  6 清代慈禧
  吕后和慈禧可算是中国一头一尾两位太后。对于那位历史上名声极为残忍的吕后我用了数千字的笔墨为她开脱,恐怕读者也会认为我是党同伐异,只要是女性掌权皆认为是好人,也会为慈禧开脱,不过我从没有这种想法,因为无论如何,我真的找不到这女人任何可陈的善迹。

  慈禧此人,远远不能跟吕雉和武则天相比,因为这个人竟然没有一点国家的观念,没有一点为政为民的能力,整个人生只为一己私利,毫无廉耻,用任何语言辱骂之都不为过。
  靠自己获得权力的人(指不是世袭权力),没有一个人的身上不沾满别人的鲜血。因此,慈禧在权力斗争中杀死对手这些事情也就不再评价。
  问题是这个妖妇为了自己好好庆祝六十大寿,在国家那样艰辛危难之际,竟然挪用海军的军费给自己大肆庆贺。可是人家日本人偏不给她这个机会,在她大寿之前发动了中日甲午海战,让慈禧只能躲在宫中哀戚戚的度过她的生日。
  都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外敌入侵,本应该抛弃私怨众志成城的时候,她却一心求和,打压皇帝,拿珍妃卖官的事情说事,拼命扯光绪的后腿。她的淫威只会用在国人身上,一遇到外国侵略者,立即露出最卑贱无耻的嘴脸。

  此人极端无知,竟然想利用义和团去对付八国联军,结果义和团失败又迫于压力大肆逮捕杀戮义和团民。除了玩弄政治的能力之外,别无所长。为了一己私利可以牺牲民族利益,无耻之极。
  我真的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无能的女子,却可以将那么多男性宗室、大臣握于掌心之中随意玩弄。其中恭亲王那样有才,醇亲王是皇帝的生父,是这些男人太过无能自私,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才斗不过这一介女流吗?
  为了让自己在死后可以压倒作为正室的慈安太后,国库本已空虚,慈禧却一定要重修自己的陵寝,花费大量国库经费。
  她有一句名言:“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那么人家侵略者多次让她不痛快,她有那个能耐让对方不痛快吗?只能屈膝求和。
  她夺走了亲妹妹唯一的儿子,使对方母子无法相见不说,一日她跟妹妹聊天时,妹妹言语上让她不痛快,她就赐了一名秀女给妹夫醇亲王,作为侧福晋,此女仗着有太后撑腰,连醇亲王对她都不敢得罪,她妹妹的日子有多惨!相比之下,武则天对姐姐韩国夫人,吕雉对妹妹吕嬃真的算很不错了。韩国夫人是自作孽,虽不是死有余辜,但却也不是完全无辜。吕雉为了救妹夫樊哙也花了不少力气。

  看了她的事迹,我只想说:评论一个历史政治人物,他(她)是否残忍,私生活如何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此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如何决断。
日期:2012-7-15 13:23:00

  今日更新长孙皇后。
  我生平最怕狂热的粉丝,无论是追星还是追古代人物的。我知道长孙和杨妃的粉都挺多,而且还互相争执的不亦乐乎。其实很显然李世民最爱的是长孙,杨妃大约只是因为身份高贵,又生了个很厉害的儿子,没什么证据证明杨妃受宠。

  以下文章都是我个人观点,如果和你的不同请千万不要拼命跟我争执,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不同是很正常的,争论永远无法让一个人认同另外一个人的观点。普通看法和建议倒是可以。
  谢谢支持,喜欢请留言。
  谈谈千古一后: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和明朝的朱元璋之后马皇后、朱棣之后徐皇后都可以称之为贤后,在封建社会一直被认为是女人的典范。我承认长孙皇后确实是一位很贤惠很善良的人,但是是否是女人的典范却是个有待斟酌的问题,下面细细说来。
  长孙皇后和武则天其实有很多相同的情况,下面逐一道来。
  一.长孙皇后和武则天的父亲都是一朝权贵,在皇帝面前说的上话的人,算是天子近臣。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侍奉隋文帝杨坚,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侍奉唐高祖李渊。
  二.二人年幼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家道有败落的迹象。
  三.二人出嫁前都被同父异母的哥哥欺负。
  四.二人成为皇后之后,她们的一句话都能决定她们兄长的命运。
  五.二人都生育了多名子女,长孙皇后是三男三女(城阳公主生母身份存疑,也说三男四女),武则天是四男二女。
  二人命运的不同是长孙皇后八岁丧父之后被疼爱她的舅父抚养,她又有一个好伯父,听说李世民的生母窦氏疼爱胡人女子,长孙皇后是鲜卑血统,于是将她嫁给李世民做正妻,而李世民是一个讲道义的人,长孙皇后又是贵族出身,因此长孙皇后不用担心嫡妻之位被人抢走,精神方面应该比较安逸,可以安心做好自己的贤后。
  武则天虽有生母,但是到底是女人,没有能量,因此只能在家中受哥哥堂哥的气,只能入宫当天子的小妾,不受宠爱,一切都得靠自己,武则天出身相对低微,因为她父亲虽是重臣,但是到底是农民出身的商人暴发户,在重视门阀的时代是很低贱的身份了。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在李治这种昏庸的人的后宫争斗中,不斗个你死我活是不行的,若是为李世民守节,那下场更加悲惨,在后面讲徐惠的时候会具体说明),她不得不残忍的对待自己的敌人。

  值得一提的是,长孙皇后同父异母且虐待过她的哥哥长孙安业后来涉及谋反事件,按律法该处死,长孙皇后长跪于李世民面前求恳饶过哥哥,最终李世民将长孙安业流放岭南。
  而欺负过武则天的哥哥后来在武则天再度为后的时候,依旧不肯服软,对武则天母不敬,于是被贬谪到岭南一带当刺史。
  长孙皇后一辈子所做的特别为人称赞的事情如下:
  一.太宗对魏征生气的时候,长孙朝服出现在太宗面前讽谏太宗;
  二.在太宗盛怒想要处罚宫人的时候,想法保护宫人;

  三.豫章公主生下来生母就死了,长孙将她和自己的二女儿一起抚养,待公主好过自己的女儿,长孙对其他人的子女都很好;
  四.对太子承乾非常严苛,使他的待遇不如李恪等其他妃嫔的儿子;
  五.太宗在登基之后对自己的父亲高祖尤有心病,对父亲不够孝顺,长孙一直斡旋在其中,使高祖晚年安逸;
  六.在世之时一直不准丈夫重用自己的同胞哥哥长孙无忌;

  七.在虐待过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犯罪之时,向太宗跪求饶他一命,以德报怨;
  八.对其他妃嫔从不嫉妒,公正持平,使太宗后宫没有争斗倾轧之时发生,让太宗安于朝政;
  九.善待妯娌,玄武门事件之后,元吉被杀,之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被杀,元吉正妃的处置尚未下达,于是到嫂子长孙这里来哭诉,李世民在这里看到元吉正妃,以前应该也见到过,只是未动心,这时看到美人梨花带雨,心中产生异样想法,长孙也就识趣的成全丈夫,使元吉正妃成为了太宗的后宫之一。
  十.太宗重病之时,长孙天天讲毒药揣在怀中,准备丈夫一死自己也就跟随而去,免得自己成为吕后第二;
  十一.临终之前不因人废法乞求神佛庇佑,并要求薄葬。
日期:2012-07-15 13:24:21

  长孙皇后的种种行为在封建社会一直是妇女最高典范,不过她的行为可以分开评论。
  她对丈夫提出正确的政治建议,对下仁慈,公正持平,以及孝顺丈夫的父母这个是很正确的行为,可以予以高度的赞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