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血雨腥风VS职场见招拆招:终极对弈》
第3节作者:
一马平川笑西风 周历难是郑浩然在男科医院认识的,男科医院一年两千多万的广告费用投到周历难所在的报业集团,属于VIP客户了,而签订广告发布合同的时候,作为投放方代表的郑浩然跟其他牛皮哄哄吆五喝六的VIP代表不同,他谦虚的握着周历难的手,用请教的语气对周历难说:“周总,广告费交到您这里,您多费心,对于品牌打造,有好主意,您多关照一下我们。”就是这句客气话,瞬间让有些清高的周历难对郑浩南有了好感,而让两个人关系飞速前进的却是他们共同的爱好-足球。
周历难是个不折不扣的球迷,以至于用球痴来形容也不过分,报社里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例子形容周历难:如果估算自己家的存款有百分之零点五的误差,那么让他数落珍藏的球星资料,误差率为零。
人们在形容夫妻的时候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形容朋友圈子的时候常说物以类聚,对于郑浩然和周历难来说,显然是后者,郑浩然也是个球迷,除了看球还喜欢写球评,发表到论坛上。
如火如荼的欧洲杯在众人的等待中开始了,周历难最喜欢的荷兰队在小组赛中分别战胜了世界杯的冠军和亚军,顺利出线,周历难心里无比痛快,打开一罐冰镇啤酒,在电脑上写球评的稿子,因为多年来作为知名球评人,周历难在报纸上有一个专栏,写完稿子之后,周历难把稿子发到了编辑的信箱里,之后,顺便把自己那篇“荷兰队,冠军郁金香”的球评发到了论坛上。
让周历难没想到的是,在自己的帖子发到论坛后仅仅过了不到十分钟,有个网名叫“绝尘侠客”的家伙跟了一个长篇的帖子,针对周历难荷兰队能得冠军的观点层层进行了批判,那帖子写的妙笔生花,观点让人折服,周历难一下来了兴致,两人开始在帖子里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每场比赛之后,周历难都把自己的球评放到论坛上,而“绝尘侠客”不期而至的来跟他唱对台戏,两人越聊越热乎,俨然成了“足球知己”最终,周历难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做了个与自己年龄很不相符的事情,约见网友,没想到周历难等来的“绝尘侠客”竟然是郑浩然。
这样一段奇特的“姻缘”加深了两个人的感情,郑浩然在男科医院一年多的时间,工作场合和周历难打交道的时候口称“周总”而私下里,周历难却让郑浩然叫自己“大哥”有时候,为了满足两个人小小的私心,郑浩然会利用职务之便,把周历难喜欢的球星邀请过来参加一些活动,一来二往,郑浩然自己都没想到,借助周历难自己竟然可以摆平许多事情。
“周大哥,我觉得你真是一个另类,该圆滑的时候圆滑,可不圆滑的时候,却又无比单纯。”郑浩然吹吹杯子里的茶叶,看着周历难。
周历难今天的心情看来不错,看看躺在旁边的郑浩然,若有所思的说:“要不是看透了许多事情,我也不至于学会圆滑。”
郑浩然没有去打断周历难,他知道接下来,周历难会给自己讲些自己过去的经历,而这正是郑浩然感兴趣的。
“我是当兵复原的,并没有直接分配到报社,我复员后被安排到一家国营的小厂子里,那个小厂子让我懂得了这个社会弱肉强食的道理,我在厂子里经历了几件现在看来荒唐可笑,但是却又非常真实的事情,也让我下定决心,走出小厂,把自己的单纯变成圆滑。”周历难自顾的又点了一支烟,仿佛陷入了沉思,许久,继续讲起了自己在小厂子里的故事。
“在这个小单位里,所有的干部都想当一把手,所有的工人都想当干部,因此,这种环境对于让新手成长成油条具有舍我其谁的优势。俗话说: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干电工,而我复员后干的岗位就是电工。电工班里的活不是很多,闲的时候,大家都在打扑克,偶尔忙的时候,负责电气设备的检验和维修。在这个电工班里,我度过了四年的时光。而四年中,发生了许多事情,让我看清了许多东西,最终我下决心一定要离开。”周历难说到这里,嘴角上扬,微微笑了一下。
“四件好玩的事?这个我太有兴趣了。”郑浩然边说边又为周历难的杯子里续了些水,旁边的服务员小妹赶忙说:“先生,以后添水我来就行。”小妹一说话,让郑浩然忽然觉得似乎有个环节没处理好,仔细一想,这小妹现在在这里,确实显得有些多余了,周历难肯定不希望自己过去的糗事或者经历被更多人知道,想到这里,郑浩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小妹,我们想聊点重要的事情,你们先出去吧,需要服务我叫你们。”郑浩然下了逐客令。
见多过这种场面的小妹赶忙起身退出了房间,临出门前把门死死的关严了。
周历难对郑浩然的做法表示满意,喝了口茶之后,讲起了自己那四件事。
“第一件事:外出学习的总是我。”周历难刻意给这事起了个题目,之后顺着这个题目,继续往下讲起来。
“电工属于技术工种,为了提升工人的技能和理论,上级主管部门会举办各种学习班,班长老李总是派我去学习,班里的同事都喊我学习专业户。”周历难讲到这里,郑浩然插话道:“看来这个班长对你挺不错的吗,好机会都给了你。”
周历难却微微笑了一下,看了一眼郑浩然,继续讲自己的故事。
“开始我也是觉得班长器重我,认为我是可造之才,对他心存感激,后来我才知道,我自作多情的把外出学习提高到了一个高度而已。在那小工厂里的外出学习,真正的好机会是不会留给基层员工的,如果你有非常硬的上级关系除外。因为我所参加的学习大都是一些常规性的业务知识培训,例如:如何进行机床电路检修之类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一些国内二流的所谓专家为了获取职称或者赚取稿费而编制的教材,实际的意义并不大。而那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例如“通讯员辅导班”之类的培训总是由厂领导的嫡系部队参加的学习,我却总也无法涉及。”说到这里,针对往事,周历难叹口气。
“你的意思是,你去参加的那些学习,是下级应付交差的垃圾培训?”郑浩然这句话显然说到周历难的心里去了,周历难点点头。
“时间长了,我发现,我外出学习的时候,每个月拿到的钱就比平常少很多,后来才清楚,厂里有规定,学习期间,员工只能拿固定的薪水,没有奖金,原来班长老李让我外出学习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计的不让我占他们奖金分配的名额,这是明摆着欺生。
这件事情告诉我一个道理,你对别人友善,在利益面前,别人不会对你友善,人总善是要吃亏的。”周历难的总结颇有些哲理的味道。
“那后来怎样了?你不会老被欺生吧。”郑浩然关切的问。
周历难哈哈的笑了,看得出他笑的无比开心,郑浩然猜测,以周历难的个性,一定做出了很有创意的举动。
“每次奖金都没有我的,我就产生了逆反,所以,当又一次学习机会到来之际,我和班长发生了激烈冲突。我决绝再次参加学习,班长向车间主任告我状,理由是:我不服从领导安排。我暗暗寻找机会,一定要让班长得到“惩罚”以便安慰我受伤的心灵。
机会来了。等到过年之前,厂里的领导要求我们把路灯的电灯泡更换一新的时候,看到电线杆上有个马蜂窝,我对班长说,我身体不舒服,没法爬高。我要求班长在十几个人面前,爬上电线杆更换灯泡,证明他的价值。看着班长爬上去,饱受马蜂的摧残,我产生了强烈的快感。”
“哈哈哈。”郑浩然也不禁大笑起来,两人在沙发上笑的前仰后合。
等到平静之后,周历难接着又向郑浩然讲了自己经历的第二件事情:内定。
“在我进入工厂第二年,厂里贴出红头文件,举办硬笔书法比赛,这可正是我的强项,因为我曾练过六年的书法。厂里传言,这次硬笔书法比赛,有可能会产生领导的秘书人选,这对于我来说,当然是个好机会,我想一鸣惊人,在这个小工厂里出人头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