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在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税务问题,作为资深税务专家的张总常常被我的电话骚扰。后来我们team里的同事有类似的问题问我,被我一律推到张总那里。此后我屡次在办公室里听见我们的同事理直气壮地直接给张总打电话,好像张总是税务机关的免费热线,一点愧疚之情也没有。令我很感动的是,他每次都好脾气地解答,从来不发火。只是在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大吼一声:“再打我charge你。”
前两天我回家过年,和张总、少爷回了一趟母校。当我们鬼头鬼脑地溜进校园时,我忽然觉得,在清冷的校园里走一走,会让自己产生幻觉,认为自己还没想象的那样老。空空的布告栏里,好像还贴着自己涂鸦的海报;操场上,好像还有自己笨拙的身影;甬道上,还能看见以前的兄弟骑着超级破的自行车,车子的或前或后,坐着一个美好的女孩儿。而我身边这两位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士,也还是愣头愣脑,觊觎漂亮学妹的傻小子。
那天张总一路提着我给老娘买的太极剑,惹来了很多路人疑惑的目光,好像在看异形。在我和少爷的嘲笑声中,张总呛啷一声拔出了剑,声称要把我俩活活砍死在校园里,神色间,很像一个面容幼稚的中学生。
日期:2008-2-25 21:42:59
第三记 坎坷记历
我相信每位被四大剥削过的兄弟姐妹如果想写干起活来有多累,全都比我有资格。四大内部有句话,叫做女人当成男人使,男人不当人来使。虽然我临走的时候也没搞明白男人被当成了什么使,但确定确实没被当成人使。很多兄弟姐妹坚毅的忍耐功夫实在令我汗颜。所以我在这里喊累,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因此以下的故事中,虽然我无时无刻不在喊累,但是可以理解为形喊意不喊,实际上是在苦中记乐,忆苦之意在思甜。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很经典,好像是钱钟书老先生说的。(高山仰止的大师呀。)说“快乐”的真正意思就是“乐”快—凡是乐的事情感觉过得都快。这个解释真是绝妙。(还想到一个典故,也说明乐快和苦慢。爱因斯坦解释他的相对论时,用了很通俗的例子。那就是,同样的五分钟,和一位美女度过,就会觉得稍纵即逝,坐在一块火红的烙铁上,就会觉得度秒如年。我觉得除了度秒如年,还很可能闻到烤肉的香味。)大师解释完乐快这件事,后面还有一句惨兮兮的注解—人生苦多乐少,这么一点点的,这么快的乐就赚我们活了一辈子。由此推断,钱老先生乃是在鼓励秉烛夜游、及时行乐。(这个是开玩笑,对老先生有点不尊敬了。)
曾经看过一种理论,是教导我们如何苦中求乐的,我非常不以为然。这样的理论是说你要是觉得生活在苦海之中,不妨想想更坏的事情,从而哄自己傻高兴。举例说明吧,比如我正在通宵OT,屋外月明星稀,屋内万籁俱寂,此时我心中本该涌起一阵惨意,但是不能,我应该想这可真不错,如果明天干不完,至少不用被拖出去勒死;比如我正在挨manager的骂,就得想至少他不会动手抽我或者把我拖下去灌辣椒水;我tie数tie不上,就得想幸亏这家客户不是安然,数字tie不上也不用担心要坐牢。。。
总体来说,这是个没有脑神经的人想出来的馊点子。客观的评价,乃是一种靠不断降低自我心理底线来欺骗自己的方法。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句话,我还能想象说这话的人得意洋洋的样子。这是一句很没出息的话,只要你不是惨绝人寰地倒霉,那就都可以找到让自己高兴的东西。但是上进心也就越磨越薄啦。
我毕业经年,被四大中的两家也摧残经年,做了很多至今心有余悸,掌心冒汗的项目,但是还是乐呵呵的活着,没有被逼得去寻短见。我想那是因为在这些堪称苦难的坎坷中,我增长了很多值得宝贝一生的见识,结识了很多久而弥新的朋友,遭遇了很多永生难忘的事情,一天天长大,一点点坚强。这可能才是我所上下求索的,于苦中千回百转求得的乐,也才能赚我一天一天继续活下去。
前两天看党史,忽然想到其实我的这些坎坷历程和我军伟大的三大战役非常相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项目,恰恰也发生在三大战役展开的地域。我拉拉杂杂地把它们记录下来,觉得这么多年,我就象百万雄师里的平凡一兵,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成长,孜孜矻矻与领导战斗,与客户战斗,与自己战斗。
我的三大战役记载的顺序可能与历史上发生的时间顺序不太相同,那可能是因为,历史上没有那样巧合的事情。
(一)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1)入关
这里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一历史时期我的个人背景。
那个时候我很想从四大跳出来,迫切的心情有如我当初想进去,由此可见四大和围城也有同工之妙。为什么想离开我不想谈了,后来长大了再回过头来看就觉得自己当时幼稚无比。隐忍绝对算是成功人士的必备要素之一,可惜那个时候我书生意气,并不懂人生。心下里觉得只有像楚留香一样多姿多彩地活着才能叫生活。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安心守住,从容以对,像福贵一样活着也叫生活;(福贵,余华《活着》的主人公,我坚持认为余华的《活着》是仅次于王小波的《青铜时代》和金庸的《天龙八部》的一部小说,文字有力,节奏感很强。好书好书。我小的时候不会看书,后来看出了一点门道。很多好的作家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像是书法家练出了自己的笔体,熟悉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余华有自己的风格、王朔有自己的风格、王小波有自己的风格、金庸也有自己的风格。你看我现在学王小波,所以我本人就没什么风格。但是刚起步的年轻人总得学点谁,就像金庸也可以学红楼梦和还珠楼主,古龙也可以学日本推理小说。这样的做法好比踩着巨人的肩头,可以培养自信,但是笔法成熟了的时候最好还是形成自己的风格。老是学师傅的样子,连不好的地方也学,显得很没出息。)
当时我的家乡可供我选择的机会并不多。投了一圈简历之后,心里还是很茫然。其实我的要求并不算高,唯一的一个想法就是可以找一份能够知道自己每天都要干什么的工作。我自视很高,无法容忍每天无所事事,要用发传真来打发时间。(我创下的一天之内发送387份传真的纪录应该没人打破吧,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影帝”。)
我的家乡有一个很著名的跨国公司,名字就不说啦,假定它叫做:“火车驴拉”吧。我当时申请的工作岗位叫做:“AP accountant”, 就是少爷稍后赢得的那个职位。干什么的我已经解释过啦。当时其实自己很清楚这个职位有多boring,但是心里的想法是,至少我不会再像木头一样闲着。你看“闲”字的结构很有道理,D记是一扇金光闪闪的大门,我就是那根傻头傻脑的木头。
我去第一轮面试的时候很尴尬地碰到了以前的一个同事,当时非常悲愤,觉得这个公司的人事人员简直没有脑神经,每天做人事却一点人事都不懂。更加尴尬的是,我们这一群候选人都坐在一个会议室里等待面试。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我们面面相觑,相信心中都在读秒。直至现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当时忐忑不安的心情。那个同事当时已经离职,而我还健在,她任何大嘴巴的行为很可能为我带来悲惨的结局。
终于叫到我的时候我长长出了一口气,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名字如此的好听,当时就暗暗下决心再也不来这个倒霉公司了。如你们所知,后来我背叛了自己的决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