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事经理的自白(写给所有辛苦打拼着的从业者们)》
第16节

作者: 云中雪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6-10 12:50:52

  一个有趣的例子
  可能不少职场人士都会有这么一种感觉:有些工作任务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往往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当它牵涉到很多人际关系与利益链条时,做起决策来就显得异常艰难。
  曾有一位同事深有感触的对我说:“很多工作上的事情,看起来结果似乎非常明显,可当你多考虑几个因素与变量时,往往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我过去就是因为忽视了这些东西,才导致了工作上的失误。”
  为什么说做好一件事往往都不那么容易呢?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大多数人看问题都是比较片面与孤立的,只有少数人才会以全面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在此我可以举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
  在一次新生见面会上,一位教数学的班主任对学生们说:“我敢打赌,你们六十名同学中,肯定有两人生日相同。”
  按大多数人的看法,这位班主任十有八九会赌输。但事实正好相反,他几乎肯定会赌赢,因为按概率论的观点来看,任意的六十人中,两人生日相同的几率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或许很多人会对这个结论表示惊讶(当初我也是觉得不可思议),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惯常思维的片面性与孤立性。
  我们通常会这么考虑:从六十人中先随意挑选出一个人,然后再拿剩下的五十九个人的生日和他做比较,看是否相同。由于每个人的生日都有365种可能性,如此看来,相同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问题,我们先把这六十个人按一到六十号编号,如果你首先挑出1号选手,再拿2号到60号选手的生日来和1号选手对比,如果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的生日与1号相同,那么是否就可以断定这六十个人中不存在两人生日相同的情况呢?
  显然不是这样,因为6号选手与23号选手的生日是相同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的思维犯了一个片面化﹑孤立化的错误,我们仅仅是拿一个人来和剩下的五十九个人做对比,而不是拿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去和其他的人做对比。
  如果我们以全面化的思维来对待这个问题,结论就不一样了。比如从甲乙丙丁四个人中选出两个人形成一对,可以形成六种不同的配对,即甲与乙﹑甲与丙﹑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丙与丁。
  那么从六十个人中选出两个人,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配对呢?一共是1770种。那么这个问题就划归成了在1770种不同的配对中,其中的一对生日相同的几率有多大。
  有多大呢?非常之大。

  就好比你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几率是百分之五十。如果你把硬币抛上十次,那么你可以肯定,至少有一次是正面朝上的。
  同样的,在一个配对中两人生日相同的几率是365分之一,那么在多达1770种配对中,几乎肯定会有两个人生日相同。
  好了,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问:我们也很清楚看问题得以全面的眼光,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摆脱思维的片面性与孤立性呢?
  我认为这是人自身的一种局限,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方向,从而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其它的方向。就好比你拿着一个空的饮料瓶走在大街上,发现前面有一个垃圾桶,接着你便直奔那个垃圾桶去,从而忽视了斜前方走过来的一位熟人。或许对方会因此而不高兴,但毕竟你不是有意的,你只是一心想着丢垃圾。
  因此我是这么想的:不怕自身有局限,就怕不承认自身的局限。但很多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总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完美,自己的做法是多么的正确,所以他们一直搞不清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
  在工作中,虽说我们无法对所有的问题都以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都以开阔的思路去分析。但至少我们得有意识的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日期:2011-06-11 12:04:15

  曾有一位朋友向我感慨:“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绝不会离开原来的单位,当初和我一起进去的那批同事,现在个个都有车有房了。”
  我说:“如果你继续呆在原先那个单位的话,恐怕也不会安心的工作,因为你会总想着到现在的这个单位来。”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后悔是因为自己过得不顺心,或是遭受了挫折。他们想通过后悔来回避现实中的一些矛盾。可问题是重来一次就真的好吗?不见得,因为我们同样的要面对很多矛盾。

  其实只需用心的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如果生活中没有了矛盾与对立面,那这日子是没法过下去的。正如石头剪子布这个游戏,为什么我们会乐此不疲的永远玩下去呢?是因为它们三者都有着自身的对立面。
  既然矛盾与挑战是客观存在着的,那么与其采取回避的态度,还不如采取欢迎的态度。因为它们会使你进步,会使你成长。就算是从中受了很多苦,吃了很多亏又何妨呢?人们常说先苦后甜,吃亏是福。因为通过苦难,人才会变得更加坚韧;通过吃亏,人才会变得更加精细。
  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跌倒,又不断爬起的过程。它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成功后的自大与狂妄往往就是失败的隐患,失败后的反思与总结往往就是成功的开始。
  但这里面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就是我们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否则的话你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你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比如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想从一开始便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所以他们就在不停的选择,不断的犹豫徘徊中耗费着时间与精力,即便是一时找到了目标与方向,用不了多久他们便会感到此路难行,前途不妙,进而中途放弃。
  我一向认为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在刚进入社会时你得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无知的人,所以就必须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而不是抱着一种干大事的态度。等你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等你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等你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短处时,那么你再去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时候你的想法就会成熟得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