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的欢天喜地和苦大仇深》
第24节

作者: 暮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许你要问了:梅鋗不是还偶遇过刘邦吗?怎么这段偶遇难道没有用?别急嘛!这不项羽死了嘛!——项羽死了,他封的那些王们,死的死逃的逃,也不知吴芮有过什么动作,最有可能的是他根本不做任何动作,刘邦看这小子不错啊挺乖的,他的忠犬梅鋗也有功嘛,来来来,给了个长沙王,都城在临湘,注意,这个临湘并非现在的湖南临湘,而是现在的湖南长沙市的一部分。

  那么,让我们还是来八婆地问一句:吴芮到底凭什么如此地深受信任呢?
  1)因为他地位超然,表情淡定。“地位超然”的具体解释可以参照前面的1)、2)、3)点。因为他的超然的地位,所以项羽想巴结他,刘邦也想;因为他的淡定的表情,所以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不会猴急地去向谁表忠心——哥在观察,哥在思考人生。
  2)因为他地位超然、表情淡定,却又表现出了对邦哥的关爱。也就是梅鋗相助刘邦这一事件。此后呢,也没见这两人有更多猫腻,但无疑,吴芮是在为自己以后两边讨好打基础——这是智慧啊,智慧!
  3)因为他变脸非常地快,对政局的预测比章鱼保罗还准。项羽给他封王时,他很淡定;而项羽一死,他立刻投入刘邦怀抱,并且和其他六位大王一起,联名上表,要求邦哥即位称帝——不好意思又剧透了——可见他的脸皮也很厚,演技也不一定比邦哥差。
  日期:2012-06-19 00:10:57

  3,六国之后——韩王信。
  【注:他虽然也是被邦哥收编的人才,但他确实有着韩王之后的身份,所以阿杳将他刨出来作为特别的一类,其实放在第一类里也无不可。】
  这位杯具的老兄,因为和韩信用了一样的名字,导致自己永远生活在韩信的阴影之下,连史书也只能叫他“韩王信”以示区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不能非常非常非常地有名,那还是取一个特别点的名字吧,没有人会喜欢自己陷入这样的对话怪圈:“你是韩信?”“是啊。”“天啊我好喜欢你!你在荥阳救援的时候好帅!你追杀赵王歇的时候好英勇!给我签个名吧亲!”“呃,我不是你说的那个韩信……”“神马?你不是韩信?!”“呃,我是韩信……”

  卖萌结束,进入正题。
  声明:以下所称“韩信”,都指这位韩王信。
  【韩王信,故韩襄王孽孙也】——第一个身份:被遗忘的贵族。这个身份简直太好使了,在秦朝末年的各路起义人马里简直就是张金字招牌。但是,阿杳个人以为,这个身份在韩信的升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大于他姓韩。
  当项梁立了楚怀王,燕、齐、赵、魏也都各有了各的王,只有韩国还没有,就找来韩公子横阳君韩成当韩王。项梁死在定陶后,韩成就投奔了楚怀王。邦哥派出张良去韩地——我们知道张良对韩国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张良就遇见了韩信。
  两个韩信,一个萧何,一个张良。

  韩信跟着邦哥入汉中、定三秦,出谋划策,邦哥许诺:好好干,朕给你个王。
  当时项羽封下的诸王都好好地回自己的封地去了,然而项羽脑筋一转忽然又想到了韩成这个人——啊喂,你当初好像没跟我一起干活吧?还想当你的王?回来回来,不准你当王,给个穰侯,不错了吧!再后来,又有一天,项羽脑袋里又搭错了一根筋,又想起韩成来,把韩成给杀了。
  ——与韩成之死类似的是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死:皇帝先是废了她,迁居昭台宫,过了十二年——十二年啊亲!——不知怎么又想起这个可恶的女人,把她迁到更苦逼的云林馆去,傲娇的废后实在受不了这等侮辱,自尽了。
  ——当然,霍家之于汉宣帝,那是有杀妻之仇的。我不知道韩成是哪里惹到项羽老大了?项羽的世界,你永远不懂。
  然而,韩王没了,韩国的地盘怎么办呢?刘邦也派着韩信扫荡过来了。项羽挠挠脑袋,拒不承认这是自己杀韩成的错,又找来一个郑昌当韩王去抵抗韩信。郑昌何许人也?各位看官还记得项羽曾经在吴地混过吧?郑昌就是当时的一位地方长官,也许曾经罩过项羽叔侄,所以现在项羽报恩了。

  汉高帝二年,韩信扫荡韩地十余城,当邦哥来视察的时候,本着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的心态,韩信拼了命地打,郑昌抵抗不住,投降了汉。
  邦哥于是兑现诺言,封韩信为韩王。
  ——然而!
  ——邦哥让韩信守荥阳!和刘邦的同乡、一个叫周苛的倒霉蛋一起。
  荥阳,这个地方,我们已经见到了许多次,我们知道它是守不住的,因为项羽亲自来了。

  荥阳城破,项羽对周苛、韩信二人做招降工作。周苛是个有骨气的人,所以他破口大骂:“你快快投降汉王吧!不然,迟早被他俘虏嗯哼!”也许周苛对刘邦的忠心也包括了同乡情谊的因素,总之在项羽面前这么做绝对是愚蠢的——项羽烹了他。刘邦为了弥补,拜周苛的堂弟周昌为御史大夫,这周昌是个奇葩,往后会有重量级登场。
  而韩信呢?也许他是看着周苛被扔进锅里的。于是他投降了楚。管他呢,我跟刘邦又不是同乡。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这是地地道道的伪降,比李陵的伪降靠谱多了。因为他不久就找到了机会从楚军一方逃了出来,逃到汉军里继续做他的韩王——果然还是邦哥的组织爬得快、有前景——并且参与了垓下大会战。
  汉高帝五年,韩信正式拜为韩王,都城在颍川。
  ——阿杳还是忍不住要吐个槽!战争年代并存着齐王韩信和韩王韩信,和平年代并存着楚王韩信和韩王韩信,这也就算了!关键是荥阳围困的时候,邦哥的台词是不是这样的:“韩信呢!韩信怎么还不来救我!韩信不中用啊连个荥阳都守不住!看来我还是得等韩信来啊……”
  最后,终于,太平一统——

  【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因为中间歌功颂德的东西太恶心,所以阿杳直接用省略号把它屏蔽掉了。
  七位诸侯王一起请愿,邦哥再三辞让,当然,最后还是答应了。
  刘氏王朝建立之后,这七位大人的性质定位立刻不一样了:从此,由诸侯王,变成了异姓诸侯王。
  真正的好戏,其实这才开场。

  日期:2012-06-19 20:28:28
  =================第一卷 第九章 继续更新=================
  首先按捺不住的,是燕王臧荼。
  【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
  距离与其他几位哥们一起联名上表的正月,只有七个月。

  为什么臧荼的燕国是最先爆发的火药桶?臧荼,与其他六位大王的不同之处是致命的:
  1,他过去没有很多业绩。这就意味着:A,他不怎么能让领导看得上眼。B,他没能培养出很强悍的亲信部队。C,综合A与B,他对于自己的地位没有信心和安全感。
  2,战争年代,他的兵力不是刘邦给的,但他确实带兵。兵权不出于刘邦之手,难免刘邦怎么用怎么碜得慌。
  3,他是出了名的首鼠两端。原本,项羽也没招他惹他还给他个王做,然而韩信破赵后一路攻来,臧荼竟带领燕国不战而降,毫无风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