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的欢天喜地和苦大仇深》
第19节

作者: 暮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淮阴的小混混抖抖索索地走过来,笑他:“你长得高高大大,又带刀剑,可你就是个胆小鬼!胆小鬼!”大家一起起哄:“你敢不敢去死啊?敢的话,就杀了我,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盯着他看了很久,然后俯下身去,从他胯下爬了出去。

  街都笑了,笑他懦弱。
  阿杳没有笑。阿杳知道,韩信的个性开始崭露了。这个文本里,有几点重要信息:
  1,韩信喜欢带着刀剑。一个没有职业的年轻的无业游民,每天跑到城下去找洗衣的老大娘吃饭,然后回到一贫如洗的家里,带着在这样的生活下注定会发霉的刀剑,说明什么?说明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生活会一直这样发霉下去。他有野心!
  2,大家激将的原话是:【“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选择了后者。韩信当然不能死!因为他有着更远大的想法,虽然现在看来也还是一个白日梦,但他也绝不会让自己的武功仅限于街头斗殴。
  3,韩信盯着那人看了很久。很帅啊有木有!沉默是最好的武器。然后他从人家胯下爬出去。从这两个动作的连缀来看,我们知道——他对此毫不在乎。因为值得他在乎的事太多、太大,这点小屁孩的游戏,于他就如纤芥微尘。

  公元前208年,项梁渡过了淮水,而那个被调戏和侮辱的韩信,提着他的剑加入了这场风云。
  日期:2012-06-11 20:29:45
  ============第一卷 第八章 继续更新==================
  项梁手下,韩信混得不咋地。
  项梁死了,他跟了项羽,几次给项羽建议,不过既然对方是项羽嘛,你懂的——当然是不被采纳的。
  韩信投军不是为了吃口饭而已的——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当初不想自己找饭吃。
  所以,当刘邦进入了蜀,韩信就奔过去了。

  ——还是不咋地。
  忽然有一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人犯法,韩信受牵连,要一起被砍头。在他前面,已经有十三个人头落地,刽子手提着血淋淋的刀来到他面前了——这说明电视剧里常演什么几十个人头同时落地那不一定准,要考虑到刽子手有时候人手凑不齐的问题——面对死亡的影子,他抬起头,看见夏侯婴,大喊一声:“主公难道不想获得天下吗?却要杀了壮士!”

  这叫拿自己当筹码!
  韩信救回了自己的一条命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一条命给卖出去了。当然,这当然是壮士。
  夏侯婴于是跟他唠嗑,觉得这小伙不错,推荐给刘邦。但是——邦哥看也不看一眼,给个治粟都尉,去吧别来烦哥了。
  韩信没有灰心,他又去找萧何唠嗑。他知道自己的长处,并且从来不惮于利用之。萧何也觉得这小伙不错,说不定也跟韩信许诺了些我会向主子推荐你神马的。然而一直到了南郑,卒子们跑了很多,韩信想着自己直到现在还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前途惨淡,想来萧何的说话也没让老大放在心上,走了得了。于是——就出现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基情四射的画面。

  其实,月亮,是没有的。我们只看到急得好像死了老爹——啊不,老爹死了他也不会这么急——的邦哥,在等过焦急的一两天后,萧何出现,他逮着萧何的衣领就咆哮:“你跑什么跑啊跑什么跑!”萧何说:“我不敢跑啊,我是去追跑了的人啊。”邦哥平静下来——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有非常迅捷的冷却速度——“谁?”
  ——紧急插一条声明,阿杳不是腐女啊不是!
  “韩信。”
  刘邦瞬间又爆发出咆哮:“跑了几十个将军了你不追,你追韩信这算什么意思啊!你骗人你骗人!”
  “那几十个将军,都好说;而韩信,国士无双,”——阿杳真的很讨厌萧何那张永远板着的脸——“老大如果想在关中这么一直称王下去,那确实用不着韩信;但如果要争夺天下,没有韩信是万万不行的。”
  刘邦再次平静下来,抬眼,向萧何吐露了心声:“我确实也想往东去啊……我怎么可能长久地在这个地方直到养出抑郁症来呢?”

  “好,老大要往东去,就用韩信吧。”
  “我让他当将军。”
  “不够。”萧何开始傲娇。
  “当大将。”
  “幸甚!”
  “叫他来。”
  “老大这样对待下属,拜大将如召小儿,怪不得韩信要跑。”萧何再次傲娇,“你要择日斋戒,设坛具礼才行。”

  如果你认为这样就会让邦哥像项羽那样抓狂,你就败了。邦哥永远不会向对自己有益的建议抓狂,哪怕那语气足够让项羽杀了一个星球的人。
  邦哥很淡定,邦哥答应了。
  风声放出来后,所有将军都以为自己要当大将了。然而登上坛去的那人,却是韩信。
  【一军皆惊。】
  而这只是个开始。韩信永远不会让大家感到平淡的,在这方面,他就像巴神一样。
  这是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的开始。

  日期:2012-06-11 20:38:38
  韩信给邦哥定下了四年战争计划。八月,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出陈仓,定三秦。
  公元前205年,出关,收魏、河南。四月,于荥阳会合刘邦残部,让当时被打得丢魂落魄的邦哥捡回一条命,并在京、索间击破楚军。八月,被任命为左丞相。平定河东,俘虏魏王豹。
  公元前204年,与张耳一起,击破赵、代,杀陈馀,活捉赵王歇。用李左车之计,降燕国。六月,拜为相国,全歼龙且的二十万楚军。
  公元前203年,韩信占领齐国全境。

  面对齐国的广袤平原,韩信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心动——此前的每一次战役,他的出发点都是:我该怎样才能有功?“何若有功”?我该怎样证明自己、并且凭藉此证明让自己得到一切想要的?现在,似乎是时候了。
  他派出使者,对邦哥说:“齐国多变,且邻近楚,不设置一个假王守着,无法安定下来。现在我的权力太轻啦,没法稳住它,我请求自立为假王!”
  多可怕的一段话!它完美地证明了韩信的低智商!
  1,第一句话,对齐国情势的分析,对不对?对!
  2,第二句话,对自立的必要性的分析,对不对?对!

  3,问题在哪里?问题大着呢!
  A,谁说你权力轻?反正不是我刘邦说的。是你自己这么想吧!三年,从小卒子到相国,你还想怎么样?权力还要再重,你是想重到哪去?
  B,你没法稳住它,难道就等同于汉没法稳住它?作为锋线球员,你都管到后场去了,未免越俎代庖野心太宽了吧!
  C,为什么还要是“假王”?你爱王不王,虚伪也不要虚伪得这么明显好不好!要么就像邦哥一样当个成功的真小人,要么就像景帝一样当个成功的伪君子,你请求自立,还硬说是“假王”,这是要闹哪样?!
  D,说话之前,看清周围形势很重要!当时刘邦在干嘛?在荥阳被楚军包围得很苦逼,在受难!这个时候,你打了胜仗,不来救我就算了,又显摆一下也允许,但你要不要这么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野心?!是不是等我死在荥阳了你这个假王就要变成真的了?!
  果不其然,邦哥跳脚大骂:“韩信你个臭小子,老子在这里死去活来,从早到晚盼着你来救,你奶奶的居然还想自立为王?!”

  如果刘邦的怒气这么顺势发展下去,他和韩信彻底站到对立面,那历史的轨迹,或许会彻底变化——但是刘邦运气太好了,这时候,张良陈平正好在他身边。
  张良、陈平在后面踩他的脚,可能是一个踩左脚一个踩右脚,对着他耳朵说:“现在我们情况不妙,哪里能阻挡得住韩信称王呢!还不如卖他个顺水人情。不然,就会有变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