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的欢天喜地和苦大仇深》
第9节

作者: 暮杳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样的辉煌,令黑暗之神感觉到了黑暗中的无限光明!傲娇的孤儿项羽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万人雷动的欢呼声中,在烧杀抢掠的征服感中,在所有人恐惧的目光中。当拿破仑在贵族学校中一个人默默躲在角落里写日记时,大概幻想的就是这样的场景吧。
  最后,在举目荒凉的圣赫勒拿,拿破仑终于明白——
  “是啊,伟大是多么悲哀。”
  这一年,项羽二十五岁。
  继宋义之后,《项羽本纪》中第二个要重点推出的悲剧,名叫《兄弟们,我章邯就是个冷面无心趋炎附势的小人》。

  章邯是被秦二世和赵高联手逼到了造反派阵营的。这位大秦最后一员将领,当与楚军交战数次退却而受到秦二世的远程谴责时,惶恐不已,派出长史司马欣去“请事”,实则也就是认错。司马欣在咸阳司马门外滞留三天,赵高不见。这回,轮到司马欣惶恐不已。他很警觉地绕着道回军中,而事实证明对待赵高这种人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所以赵高的人没能追上他,司马欣活着回来了。

  【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原将军孰计之。”】
  章邯听司马欣这么说,心里开始有了小九九。王离被俘虏后,他的二十万人已成大秦最后一支孤军,可赵高居然还不搭理他,胡亥居然还一副老子天下太平尔等无事退堂的小儿样,他章邯也要给自己谋后路啊!这时,陈馀又很见机地给章邯送来一封信——
  【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卻,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僇乎?”】

  想想,功高震主,兔死狗烹,或许是那个时代为人臣下最大的悲剧;但若在位者是个太监,那又是何感受呢?
  陈馀的信看上去唬人,其实分析一下,也就是“引用材料——分析原因——联系现实——提出方案”,简称“引议联结”的高中议论文模式而已。章大将军啊,你看看白起的下场,再看看蒙恬的下场,想一想自己有多少功劳和罪过,再想一想咸阳城里那个死太监……
  司马欣的肺腑之言,被陈馀衍发出一套文学修饰的政治话语,两者意思其实还是差不多,都希望章邯趁早别跟着胡亥那厮干了。陈馀更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前景:【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劝章邯自立为王。然而章邯菩萨心肠,这个时候,虽然【狐疑】,但要他自己扯旗单干那他还是不敢的——可见他是个正常人。

  他想起了项羽。
  为了一张薄薄的脸皮,他暗地里派小军候官去见项羽,希望跟他订立秘密盟约。当然,这种通风报信之人,一般都是官职小却深受领导信任的。
  ——然而项羽表示不稀罕。
  度三户,军漳南,破秦军;击汙水,再破之。
  章邯就像个可怜的着急的小蚂蚁,暗里跟敌方政府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而明里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

  怎么办?
  你已经急得快哭了,人家还挑三拣四地嫌你没诚意呢!好,章邯咬碎了老牙,再派人去!
  这已经不是求谈判,而是求招降了。
  这时,项羽心动了。项羽的心动跟章邯的绝望处境没半点关系——他才不在乎章邯那曲折的心路历程,他只在乎战争的进程——因为他的兵们没东西吃了,没东西吃就没法跟章邯打仗,没法跟章邯打仗而碰巧章邯来投降了……
  一个智商低下的人,即使做出了一个漂亮的决策,也不能掩盖他的幼稚的目的的错误;而且,如果决策的目的前提本就是错误的,那无论这个决策多么英明,也终会缓缓滑向更大的错误。
  ——说人话!

  ——项羽压根就没有看到招降章邯除了能让楚军吃饱以外的其他好处!用我家乡的话说,这叫“豆豉眼”!
  章邯见项羽,哭了。
  边哭边吐槽,吐槽的内容,还是那个太监。
  章邯对项羽的这次吐槽,也就像司马迁对任安的吐槽一样,你是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需要说话,我需要证明,我需要让我自己相信我自己。
  项羽想着自己快要光了的粮草,拍拍老兄的手,给他封了个雍王。
  一般领导人喜欢醇酒美人,就像邦哥,好酒及色,但项羽不喜欢。
  项羽喜欢什么呢?

  原谅我再用拿破仑来做例证——当有人问皇帝波拿巴,“什么是幸福?”皇帝先是一怔,下意识地回答“我从来没有幸福过”,而后认真思考了会,说道:“幸福是我自身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
  项羽喜欢的,也就是,自身才能之发挥的证明。
  黑暗之神需要的是黑暗的证明。
  所以前面说了,他最喜欢做三件事——烧之、屠之、烹之。
  现在,他又发现了一条很美妙的证明路径——

  坑之。
  二十万秦卒,一夜尽成坑中之鬼。
  项羽坑杀降卒的理由有:
  1,秦楚之军混在一起,楚军因为对秦军的积怨,总搞虐囚事件,破坏军队和谐,队伍不好带。
  2,秦军人心不稳,觉得自己不管怎么摔都是破罐子。
  3,没东西吃了。

  最后一条是我加的,司马迁可没这么说。就从前两条而论,第一条,是楚军的错,项羽可以通过约束军纪来整;第二条,是项羽的错,因为他根本没给这些降卒信心,他根本不把这些兵当作兵——在和章邯结盟的时候,他就没想过怎么处理这二十万人。
  现在他要动手处理了。
  坑之。无疑是最简便、最安全的做法。
  章邯呢?
  章邯呢?!
  不知道。我们只知道章邯从此背上“秦奸”之名,但他还是默默地、任劳任怨地做一头老牛,啊不,老马好了,为项羽冲锋陷阵,随项羽入关封王,最后死在与刘邦的战斗中。
  纵观章邯的整个人生,他除了作战的时候狠点,其他时候,都远远没有大人物的气场。他的悲剧,是在于他以李秀成一样的处境,却希望自己能做石达开。

  日期:2012-06-01 18:26:57
  ==========插叙===========
  【注:以后插叙部分,阿杳会用来扯一些闲话。关于写这个贴的小感想、小感动、小感慨之类的……诸位看官可以忽略插叙,也可以和阿杳一起讨论~】
  今天看到一句话,是清朝的项鸿渐说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于是对于写这篇长到没有看到尽头之希望的文又有了很多很多感慨。明明下周就有六堂考试,为什么我还是要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来写这和考试根本无关的东西呢?因为我喜欢呀。如果这是对时间的浪费,那么人生里本来就充满了浪费,这里或那里多浪费一点,又有什么差别?

  开心就好!
  日期:2012-06-02 21:31:53
  =============第一卷 第四章 继续更新===========
  项羽继续前进,到了函谷关,堵住了。再一问,才知道刘邦已经占领了咸阳。
  ——项羽大怒!

  ——杀进去!
  安寨在戏西。然后就——发生了鸿门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