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的欢天喜地和苦大仇深》
第7节

作者: 暮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九月,会稽假守通素贤梁,乃召与计事。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守叹曰:“闻夫子楚将世家,唯足下耳!”梁曰:“吴有奇士桓楚,亡在泽中,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梁乃戒籍持剑居外侍。梁复入,与守语曰:“请召籍,使受令召桓楚。”籍入,梁眴籍曰:“可行矣!”籍遂拔剑击斩守。】【注:“假守”可不是伪政府的意思啊,据颜师古注,“假守”即“兼守”,且这个人姓殷。】

  此与《史记》不同之处有:
  1,《史记》中是会稽守首先起了反心,而《汉书》中是项梁。
  2,《史记》中是会稽守提出要拉桓楚入伙,而《汉书》中是项梁。
  3,《汉书》里还加了一句:【会稽假守通素贤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哪一个又更似真实呢?
  从史料上说——阿杳专业所限,不好说;但从逻辑上说,私以为《汉书》更靠谱。首先,这个会稽守殷通不知何许人也,他有没有造反想法这不好说,但项梁想造反是固然的吧?其次,如果是殷通提出拉桓楚,那项梁这蹬鼻子上脸也忒顺了吧?是不是,项梁故意设个套给殷通钻要来得靠谱呢?
  接下来,项羽开始杀人,一直杀到【一府中皆讋伏,莫敢起】,于是舒坦了,开始【举吴中兵】,收各路人马,项梁做会稽守,项羽做他的裨将。
  日期:2012-05-29 23:28:06

  ========第一卷 第四章 继续更新========
  项梁部队起事后,收编的第一支大队伍,乃是陈婴带来的东阳军。
  陈婴何许人也?
  现在比较流行用主要社会关系来指称一个人,所以不妨这么概括陈婴——他是陈阿娇的曾爷爷。
  有概念了吧!

  当时呢,陈婴任东阳令史,就是东阳令的跟班,素来诚信谨慎,被称为“长者”。【注:长者是个很尊贵的称呼,后来还有皇帝专封某人为长者的例子。】话说天下骚动,东阳少年也是耐不住寂寞的,杀了东阳令,聚起来了数千人的队伍。
  ——数千人的队伍啊少年们!记得小时候,读武昌起义的故事来着,同学就跟我说:“你想想看,这才两百人啊!两百人,就是我们四个班的人数而已,你能想象从我们这儿拉四个班出去造反吗?”
  这几千人没有个头,于是少年们去找陈婴,陈婴估计被吓得半死,不敢不敢,然而少年们把他硬推为头——就像那躲在桌子底下的黎元洪的遭遇一样。
  然而,女人总有着男人永远无法理解的见识,年老的女人尤其如此。陈婴的妈妈这时淡定地出场了:【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开头是不是很熟悉的琼瑶阿姨口吻?“儿啊,自从我嫁到你家来……就从没听说你家有过甚有出息的祖宗!”后面的话真真有见地:【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要有个名分啊儿子!不能这么闷头闷脑地被时代洪流给卷走了最后还被捞尸公司敲诈啊!你合计合计,如果你再去找个领导,那就稳了:赢了是赚的,输了也容易逃走,还不会给世人落下话柄不是?

  女人总是求稳、求安宁的。想想邦哥转战四方时吕大嫂的处境吧——千谢万谢还有个审食其。
  于是陈婴就投奔了项梁,而后黥布、蒲将军都投奔了项梁。项氏叔侄旗下有了六七万人,可以编成一个方面军了。
  日期:2012-05-31 00:53:35
  ============第一卷 第四章 继续更新==============
  接着,范增出场了。
  中国的谋士们的年龄似乎是从古到今依次递减的——从姜子牙、百里奚这些老人家一路数下来,到三国时已是郭嘉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
  【注:上段不甚严谨,有识之士可多加研究一二。】
  范增出场的时候,七十岁。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看看,七十岁的老头子,一直在家做宅男,却始终喜欢捣鼓些吊诡的计策,原来这个范增乃是一老而不朽之人,心胸中始终有着投身人民革命事业的一团火啊。于是,项梁就听从范增之言,迎来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熊心原本在民间给人家放羊……不要小瞧放羊娃!卫青以前也在老家放羊呢!
  咳咳,不过王安石老头子就很不给面子地评价说:“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范增》)
  我同意王安石的结论——范增在胡扯;但我认为,范增的想法在当时是可行的。
  当时的时局是赵、燕、魏、齐四国之后皆已为王,各路英雄如果没有一个靠谱的祖宗领导那都成败倏忽,所以范增会认为陈胜之败,败在自立,颇有道理。现在,项家本来就有名望,如果能以楚之遗老身份去迎立楚王,那就名正而言顺了。
  只是,可行也不等于高明,更不等于我喜欢。他对项梁说的这番话,还是让我失望了。

  他还是从政权合理性出发来论证项梁起义成功的可能性的,与千千万万的人一样,深信“正名”,深信那个时代一呼百应的名望。
  其实吧,邦哥刚起兵时,有什么名望,有什么世家之泽呢?这个东西,只是在取得政权以后论证其取得政权的合法性时才有用的,在此之前,那还是得靠真刀真枪来说话。
  ——也许,一定得要求那个道德决定政治的年代能出现一个马基雅维利,也是太苛刻了。撕开美丽糖衣看见腐烂真相,那勇气不是人人都有的。——但也不是没有。
  活得太清醒,也就会很累,因为世界时常需要他们来操控,如此而已。
  所以范增再老,也依旧看不穿,只能是三流谋士。

  日期:2012-05-31 01:30:57
  ==================第一卷 第四章 继续更新=========================
  打着楚国旗号的项氏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攻亢父,破东阿,屠城阳,略雍丘。当然这其中还是遭遇了一点小挫折:
  1,求齐兵不得。
  【项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於齐。齐遂不肯发兵助楚。】

  敢情项家男人都是不用智商办事的人啊!其实吧,田荣想杀那另几个姓田的,那纯属齐国的家事,项梁即使不愿杀人,也至少可以把田假扭送齐国公事公办吧?然而在经过权衡之后,他认为齐国的支援部队比不上他和田假的感情。
  重感情,或者更确切地说,重私情,是项家男人的最大特点,它可以团结起一大批的异端分子,也可以轰走所有的同胞。
  2,定陶未下。——注意定陶这个地方,它虽算不上项羽的滑铁卢,但至少也算个莫斯科。
  3,外黄未下。
  项梁从东阿起兵,到定陶,再破秦军,于是项羽开始傲娇了。——项羽以前不傲娇吗?敢说要学万人敌难道不傲娇吗?只是这个时候他不是在学习,是在打仗啊喂!

  于是宋义出现了。
  日期:2012-05-31 01:32:41
  史书中总是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出场得突突兀兀,消失得轰轰烈烈,一说话就振聋发聩,一做事就高度精密,但是几千年来却根本没有人理睬他们——因为他们的高智商注定了他们是牺牲品。
  我眼中的宋义就是这样的人。
  看他的第一次出场,简直就像个定时丨炸丨弹,浑身都笼着悲剧的荧光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