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坟的那些诡异事儿——现代都市边缘不说不知道的故事》
第21节

作者: 中原杨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想我中原一带,历朝历代水患、饥荒、兵祸不可胜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今,百姓阳世之苦,有政府庇护,不劳贫道操心,但若百姓死后不得安宁,魂魄还要为鬼怪驱使劳役,祸害他人,我等出家人则定要替天行道,扬善除恶。
  今日以此书信与两位小友拜别,但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我等今后肯定有再见的时日。我三人已是生死之交,不容彼此虚假客套,二位日后若有难处,青龙山玉门峰龙吟观,即是贫道修行之所。
  就此别过,万望保重!”
  日期:2013-02-16 15:49:00
  二十、重逢在省城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童年时家乡发生的那些事,逐渐变成了回忆,只有在偶尔的午夜梦回之时,才能再次体会。
  我们河南,处于黄河、淮河的冲积平原地带,沃野千里,自古以来,便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主要粮食产区。一川黄河水,不仅滋养了大河两岸的父老儿女,那一车车调拨往全国各地的储备粮,也养活了大江南北、黄土高原上下五湖四海的中国人。历朝历代,河南这块中原之地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粮食生产,保障整个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供应。
  可是,河南自古以来,又是个穷省。远不如江浙一带,历史上便是中国的富庶之地。在河南的广大农村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价值不高的粮食作物为主,耕种方式仍是传统的人力耕作,大规模的机械化种粮尚未完全展开。
  我从小到大,看够了父母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儿的辛苦劳作,一心想跳出农门,改变这种千百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出大力,流大汗,一年到头又落不下几个大子儿的生活方式。在上个世纪末,要改变我这种与生俱来的农民身份,主要途径只有三个:一是参军,二是进城务工,三是考大学。
  我这人从小能说会道,和什么样的人,都扯得到一块去,攀得上交情,用句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杨伟这人,非常有亲和力。自那次迁坟之事过去后,我便对中原一带的神秘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好在那年月在乡下走村串镇,算命、看相、瞧风水、主持红白法事的僧道、神汉并不少见,凡是路过俺小河村儿的,还都爱和我扯上一会儿。

  我这才渐渐明白,这看似虚无缥缈的风水术数,却有着一套博大精深的完整理论。就拿寻找一块风水位极佳的坟地来说吧,讲究的是龙、穴、砂、水、向,五种要素缺一不可。这便是说对山脉的起伏、墓穴的位置、四周的山形布局、周边的大河走向、以及坟墓本身的朝向,那都有各自的说法。而我们脚下的邙山,源于龙脉之祖昆仑山,东连秦岭,连绵起伏,气势宏大,是不可多得的“千里来龙”之吉脉,外加北有黄河、南有洛水,正可谓头枕山、脚蹬川,正是藏风聚气的理想营坟之所。这再往深里说,则各个僧道、神汉所言,差别又大了,看来也多是坑人钱财、骗吃骗喝之辈,真才实学者甚少。

  考虑到我这点兴趣,似乎与令行禁止、崇尚革命传统教育的军旅生活不太对路。后来,在我发现那些僧道、神汉也多是些招摇撞骗之徒后,便开始自己攻读关于传统神秘文化的社科类书籍,当然,这肯定不是指后来那位凤姐所说《知音》、《故事会》一类的畅销杂志。农村条件差,当时也不懂得视力保护那一套知识,到我初中毕业之时,便已带上了一副厚厚的眼镜。所以参军的大门对于我来说,算是彻底关闭了。

  日期:2013-02-16 16:36:00
  我们村儿也有同龄人,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不念了,进城去打工。听他们说,进城打工老辛苦了!这当口儿,城里也有不少企业不景气,很多工人失去了工作,城里也不缺劳动力啊。农村人能在城里揽到的活计,都是人家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比如三九寒冬去掏地沟,或者三伏天大太阳底下在建筑工地搬砖、盖房,再不就是在小饭馆子刷盘子洗碗、陪笑上菜,这样一年到头刨去衣食住行和回家的车票,也攒不下几个钱儿。

  那对我来说,唯一的出路便是考大学。好在我这人从小爱看书,脑袋瓜子也不笨,待人接物往往礼数周全,从小在学校虽调皮捣蛋,但成绩一直不错,老师、同学们打心眼儿里也不讨厌我。高考这年,我临场发挥得不错,考了个好成绩。但事情往往都具有两面性,这话儿一点儿不假。在填报志愿时,一家人作了难,这到大学里,究竟学个啥手艺好呢?

  听在城里打过工的同村人讲,城里那是寸土寸金。就连地沟上的一个井盖,抠下来当铁卖,都能挣个二、三百块的,顶得上咱村小半亩地一年的净利了。但要说这城里钱最多的地方,还得数这城里的银行。这城里的人啊,家中不存钱,也不存粮,把所有的钱,都放在银行里,要花的时候,再一点儿一点儿的到银行取。所以这银行里有老鼻子钱了,每天银行下班,都得专门派一辆车去运钱,送回地下金库。就这么着,有时候一辆车都不够,还得多派个两、三辆的。

  再说那银行里上班的人,也老得劲了。风吹不着,日晒不着,每日往那三尺柜台后一坐,空调一吹是四季如春,每月按时发薪,不拖不欠。再说银行里有的是钱,也没必要拖欠。听这些在银行上班的人说,他们学的那门手艺,叫“金融”。
  我一合计,钱多又不受罪,那敢情好啊。等将来自己干上了这份儿工作,就把爹娘也接到城里,让老俩口也吹吹空调,享享那四季如春的福,可比这整日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雨淋的强太多了!碰上个灾年、荒年,咱也不担心地里的粮食欠收减产啥的,有银行按月开工资呢!中,那咱就学这门手艺,就学“金融”!
  日期:2013-02-16 23:08:00
  我在高考志愿单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金融”两个字,写下了我们这个农民家庭对于未来的全部期望。两个月后,我来到首都北京的一所大学,先读了四年本科,又读了三年研究生,整整七年寒暑,终于换来一纸硕士文凭。然后,我顺利回到省城,成为一家大型银行里从事公司业务的业务员。

  在我读书这几年间,我们国家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国家开始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样以来,大金额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确拉升了GDP,也为城乡的大量闲散劳动力,尤其是基建项目上马时土地被征用的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一时之间,从北京到地方,一系列诸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高架桥、市民休闲广场之类的项目,纷纷上马。
  经济生活的另一个主要变化,便是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转而使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商品房,为城镇居民提供居住场所。由于商品房价格的快速增长,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额的土地出让收入,也给房地产商带来了一夜暴富的天量财富,所以各地的房地产开发市场都发展得特别火爆。大片大片的土地先后被出让,一个个楼盘被推向市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