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过硬的民用技术,就不得不和外国人搞合资;因为没有实用的民用技术,企业无法成功转型;因为没有将创意现实化的平台,企业只能永远徘徊在低端加工领域。
这样的结,有解吗?
有的。
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像刘凯、张宁这样怀有不灭梦想,并愿意为之实践的年轻人。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仍然矢志不渝,用他们的行动不断改善着中国的民用科技水平。马云、马化腾、张朝阳哪个没遇到这样的困难?哪个又轻言放弃了?
刘凯让张宁专心带领团队研发和实验,自己则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项目宣传和融资渠道的建设上。他和蔡先生成了好朋友,多次到北京拜访他,并向他阐述自己的互联网规划。蔡先生是个非常有经验的互联网投资者,早年通过资本运营创下巨额财富。如今,他投资了许多国内知名网站和互联网项目。对于刘凯这个年轻人他非常赏识,特别是他卖掉网站的钱并没有用来买房买车自己享受,而是用在新项目的投资建设上。这点,给蔡先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如今的社会,像刘凯这样在拥有了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理想的年轻人实在是不多。
蔡先生投资项目,其实是在投资人,他看重的不仅仅是项目,更多的是项目运营者的素质。和众多风投一样,他们认为风险在项目中无处不在,唯一可以把控的就是项目运营者本身,因此风投们都非常看重创业者的素养,特别是他们对于目标的企图心。只有强烈企图心的人,才有可以排出万难,藐视困境,并最终脱颖而出。大家记得马云吗?当年在工资发不出来的情况下,还请了记者实拍他的日常活动。这种对于未来充满渴望,对眼前困难一笑置之的人,成功,不过是时间问题,绝不是技术问题。
这边,张宁带领的技术团队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投入研发,很快就取得了成果。他们开发的“ANIAO”系统功能齐全,价格低廉,民用化程度很高。经过艰难的推广,物流公司的采购量开始上升,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在一年内呈现出盈利的态势。
日期:2012-10-25 21:32:45
=======================================
第三章 展翅高飞
=======================================
通过蔡先生的渠道,刘凯认识了许多资本运营圈的朋友,结识这些人不仅可以把自己的项目推销给他们,还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项目情况。开拓眼界的同时,刘凯也渐渐了解并喜爱上投行业务。这个行业里,投资的对象都是些有梦想,有希望的年轻人。他们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却从不熄灭内心的信念,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抱着这种对于创业者的理解,刘凯一只脚开始踏入投行领域,从此,他打开了一条新的创业之路。
借助风险资本的人脉关系和参考意见,他们对于“ANIAO”系统不断进行完善。
2004年,先后有3家风投基金入股“蛛网科技”,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资金,更带来了对于项目的不同见解。
风险投资者曾反复强调,希望“ANIAO”能够在仓储领域上完善货物管理手段,以便拓展业务领域。
当时,项目组不了解为什么要特别指出对“仓储”的管控,也不明白这个“领域”有什么盈利空间可言。但后续的发展证明,风投资本果然是金融业的行家里手。
其实,银行业也一直希望拓展业务渠道,但出于风险因素的考量,必须拥有足够的抵押品他们才敢放款。抵押品最好是固定资产,但机器设备也可以接受,当然,货物也是可以接受的。
问题来了,固定资产可以去房管局作抵押登记,机器设备可以去工商局做抵押登记,那货物怎么办呢?说到底是一个对于抵押品的控制权问题。抵押品再好,控制不住就形同虚设。银行总不能派个人每天24小时看着那一大堆货物,因此要破解存货质押的难题,首先解决货物的管控问题。
如果有一个资质非常好的仓储单位,对于货物的管理很到位。那么,当一个企业,将他的货物按照一定价格质押给银行时,双方可以凭相应单据在仓储单位办理管控权的移交。当移交结束,这些货物的所有权仍然属于货主,但管控权却在债权人手上,也就是说,货是货主的,但要离开仓库必须得到银行的同意。
这样,银行就可以放心地把钱借给企业,因为他们对货物有绝对的控制权。企业也很满意这样的结果,等于是盘活他囤货的资金。各自满意,皆大欢喜。
可这样的仓储单位难找啊!不仅要得到当事双方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过硬的控制手段。于是,张宁带着他的团队开始对这一课题进行艰苦的攻关。
在相关专业人士的协助下,“ANIAO”通过了严格的专业测试并获得了良好地成绩。接下来,风投开始展现出他们强大的人脉实力,短短3个月内就有6家大型码头接受“ANIAO”的测试要求。银行方面的测试也闻风而动,齐头并进。在风投的强力撮合下,更主要的是银行有开展业务的意愿,码头有提高堆场使用率的愿望,“蛛网科技”有增加销量的动力。三方目标一致,很快就坐下来完善一些细枝末节。
2个月后。。。
码头、银行、蛛网科技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内容规定,凡是做“存货质押”业务的企业必须把存货放在协议堆场里,该堆场必须使用“ANIAO”系统。
接下来的事情就如放了酵母粉的面团,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由于签约堆场可以办理“存货质押”,大量货主蜂拥而至,堆场空置率瞬间归零。银行开展“存货质押”不仅帮助货主盘活资金,更使自己的业务量稳步提升,盈利相当可观。“蛛网科技”凭借“ANIAO”系统,接到大量订单,业务蒸蒸日上。一个三赢的局面就这么打开了!
借助“ANIAO”的成功,刘凯和张宁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三年后,“蛛网科技”在境外上市,张宁依旧在公司任首席技术官。而刘凯则退居幕后,利用他的资金和资源对有梦想的年轻人进行天使投资,开始他第三次的创业之路。
--------------------------------------------------------------
后记
多年以后,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我遇见刘凯,他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一位风险软投商。旗下至少有4只基金在运作不少于15个的互联网项目。
由于项目合作的关系,我们有过多次的交流。由于意见思维的互补性,我们地渐渐成了朋友,很多活动我们都一起参加。
当我们坐在巍峨雪山的脚下,欣赏层次渐进的景色变化,想象雪山之巅的凛冽豪情。
他问我:“老黄,你认为做银行,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我说:“当然是为统治者搜刮财富!”
他摇摇头说:“不对,应该是把钱借给那些有梦想的人。他们缺的仅仅是‘钱’,而不是理想,这些人是商业社会中真正的‘灵魂’。给他们资助,帮他们实现愿望,他们就会成为这个社会中最有用的‘人’。”
他对我笑了笑,继续说道:“我相信,世界上第一个借钱给别人的人,心里一定没有‘利息’,有的仅仅是轻松帮别人实现愿望的喜悦。”
我发现此刻的他和背后的雪山、草原和谐地融为一体,是那么的纯粹。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为“食利”的银行业,找出如此高贵的出身!
日期:2012-10-25 21:41:39
关于成功的故事,也有很多值得分析的道理!
请大家注意这个创业故事中,他们对于事业能够自我循环的创业模式。在论坛如此,在“ANIAO”系统也是如此。让项目产生自我循环的造血能力,才能使创业者事半功倍,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功力和眼光。我希望以后能够就这些技能给大家更多方面的展示。
其次,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适当借助外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资方选择上,一定不能仅仅以资金为主要考量。我们看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们选择资方的 过程中由于创业者已经注意到“渠道”的重要性,刻意给“蔡先生”保留了一部分股权。这个举动对于后来整个事业以及人物人生轨迹的走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最后,我真的不太善于分析成功的故事,因为他们不过是符合了事物本身应有的发展轨迹而已!我常常在想,失败的情节其实是人们可以扭曲事实来符合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愿景而产生的悲剧!
大家的礼物我收到了,现在我要开始过我33岁的第一天!
——《创业失败史老黄生日篇》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