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使得运转良好的系统不得不因为处理突发时间而波动震荡。
这样的情况,往往不会是因为一个零件的工作异常而调整真个系统以适应这个零件。
处理方法是:换掉这个零件,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
因此,对于这个零件,是他自己的越权行为断送了自己在系统中的生存权利。
越权危害二:破坏了团队精神
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很少有事情是可以靠单打独斗来完成的。
可以说,现在市场的竞争是团队的竞争,胜利是团队精神的胜利。
因此,团队精神在任何企业中出在尤为重要的位置。
如果发生“上越下权”的现象,下属就会产生权利感缺失,反而出现对上级的逆反情绪。
如果发生“下越上权”的现象,上级的威信和地位收到挑战,会引发团队领导层对下属的戒备与敌视。
如果发生“同级越权”的现象,个人的领地被侵占,就会引发团队成员之间的不和。
无论是存在“逆反、戒备、敌视还是不和”的团队,都无法充分发挥团队力量。
整个团队就因为“越权”而变为勾心斗角一团糟。
越权危害三:降低本职工作的完成质量
如果我们热衷于执行权外的行为和做权外之事,必然耗费我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同样时间内,我们用在本职工作上的心力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本职工作做不好,其它的事情就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末。
越权的利害不是现代人才发现,早在中国古代《韩非子》子中就有“昭候酒醉”的记载。
韩昭候酒醉睡着了,典衣不在,典冠怕昭候着凉,拿衣服盖在昭候身上。
昭候醒来,十分高兴部属对他如此关心,问:是谁盖的?左右答:典冠。
昭候因越权而处死典冠,因失责而处罚典衣。
当然,这样的处罚是否轻重得当我们在这里不加评论,但是越权行事确实值得我们这些在职场中生存的人思考。
越权是职场的恶性毒瘤,越权将给我们的公司生存带来无法治愈的病症,如果越权成为习惯,它将困扰我们的整个职业生涯。
下一招和大家分享:《忠心做下属》
日期:2008-3-10 7:21:58
第四十三招--忠心做下属
拆招:做一个忠心的下属,恪守为臣之道,会让我们的职业道路一片坦途。
我有个朋友是个小公司的老总。
一次,我向他推荐一个能力很强的人,被他婉言谢绝了。
我问他为什么这个人能力如此强,他正在确认的时候,反而不要呢?
他说,能力太强容易“奴大欺主”,会坏了公司的规矩。
他需要的是,能力一般,特别忠心的人。
这样的人,你教他本事,他在你这里成长了,他会对公司有归属感,会对领导有感激之情。
所以,如果能力和忠诚,他更看重忠诚。
我想,我们这些在职场生存的人,大部分都有上级。
职场是个真正的等级社会,然而,太多的人不知道等级之道。
我在很多公司都发现,做下属的不懂得做下属的道理。
比如,我原来在的那家公司,我看到很多人离开公司,他们本来在公司会有很好的发展。
为什么呢?
不是他们的业务不好,也不是他们人品不佳,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做下属的道理。
其实,做上级有做上级的艺术,做下属有做下属的规矩;做上级有做上级的难处,做下属有做下属的困惑。
既然职场是等级社会,上级就是君,下属就是臣。
虽然不是在封建社会,不会因为臣的过错而丢了脑袋,但是作为下属,很多地方如果不注意,可能就丢了饭碗或者丢了前程。
中国的五伦理论讲了流传千年的人伦关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讲的就是每个人应当遵照自己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忠。
君臣相处,也要君尽君道,臣尽臣道。
君道,就是为君者的责任义务;臣道,就是为臣者的责任义务。
映射到当今的社会,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作为上级者有上级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下级者有下级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上下级各守本分,各尽其道,每个人将自己的责任义务尽到,组织才会顺利发展。
这个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先进》中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就是说,作为下属应当为上级考虑,上级也是普通人,难免会有错误偏差,下属有责任提醒和劝谏。
当然,作为下级,很多时候如果做事太出风头,或者锋芒毕露,也是很危险的。
三国时期的魏人李康在他的著作《运命论》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就算我们业绩出众,对公司功勋磊磊,作为下属,作为公司的臣子也不可锋芒太露。
我们回首中国古代。
雍正时的年庚尧,当年战功累累,给国家立了大功。在胜利回京后,傲气时足,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在朝见皇上的时候,皇上让将士们卸甲,将士们都不敢,只有年庚尧发话将士才听。
这种功高盖主的臣子最后必然落得一死。
这就好比现在的老总,找到一个真正能干的下属,但是公司之中,没有人听老总的都听这个能干的下属的,我们也就可想而知,这个下属在公司可能风光有限,时日无多。
在看唐代名臣郭子仪。
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
他的“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真正是当经为下属的楷模。
再看现代著名的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
杨元庆不是进入联想最早的员工,也不是联想当中最优秀的人士。
但是为什么他能够成为联想新的掌门人呢?
最多的评论是:杨元庆是非常善于领会柳传志柳董事长的意图,所以他可以一如既往的执行柳传志整个的发展战略思想,就算现在柳传志已经不是联想集团的法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