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放大镜——写给奋斗在职场的同仁们》
第1节作者:
一千零一夜HR 日期:2011-6-3 15:01:00
这不是职场小说,也不是人力资源教科书。这只是一本写给奋斗在职场同仁的书。
市面上有很多类似“职场圣经”、“面试宝典”的书,可能是由于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缘由吧,本人抱着学习的态度翻阅了不少,总体感觉对职场同仁的帮助性失望大于期待。
因为专业的原因,本人觉得如果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对招聘、面试、工资待遇、晋升、绩效等
方面分析给职场的同仁,帮助会更大。毕竟我们是专业做这行的,有理论,有实践。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本人遇到大量的几乎重复或反复出现的现象,总结出一些职场的规律。我相信掌握更多规律的人,会更少犯错误,得到更多的成功。
我们先来分析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从大学毕业算起(23-24岁)到退休(60-65岁,如果现在你年龄没有超过40岁,那到你退休的时,国家规定可能是65岁),大约要工作40年。在这40个寒暑里,除去睡觉,我们工作的时间≥其它的生活时间(有兴趣可计算下)。在这40年里,你可能不会与财务发生过多纠纷,不会与业务打多少交道,不会与后勤行政进行过多沟通,不会与高层领导有更多对话……但人力资源将贯穿于你40年职场生涯的始终。
在正文前,我们需要用简单的方式明确一个宏观问题,什么叫人力资源?
小企业:“发工资上保险的”、“管考勤的”、“招人的”、“罚款的”;
中企业:“搞绩效的”、“做培训的”、“整企业文化的”;
大企业:“战略”、“规划”;
以上各层面公司职员对于人力资源的认识,囊括了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我们可以称之为HR工作的六脉神剑。
但现实社会告诉我们,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学的时候按部就班,用的时候随机应变。现在我们打乱一下六脉神剑的顺序,按一个职场同仁找工作、面试、任职到离职的职场闭环流程来叙述下人力资源的六脉神剑在你职场生涯中的作用。
希望各位职场的同仁阅读过此书后,会明白公司招人的流程和面试中的避讳;明白为什么自己很出众却得不到提拔;自己的薪酬定位是怎么回事;绩效到底考核我们什么,是否有用;企业文化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如何适应公司统筹的战略;到底哪些培训对自己有用,如果想升值和升职该培训些什么;职业规划该怎么做,真的有效吗……
由于写的并非小说,所以戏剧性不会太强烈;也非教科书,所以逻辑上不会太严密。文笔所至,完全出于行业经验的积累和对一些职场规律的总结及认知,并在每章节后附上“文外话”作为相关内容的补充和感悟。
本文写作的遵旨:我们不一定要会六脉神剑,但我们一定要了解。
下面将以非小说亦非教科书的形式把人力资源展示给大家。
日期:2011-06-03 17:05:45
第一节 “智”与“明”的较量(1)——“知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招聘与应聘可谓“知人的智”与“自知的明”的较量。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应届生或在职业生涯中阶段性寻找工作的职场朋友,在找工作前,首先要做到能明确的给自己的能力一个定位——“自知”。
正确的认识自己很不容易,正确的给自己一个目前的职场定位更不容易。我们来看下如何在面试前,简单的认识自己。
首先我们从最低层的应聘者说起。
很多人在找工作前很盲目,看这个职位好,那个职位也不错,结果到处去投简历,基本石沉大海。归结原因,这个层次的应聘者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甚至不明白自己的差距有多大或在哪里。很多时候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投递简历,然后揣着明天就被录取的美梦入睡。相信不仅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包括很多进入职场不久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心态。
如果你恰好不幸属于这个行列,请不要悲观,因为大多数人都走过这条盲路,有一部分朋友在职场生涯还会再走几次。还好我们可以按以下的办法认识自己,如果有心灵被打击的朋友,请准备好速效救心丸。
首先把适合你的工作或有兴趣的工作的招聘职位找出10—30个,然后把所有不重复的任职条件罗列出来,记得把工作经验要求去掉。然后看着你手里这份长长的任职条件汇总表,拿起笔,划掉重复的,你不满足、干不了,甚至不了解的任职条件(友情提示:笔芯的油一定要够用)。然后把剩余的条件摘录出来,你就知道在你所适合并有兴趣的公司中,你能做些什么了。也许你能摘录出的条件少到让你的心灵备受打击,但认识自己就是一个受打击的过程。40年职业生涯成长中的阵痛会很多,这只是开始,只是开始而已。
千万不要告诉我,你一条也没有剩,全部划掉了。如果你是工业产品,那么请回炉一下。
在这里强调一下,社会给现在的年轻人定义了一个“眼高手低”的词语,是有一定道理的。看过上文后,真正去选择几个招聘职位划掉任职条件的朋友我相信少之又少。还好本人曾经这样做过。
第二个层次的应聘者,他们有专业能力,也有几年或多年的工作经验,是职场的主力军。他们选择去面试,去应聘新的公司,很多时候是为了提高报酬或在新的公司使自己的职位得到提升。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听到身边的朋友跳槽后待遇或职位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事例。
当自己有能力在新公司胜任的时候,我们鼓励朋友们去尝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认清自己目前的能力现状。尤其是认识到自己的差距。
不在其位,不知其难。无论我们从员工或助手或副职提升到一个部门或更高层领导职位时,还是因为拿到更多报酬而提升能力时,总或多或少有一些未曾经历过的问题,很可能这些问题才最终决定你是否能胜任较高的职位或拿到更多的报酬。
第二个层次的应聘者的短板很好找,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定位已经相对很清楚了,基本知道自己在所属行业的方向,直接看心仪的工作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即可。
如果在若干条任职条件里有你不满足的条件,请注意分析此条件是主要条件还是次要条件。如果是主要条件没满足,请认真记录下来,在今后努力让自己达到这个条件,相信不久后你将会获得与此岗位待遇相当的公司职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