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业务员——一个销售人员的成长经历与自我救赎》
第24节

作者: 孤自幽伤曲
收藏本书TXT下载
  薛老师等掌声停息,带着满面的自豪(也颇有些得意的神情)继续着他的演说:“当然,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要问了,薛老师你说得这些都是理论上的事实,但是有没有特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还是要回归本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条之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这一条可能很多人不是太明白,我举个例子解释一下,比如我们国家发射运载火箭——由于火箭及其搭载物的造价比较高昂,一旦发射失败国家的损失会很大,那么国家作为投保人向平安投保,由于保险标的为火箭及其运载物,所以保险价值很高,如何只由平安一个公司来承保,一旦火箭发射失败,国家巨大的损失将转嫁给平安——平安作为保险人要付出巨额的保险金,这样就有可能给平安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所以平安可以提前进行再保险,把一部分保险业务分给中国人财、太平洋等保险公司,这样事故一旦发生,几家保险公司可以一起承担保险责任。那么什么样的保险标的或保险价值才需要平安进行再保险呢?也就是保险金数额超过平安现有实有资本金和公积金总额的10%,所以大家认为平安会因为保险业务而倒闭吗?呵呵(他又笑笑),显然不可能!而且国家还规定,保险公司对于自然灾害、战争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不予理赔(这位薛老师又搬出了国家规定——他没有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哪一条之规定,而是把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巧妙地换成了国家规定——当然,这是我后来看多了各式各样的合同或者协议,才明白的事情,现在几乎所有的合同里面都会加上这么一条国家规定)。(薛老师满面红光,笑意盎然)所以刚才上面所说的那个特例大家还认为存在吗?对,根本不存在!

  但是,可能又有朋友要问了,保险公司也是企业,既然是企业那么就要盈利,不然最终肯定还是要倒闭的。有没有人心里这么想?”他眼睛聚光扫视了我们每一个人,热烈而又殷切。在他的鼓励下,我们很多人仿佛一下子都聪明了起来,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敬爱的薛培望老师又接着说:“看来大家的智商都不低,学习和接受的能力都很强。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零五条之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保险公司运用的资金和具体项目的资金占其资金总额的具体比例,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大家看看,我们国家的保险法是多么的健全和完善,这些内容统统都想到了——就是要千方百计的确保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稳赚不赔!请大家为我们国家的保险法鼓掌好吗?”台下或不由自主或受其鼓动的响起了剧烈的掌声。

  “情况分析到这里,我想我终于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了,平安永远都不可能倒闭!大家说对吗?”
  “对!!!”台下异口同声。
  (直到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作为保险界巨无霸的AIG<美国国际集团>和冰岛政府发生‘财务’危机之后,我才终于知道,没有哪家公司是绝对保险的——政府都可能倒闭,何况保险公司?)
2011-09-19 22:25:59
  51-11

  薛培望老师颇为得意,继续说:“现在我们继续来回答小李的问题,‘平安到底是不是国企’?其实这个问题从我刚才分析到现在,也许睿智点的人都不会再计较了,因为无论是国企还是别的性质的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都能够对其进行绝对的制约,保监会都会对其进行绝对的监督——平安也不例外!而且国外大的保险公司没有一家是国企,比如美国的AIG。但是为了让小李、同时也让大家彻底解开心中的疑惑,我有责任把平安的历史说给大家听听。”

   薛老师喝了口水,继续说:“1988年3月21日——无论对于平安还是对于中国的保险行业,都是一个有着极其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立,注册地北京,注册资本4200万。同年5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蛇口正式对外营业。当然,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不是规定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为2亿元人民币吗?为什么当时平安的注册资本只有4200万?这里我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当时中国大陆的保险业还没有立法,新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保险法》直到1995年6月底才公布,且于同年10月才正式实施。而且就当时的经济情况来说,4200万比现在的2亿更具购买能力。

   那么我们下面先来看看中国平安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成立的:
   由于国家总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形势所致,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可谓几起几落,历经坎坷,但这并非保险业本身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使得保险业重新焕发了生机。1979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纪要,同意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国内业务恢复后,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年均增长速度在50%以上。无论从保险深度和密度来看,保险业前景十分看好。

  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所限,国内保险业的恢复基本上沿袭了五十年代苏联计划经济的体制,许多做法都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当时国内只有一家保险公司,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化,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则对保险业一家垄断、独家经营的体制提出改革要求。当时外商也强烈要求改革,希望通过改革促使保险业的体制、从业水平、服务质量和投资环境能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工作,在国务院特区政府、人民银行总行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成立申请终于获得批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就是在这样一个负有历史使命的特定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它肩负着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民族保险这样一个崇高的历史责任。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社会主义的国有股份制保险企业,其成立对我国金融保险体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保险业几十年来一家经营、独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竞争机制引入了保险领域,使中国保险业犹如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自身也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国内外保险同业中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形象。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薛老师说中国平安是国有企业了;但是小李从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情况是否正确(薛老师这里没用属实而是正确)呢?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他错误,因为中国平安最初的股东只有2家——深圳市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和深圳工商银行(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的前身),后来中国平安为了能够更加良性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引入国际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在申请得到国家同意之后,我们分别引入了汇丰银行集团、美国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虽然我当时不太明白这些公司都是些什么样的公司,但是在薛老师的激情演说下,感觉这些应该都是些‘超强大的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国际投资伙伴,使中国平安真正具有第一流的专业管理人才和系统化、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就在前不久——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整体挂牌上市,这就意味着中国平安一跃而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金融集团。

  那么我现在可以给出结论了:中国平安是具有国企背景、拥有诸多国际化资本、且是国内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家同时提供保险、银行、基金管理、企业年金和信托服务的金融机构。
  所以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平安是不是国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安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显而易见,带给大家的是国际化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能让大家学习到就算在全国家资本企业里也无法学到的东西,对吗?”台下又是掌声雷动。
2011-09-19 22:27:22
  51-12
  薛老师接着说:“那么我现在再来回答小李的下一个问题:现在银行的利率也不低,如果我手头有足够的资金,存银行不是更保险吗?

  有没有人知道现在银行5年期整存整取的存款基准利率是多少?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