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江东----老孙家的那些事》
第49节

作者: 朝阳沟往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02 21:29:32

  8 生擒晋宗
  曹丕三路大军相继退兵,孙权对朱然、朱桓、全琮、徐盛、骆统等有功之将大加封赏。并犒赏了参战部队。
  同时,孙权派出使者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问候刘备。刘备从夷陵战败后,眼见复仇无望,忧愤之下得了病。自知自己的时日无多,为了给儿子刘禅(shan)留个好的政治环境,刘备答应了孙权和好的请求。

  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死在白帝城,刘禅继位。东吴群臣劝孙权称帝,孙权不答应。
  孙权把夷陵改名为西陵,镇守西陵的是辅国将军、荆州牧、江陵侯陆逊。
  夷陵击败刘备,又打退曹丕三路进攻,孙权很疲惫,他很想罢兵让军队和百姓都好好休息休息。
  然而一件小事却困扰着他,让他感觉好似吃了个苍蝇一般恶心不已。
  原来,就在不久前,守卫戏口(今湖北武昌境内长江口岸)的将军王直被他的部下晋宗杀死了,晋宗带他的部队投降了魏国。
  曹丕很高兴,他封晋宗为蕲春太守,让他去管辖蕲春郡(今湖北蕲春西南),为魏国防守边境。曹丕如此赏识,让晋宗大喜过望,为了报答曹丕的恩情,晋宗开始主动攻击东吴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受害最重的是东吴边境的乐安(今武昌境内)等地。

  孙权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六月里,正是酷暑难当的时候,按常理是不适合出兵的。孙权对晋宗背叛一事深感耻辱,他决定动手,不能再等了!不能让晋宗这个逆贼再在我东吴边境上兴风作浪!
  他没有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肯定不会同意,这点他很清楚。他找来了一直很欣赏很喜欢也很敬佩的大将贺齐贺公苗,诉说了此意。贺齐完全支持,慨然领命。孙权大喜,对贺齐说道:“公苗,还是你最明白孤的心意。”
  贺齐这次统领的将军为糜芳、鲜于丹、刘邵等。
  糜芳是一个很悲催的人。他本是刘备的大舅子,他哥哥糜竺跟刘备进蜀后,他自己作了南郡太守,因为和关羽不和最后和傅士仁一起投降了吕蒙,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做出这件不仁不义的事后,糜芳到处被人看不起,一次坐船遇到了虞翻,虞翻是个耿直得有点过分的人,而且特别看不起没有骨气的人,曾经当面骂过投降关羽后又投降孙权的魏国大将军于禁,骂的于禁羞愧得差点哭出来。
  这次活该糜芳倒霉了,江面狭窄,糜芳手下大呼小叫让虞翻的船让道,虞翻站在船头大声说:“不忠不义的人,拼什么让我虞翻让道?害关羽丧地又丧命,有什么资格自称将军?”

  一下点中糜芳的死穴,让他羞愧又痛苦不已,马上关了船上的窗子,并让道让虞翻的船先过。
  此次跟随贺齐出战,糜芳心中异常激动,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能够抬头做人,不再被人歧视的机会。
  鲜于丹是位老将了,很早就跟随孙权。吕蒙夺取荆州南三郡,有他;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占领南郡,有他;陆逊火烧连营大破蜀军,也有他。
  鲜于是个不常见的复姓,周武王灭商纣后,纣王的叔叔箕子不愿作周臣,跑到辽东建立了朝鲜国,箕子的一个后代被封在于,他就把“鲜”和“于”结合在一起,作了自己的姓。
  将军刘邵,历史上没有留下关于他的详细资料。倒是和他同名同时代的魏国邯郸人刘邵比较有名,是位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
  贺齐带三位将军统领大军,夜行晓宿,悄悄进入了蕲春境内,突然向蕲春城发起了进攻,糜芳、鲜于丹各督帅部队奋勇杀敌,蕲春守军抵挡不住,纷纷败退。

  晋宗慌乱中化妆成普通士兵混在乱军中,想乘乱逃出蕲春。结果被贺齐的士兵给捉住了,军队中有认得他的,把他押到了贺齐面前。
  贺齐问道:“逆贼,你可有话说?”晋宗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贺齐派出一支小部队把晋宗押往了京师武昌,交与孙权处理。然后分派诸将带兵四面攻击,占据了蕲春郡全境。
  黄武六年(公元227年),贺齐病死,死前官职为后将军、徐州牧、山阴侯。
  贺齐的一生,为东吴立下战功无数,更难得的是,贺齐用兵谨慎,谋略过人,从未打过败仗。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常胜将军。
  孙权听到贺齐的死讯很难过,他向来很敬佩贺齐。一次,贺齐带兵征剿发动叛乱的吴郡余杭人郎稚,得胜归来后,孙权亲自出迎,并赏赐给贺齐一辆輧(peng)车,輧车有四匹骏马拉动,车上设有帷幕,装饰豪华,孙权坐在车上,让贺齐也坐上去,共同感受一下这辆新车。贺齐不敢,孙权就让侍卫扶贺齐上车,并派人赶车,两人坐车行驶了一二百米才返回。
  贺齐是浙江绍兴人,和陆游、鲁迅、周总理是老乡。贺齐又是浙江淳安县的开县鼻祖,至今在那里还有贺齐庙,和贺齐庙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