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营销学真相——外企经理人分享求职秘笈》
第1节

作者: 徒步过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7-12-7 10:01:00
  我想请您先想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产品,使用寿命大概有几十年,进入市场后可以在不同的客户中流通交易,产品本身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价值,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呢?
  对了,这就是我们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是缘于最近和大家就求职面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疑问做了很多沟通交流,如何找到理想工作、找工作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但从交流中我觉得很多同学对这一问题自己并没有做过认真的思考分析,而基本上是凭着感觉四面出击,误打误撞,结果往往是处处碰壁。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找到正确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对于找工作我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工作其实和市场营销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吧。

  把我们每个人比作一个产品好像是缺少那么一点人情味,呵呵。但如果我们只看物质层面的东西,抛开所谓的理想抱负和自我实现,那么赤裸裸的真相就是,你这一辈子换几次工作就相当于把自己卖几次。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同学们也不必因此伤心痛苦和绝望,只要你是选择上班的生活,这就是必须面对的事实,但关键是要卖的值啊。那怎么能把自己以一个合适的价值推销出去呢,这就是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市场营销的基础是要了解市场,找工作也是如此。求职者面对的市场就是所有要招人的企业,让我们从调查了解这个市场开始吧。
  一、了解市场
  要招人的公司很多,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公司都会要招人,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公司,整个市场的需求量有多大,只知道每个人都感叹工作难找,媒体上也整天报道就业难的种种问题。但我们暂时还没有时间去胸怀天下,当务之急是先找到自己的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在所有要招人的企业中找到并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然后针对性地采取行动。

  日期:2007-12-7 11:06:16
  二、细分市场
  明确目标市场就是找出那么多招人的公司里哪些是自己想去工作的,所以要先决定自己的选择要素,从整个市场中细分出我们的目标市场,可能的要素举例如下:
  1. 规模:
  从五百强到成千上万的上市公司,从各大写字楼里的中小企业到楼下新开的中介公司,它们都会招人,一般来说对求职者最理想的当然是进大企业,学习机会多,有发展空间,收入稳定,各类资源丰富,是上班族的理想选择。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公司往往按部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的职业追求就是能够沿着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逐级上升,而在最底层的员工纵然是未来的杰克韦尔奇,也只能暂时将他们的全部才能用在复印文件或者核对数据上。在这样的体制下,你所需要的就是时间和耐心。尽管有这样的弊端,大公司仍然不失为广大求职者打工谋生的最佳选择,只要你愿意学习,你总是可以从它完善的管理系统和成熟的运作方式中获益良多。而且注重员工发展的大公司会有招收管理培训生或者轮岗培训的机会,即使你哪天离开这家公司去小公司发展,这些经历都会是你个人的财富。所以作为第一份工作,还是建议大家争取进大公司。

  但是话说回来,也不是我们想进什么公司就能进的,全球五百强的门槛差不多是年收入百亿美元,其它上亿美元以上的国内国外企业、上市公司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万家,比起每年一百多万应届毕业生,这些公司能消化的应届生总数只占到一小部分。那也就意味着我们中大部分的人只能退而求其次,进小公司发展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个人态度比在什么样的环境更重要,只要你有强烈的学习和发展意愿,在哪里都能成才。小公司通常的问题在于缺乏成熟的管理机制和稳定性欠佳(说不定哪天就倒闭了), 但是大公司的弊端也是小公司的优势所在,它们在组织结构和个人发展上比较灵活,员工也有更多的机会来胜任独当一面的工作,更有机会来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和管理能力。打个比方,大公司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它的员工就像机器里的一个个小零件,作为支撑整个商业帝国运行的无数个小零件之一,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的工作,它只要做好份内的工作,不需要了解其它零件乃至整个机器是如何运转的;而在小公司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身兼好几个零件甚至成为一台独立的小机器,从而也更有可能了解整个机器的运转原理。

  此外,和规模相对的另一个要素是成长性,想一下联想华为微软Google这些公司成立之初的规模吧,它们无不是高速成长的典范,如果有幸在创业之初进入这样的公司,那你的职业生涯是无可限量的。相反大部分的五百强公司则早就过了高歌猛进的年代,普遍进入了成熟期甚至衰退期,所谓各有利弊吧。
  日期:2007-12-8 14:10:10
  2. 行业: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找工作还是要有的放矢,最好是给自己想从事的行业定一个范围先。但坦率地说,大部分应届生在找工作时确实很难明确地限定自己的目标行业,一则工作难找,难以挑挑拣拣,二则初出校门对企业社会所知甚少,除了少数特定专业或学校的毕业生有明确的行业去向(比如航空、园林这样的专业)。我当年就是什么行业的公司都去应聘的。

  不过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求职的行业还是很有关系的。不管从事什么职能的工作,销售、财务、物流或IT,行业经验都是很重要的。你在一个行业的工作时间越久,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就越深入,知识技能越有价值,人脉也更广泛。在我认识的人里,跳槽的不少,但是跨行业跳槽的还真不多。除了少数在咨询行业的朋友,在不同的项目中他们要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虽然很有挑战,能不断获得新知,但他们也觉得比较累,一方面要不断学习胜任新工作一方面又难以积累行业经验和专长,也是有得有失吧。跨行业跳槽的也有,但是行业间要有相似性,我有个朋友毕业后一直做的销售,第一份工作是在某跨国食品公司,后来跳槽去一服装公司,之后还卖过洗衣粉,现在则在一个手机厂商做销售总监,这样的跳槽还是有连续性的,因为毕竟都是在消费品零售行业,但如果哪天他要跳槽去卖推土机就有点玄了,因为商业模式就完全不同。当然也有特例,另一个朋友原来做ATM机的销售,业绩很好,后来改行去卖洁具,也做的很好,不过据说他手头的客户没怎么变,还是原来买ATM机的那些人,挺神的吧,呵呵。

  另外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在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里,你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也会比较大。而要是不幸进入了一个行将没落的行业,那将来总有一天要为饭碗发愁的。就像当年的传呼机、邮政业,或是纺织业。
  日期:2007-12-8 14:11:17
  说了半天,可能很多同学对到底有哪些行业还不甚了解,我在这里附上一个常用的行业分类,供大家参考:
  IT(计算机硬件/软件/互联网)
  通讯/电子

  金融/银行/保险/证券
  咨询/审计
  传媒
  医药/生物工程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化妆品)

  房地产
  耐用消费品(服装服饰/纺织/家电/家具)
  贸易
  交通/物流
  大型设备/重工业
  化工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能源/矿产
  汽车
  旅游/酒店/餐饮
  政府/公共事业
  广告/公关

  法律
  教育/培训
  农林牧渔
  娱乐/体育/休闲
  航空航天

  其它
  其中几个重点行业,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IT(计算机硬件/软件/互联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