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江东----老孙家的那些事》
第47节

作者: 朝阳沟往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30 09:31:21

  6吕范的厄运 (2)
  魏军西路军统帅、征东大将军曹休,字文烈,他的爷爷曹鼎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叔伯兄弟。曹休是曹操的从子,是大将曹洪的亲侄儿。
  曹休十几岁丧父,后避乱江东,曹操兴兵讨伐董卓后,曹休改名换姓奔波上千里从江东来到中原投奔曹操,曹操见了曹休很高兴,他对左右说道:“文烈真乃吾家千里驹。”
  曹操很喜欢曹休,把他当做亲儿子看待,让他和曹丕生活在一起,还让他在自己麾下的精锐部队“虎豹骑”中担任宿卫。
  后来曹休跟随曹洪在魏蜀之间的下辩之战中击败了蜀军吴兰部,迫使张飞退兵。曹丕称帝后,曹休先后被任命为镇南将军、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负责对东吴作战。
  镇东将军臧霸,字宣高,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年少时曾经劫狱救出自己的父亲臧戒,然后亡命天涯。后来和孙观、尹礼等人组建了一支军队,并和吕布成为盟友。吕布被曹操消灭后,臧霸投降了曹操,成为曹操手下一员大将,曾跟随曹操在居巢和孙权交战,立有战功,还在逢龙击败过吴国大将韩当。被封为武安乡侯。
  豫州刺史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是晋国开国功臣贾充的父亲。贾逵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在拥立曹丕为魏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曹丕对贾逵非常感激。
  前将军张辽虽然身体不好,也参加了此次作战,孙权知道后告诫吕范等将说:“张文远虽然抱病,仍然勇不可当,你们一定要谨慎!”

  开战前,曹休上书曹丕,说自己愿意带领大军从洞口(也叫洞浦)渡过长江攻击南岸,一举荡平孙权政权。曹丕没有批准这个大胆的请求,将军臧霸等人也认为孤军深入东吴腹地是非常危险的,因而不同意曹休的主张。
  曹休为了试探东吴水军的虚实,经常派士兵乘坐一些小船来往大江中挑战,将军全琮和徐盛身披铠甲手执兵器站在船头,日夜严防死守,曹军一时找不出吴军的破绽,不敢贸然发起进攻。
  全琮,字子璜,扬州吴郡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西)人。全琮的父亲全柔早年归附孙策,被任命为丹阳都尉,到孙权掌权后又担任长史、桂阳太守。全琮少年时,曾受父亲之命运谷米千斛去卖,结果到目的地后,他把谷米全部救济了贫民,空船而回。他父亲大怒,全琮告诉父亲卖米不重要,能够救济贫苦才是要紧的事。全柔听了对全琮的志向感到惊奇。
  后孙权任命全琮为奋威校尉,让他讨伐山越,全琮招募了精兵一万多人,驻守牛渚要塞,后升为偏将军。全琮曾上书孙权献讨伐关羽之策,当时孙权正和吕蒙暗中策划此事,怕消息泄露,就没有答复全琮。擒杀关羽后,孙权认为全琮战前献策,也算有功,就封他为阳华亭侯。并在黄龙元年(公元229年),把丧夫寡居的大女儿孙鲁班嫁给了全琮。
  再说吕范,几天前又被孙权升为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此时他统领水军停靠在江边,很想像周瑜那样大败曹军,以战功来报答孙权对自己的恩情。
  不想老天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
  一天下午,原本平静的江面上突然刮起了大风,风势猛烈,吹断了吴军战船的缆绳,很多战船被飓风吹翻了,几千名吴兵落水淹死。
  北岸的曹休见状马上下令魏军水军出击,等魏军的战船到了江心,东吴的救援船队已经快速赶至,纷纷救走了散落各船和水中的吴兵。吕范带残兵回南岸防守。
  得知吴军遭受重大损失后,曹丕下令曹休派兵渡江作战,于是曹休命令臧霸亲率一万多敢死之士分乘五百多艘轻船,攻击南岸的徐陵,徐陵吴军抵挡不住,城被攻破,被杀死几千人。
  危急关头,全琮、徐盛带兵赶到。他俩的军队没有在飓风中遭受损失,加之战斗力比较强悍,一番恶战,吴军杀死魏军几百名士卒,斩杀了魏将尹卢。
  这次小胜,挫败了魏军的锐气,遏制了魏军的攻势。此时,大将贺齐率领的援军也乘船赶到,贺齐的水军乘坐的都是雕刻精美,矗立着青伞盖,蒙着绛紫色帷帐的蒙冲巨舰,远望上去和小山一样。贺齐部队所用武器也都是上等材料做成。

  贺齐的士卒,更是精兵中的精兵。
  曹休在对岸看了,暗暗心惊,担心臧霸被两面夹击全军覆没,马上下令臧霸撤回了北岸。
  这时,上军大将军曹真围困江陵几月都没能攻下反被朱然攻破两营,东线的大司马曹仁由于轻敌被朱桓击败,损失惨重。无奈之下,曹丕只得下令曹休撤军。
  东吴三路军队中,唯有吕范部遭受了损失,然而孙权认为这是天灾导致,并没有怪罪吕范,反而拜吕范为扬州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