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得经济内幕》
第7节

作者: xiaozhu9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加深,民间借贷开始兴盛起来,因灵活性及节省时间受到青睐。近十年,民间借贷有三个跳跃性发展期。这三个跳跃期恰恰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一个发展的跳跃期是2005年左右。虽然说民间借贷的总量一直没有一个比较权威而确切的数字,但从一些省份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些趋势。2005年,仅安徽省一地民间借贷用于生产投资需求比例由2004年的60%上升到2005年的近80%。民间借贷期限一年以上比例为42%,比2004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而此时,正好是实体经济面临瓶颈阶段,也是房地产蹿高以后的一个休整期,恰好股市有所缓和但还没全面复苏,就在这个真空期,实体经济也好,房地产投资也罢,都需要一个资金补充。

  很巧的是,江浙一带资金回笼现象在那个时期比较明显。我们就以温州资金流向,看一下为什么那时民间借贷规模会突然放大。从2000年开始,温州商人靠实体加工来赚钱的趋势已经开始逐年下降。2001年,温州约2000亿元资金开始流向房地产。仅京、沪两地就集中了约1000亿资金,2003年开始,国家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温州主力资金首次离开房地产。2002年至2003年,部分温州资金进入山西煤矿,在国家要求开始关闭小煤窑之后,2005年前在棉花领域发展。2005年期间回流资金。到2006年,上千亿温州资金大举进入股市。而就是在这个阶段,民企制造业进入困难时刻,民间借贷进入第一个跳跃发展期。

  第二个跳跃发展期是2008年,这一年,民间借贷进入成熟阶段,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正达到顶峰,许多世界顶级企业都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外围整个大环境恶化,引起全球消费能力突然大跌,也导致了中国外向型企业的大量倒闭。有些尚有订单的企业,一时资金周转不过来,而银行贷款又不那么灵便,这时候需要的资金又特别急,于是这些企业往往就会求助于中短期的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利息比银行利息高,但由于当时整个货币政策还没有太紧,闲置资金也比较充裕,所以借款利息往往也只比银行略微高一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温州一些资金开始进入风险投资以及创业投资领域。

  第三个跳跃期是2011年,这次的原因更加复杂。2010年开始,由于通胀现象开始突出,国家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但连续提高准备金率,还在年底加息。其意图就是强行用政策来控制通胀。从2011年初到6月份,央行连续六次调高银行准备金率,由18.5%升到了21.5%,银行准备金率连续创历史新高。且已经到了每月提一次的状态。虽然央行一直压住没有连续加息,但实际上银行对贷款的门槛已经不断提升。

  日期:2012-05-07 09:13:21
  第五节 民间借贷的腥风血雨(2)
  这时候,中小民营企业很难贷到款。按道理说,在2009年以后,国家逐步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外部大环境也在恢复之中,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开始趋暖。产品需求以及消费能力也在增强,民营企业尚在恢复之中,对于民间借贷需求应该不会那么迫切。但民间借贷却在2011年达到了最高峰,这是什么原因呢?除了货币趋紧政策让民间借贷资金不断注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2010年汇改以及与美国金融会议的谈判。奥巴马上台后,除了针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之外,还借机会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打压,要求短期大幅提高人民币汇率。一系列谈判之后,虽然避免了人民币大幅升值给中国产业发展带来的灾难,但却也不得不眼看着人民币在一年之内缓慢而有序地增长。

  从2010年到2011年,一年间,人民币汇率增长超过6%,吃掉了大部分民企利润,很多企业举步维艰。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通过短期借贷能够熬过去,那么2011年起,他们面临的将是长时间的冬天。但不管怎么说,遇到了资金困难,自然就要找民间借贷暂时度过危机。因此,民间借贷再次跳跃性发展。但是此次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一方面,大环境的恶化让民企赢利能力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也让民间借贷利率跟随持续升高,民企生存雪上加霜。

  比如在江浙一带,2008年年利率一般都在20%以内。但是到2011年,随着环境恶化,一些企业在借贷之后资金断链的现象日益增多。很多地方年利率已经在80%~100%之间了。一方面,货币政策紧缩导致了资金源变得奇货可居;另一方面,越来越高的借贷风险也让民间借贷机构把利息越提越高。高风险自然要高收益。但如此一来,民间借贷也好,民营企业发展也好,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

  日期:2012-05-07 09:14:28
  第五节 民间借贷的腥风血雨(3)
  民间借贷运作,其实一直处于自我发展状态,国家既不鼓励,也不打击。一般来说在本着自愿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是允许的。可是又不会完全受法律保护。这就让民间借贷变成了一个灰色的金融产业,并带来一系列问题和负面影响。由于民间借贷的特殊性,加上法律规定最高利率不得超过银行贷款最高利率4倍,这就造成了很多民间借贷的经营主体在追债的时候往往无法通过法律的正当途径达到目的,有时候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其中就包括了一些非法手段。

  借债者由于利息过高,很多人丧失了还款能力。或全家“跑路”,(例如在201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家大型温州企业倒闭,高层“跑路”)或者承受不了压力导致自杀。这样就增加了很多社会不安定因素。还有一些人利用社会关系,利用金融系统的漏洞低息借款,然后再放高利贷。这些人一旦款项收不回来,往往也是一走了之,使国家金融机构无辜受损。死账烂账频繁出现。

  据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
  在这种状态下,资金从银行出来以后走向了两个方向,一是小型借贷公司,而另一个方向就是银行理财产品。小型借贷公司回报率虽然比较高,但毕竟属于民间组织,可能带来的风险性较大,在法律上也得不到相应保障。而理财产品从个人角度来讲好像风险较低,回报也比存银行要高得多。
  但实际上,银行的理财产品很多也是这种类似借贷组合,只不过投资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企业担保,审核起来也相对严格一些。不过由于在投资者和借款企业之间,银行不过是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所以一旦企业出了问题,实际上银行是不会负责的,从深层意义来讲,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民间借贷。
  2011年起,民间借贷公司开始由沿海发达地区深入内陆并开始规模化产业化,甚至开始向一些贫困地区延伸,衍生出了类似传销性质的借贷产业链。比如令人震惊的江苏省泗洪县的高利贷危机。一个原本贫困要接受国家救济的小县,却因为民间借贷出现了宝马遍街现象。但是当资金链崩盘的时候,不仅造成大批人倾家荡产,整个地区经济也陷入瘫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