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得经济内幕》
第4节

作者: xiaozhu9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作为富士康来说,也并非仅仅是面临人工成本难题。如何做到他们所说的:由“制造富士康”向“科技富士康转变”也是一个巨大挑战。以“代加工”为主要赢利模式的辉煌时代正在远去。
  从富士康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代加工”系统可以建立的如此完善,成本控制方面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造程序方面的典范。但是富士康始终必须要面对成本上升以及其供货品牌的利润压榨。工人们加班加点工作,企业面临着舆论指责“血汗工厂”的代价,却赚取着微薄的利润。拥有70多万员工的企业却不得不面临净利润越来越少的命运。

  在产业链环节上没有具备技术核心竞争力的软肋,让富士康痛定思痛。很显然,其对于工厂搬迁的行动也是为应对企业危机的一个缓冲举动。2010年起,富士康加大了对于高科技基地的建设。并开始逐步重点发展纳米科技、热传技术、纳米级量测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绿色环保制程技术、CAD/CAE技术、光学镀膜技术、超精密复合/纳米级加工技术、SMT技术、网络芯片设计技术等方面,但万里长征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想要彻底转型,尚需时间。

  但富士康也不能立刻放弃代加工,主线还是继续坚定走企业老路。因为富士康本身已经在代加工领域打拼了几十年,并做到了“代加工”领域的魁首,树大根深。如果一下子将几十年的基础连根拔起,势必要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引起整个集团倾塌。且“代加工”利润并没有完全被吃掉。成熟的管理经验,加工平台程序的建立加上雄厚的资金实力,也足以使富士康在此领域继续保持自己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在2011年下半年,富士康又逐步开始发展机器人操作业务,依然是在“代加工”领域精益求精。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探索。毕竟,“代加工”辉煌时代已经逐渐远去。未来,是既有挑战、危机,又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日期:2012-05-03 18:42:51
  第三节 hold不住的多元化整合巨头(1)
  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行业中发展较好之后就逐步转入多元化发展。但这种所谓的多元化整合让很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吃了大亏。有的元气大伤,有的瞬间崩塌。这种类似股市“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规避风险理论,让民企走进了误区。结果往往是越整合问题越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德隆系事件。虽说已过去近十年,但德隆系事件非常典型,也非常值得借鉴……

  德隆系是曾经创造产业奇迹的企业集团,也曾是股市中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民营企业。在实业界,它是无数企业的奋斗目标,多元化发展的典范。在股市中,更是圈钱、坐庄者们的偶像。这个曾经资产过千亿,涉足数十个行业的庞然大物,随着2004年的资金断链轰然倒塌。时隔数年,重新审视德隆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有值得深思的东西。我们来看一下德隆系的发展和失败历程,然后分析什么才是多元化企业发展失败的致命因素。

  德隆系是刚刚改革开放时积累资金并发展起来的。德隆系的掌门人唐氏兄弟资金积累完成得非常迅速。1986年以后他们开始下海经商,从彩扩做起,后来搞发明、专利转让、小型科技项目投资,并发展到餐饮、娱乐、房地产和电脑销售。短短几年就逐步拥有了第一桶金,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已经拥有了数千万资产。而这时候,恰逢中国的股票市场开始在中国的上海和深圳运行。

  对唐氏兄弟而言,股市运行意味着无限的商机。他们通过股票认购证、原始股来操作,经手的22支原始股最终全部上市,资产大规模增值。后来他们逐步参与股市二级市场。不过只靠买卖股票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发展欲望。于是有了亲自掌控上市公司坐庄的想法。
  首先被看中的,就是湘火炬。他们先是与朋友一起大量持有流通股,后来开始有步骤地进入决策层,并在新疆注册成立德隆投资公司,也就是后来德隆系的雏形。然后开始接洽收购股权行动。恰好湘火炬本身发展不景气,加上优厚的收购条件,很快德隆投资公司就掌握了实际控股权。
  德隆借此平台开始了其跨越式发展。先是不断用送股方式推高了湘火炬股价,赚下第一笔。紧接着到银行融资,获取大量资金。充足的资金让德隆又控股了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新疆屯河和合金股份。这三家公司后来被称为德隆系“三驾马车”。此时德隆系的规模已经初步形成。
  为了能够把各上市公司的资金调配发挥到“极致”,德隆对于一些关于资金调配章程进行了修改。使“董事会”基本上控制了资金使用权,股东大会监督效应也就基本丧失掉了。所以透过这种送、配股及资产担保等行为,让德隆系手中资金量大增。
  日期:2012-05-03 18:45:16

  第三节 hold不住的多元化整合巨头(2)
  太过一帆风顺以及迅速集聚资金的“成功”让这列“民企快车”再也停不下来。当时只要是德隆系看中的股票立刻疯长。德隆系拥有强大的气场。快速扩张的欲望也膨胀到了极点。一场“产业整合”大戏由此展开。
  德隆系发展路径基本是两方面。一是实业领域,涉及产业包括水泥 、汽车零配件、番茄酱、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诸多方面;二是金融领域,并购了金新信托、厦门联合信托、德恒证券、新疆金融租赁、新世纪金融租赁等多家金融公司。
  在不断地收购实业公司时,需要大量融资。很多实业公司到手之后又可以套取大量的资金。这种循环往复的手法,让德隆系的雪球越滚越大,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资金流向布局。
  但是随着雪球越滚越大,收购公司越来越多。德隆系开始出现资金饥渴症。一些短期融资行为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所要背负的还款利息越来越重。到后来所融资金利息已经达到了20%以上。
  德隆系逐步走向恶性循环,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2001年,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对德隆系问题首先发出质疑。他研究发现德隆股权结构的复杂程度简直令人无法想象,资金流向非常不透明。而且低价收购而来的三家上市公司在几年间通过信息炒作,股价都上升1000%以上。他的一句:“德隆的复杂程度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一语说中了德隆系资金链危机要害。

  但此时,中国股市强力监管尚未启动,上市公司和炒家们依然享受着炒作的盛宴。也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那个阶段的最后一场盛宴。大家都对德隆系的成功顶礼膜拜,没有人在意郎咸平的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