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
第23节

作者: 金鸿9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叙利亚核问题的出现非常合欧盟的胃口。这个以乱制乱的法子,正好可以用来回击美国三分伊拉克,搞乱中东的警告。大家可以看一下,究竟是中东核竞赛可怕,还是肢解伊拉克可怕。接下来的事实就是肢解伊拉克的事情被压了下去。
  美国一后退,叙利亚核问题引发的第二个作用又出来了,土耳其开始越境打击库尔德武装了。在中东,有库尔德问题的国家共有三个,伊朗、叙利亚和土耳其。伊朗一直在大搞铀浓缩,核技术是高歌猛进,叙利亚现在也有了搞核研究的迹象,只有土耳其没动静了。两个搞出核问题的国家美国都收拾不了的事实让土耳其政府看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是不是土耳其也可以搞一点核研究,作为对付库尔德问题的筹码?

  土耳其横跨亚欧大陆,隔着地中海与非洲遥遥相望,又是欧洲人进出中东的门口,一直是中俄欧各方竭力拉拢的对象,关键时刻根本不用担心没人护着它。美国过去也一直在大力争取土耳其,以便卡死欧洲人进出中东的陆上通道,美国在这个时候把库尔德问题弄出来引向土耳其是无计可施不得不为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叙利亚核问题冒出来了。
  看到美国在叙利亚核问题冒出之后不得不在伊拉克问题上让步,土耳其人果断出手,越境打击库尔德武装。如果美国敢阻挡它,它也可以学习伊朗好榜样!一旦土耳其真干上了,那中东核竞赛就挡不住了。所以,土耳其人炮轰库尔德武装之后,美国色厉内荏的一面就表现出来了。
  在伊拉克,只有库尔德人是美国的盟友,美国想搞乱伊拉克也得靠库尔德人。可在土耳其政府对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武装进行炮击以后,美国居然保护不了他们!库尔德武装找土耳其政府的麻烦的确与他们想建立“库尔德斯坦国”有关系,但是,在这最敏感的时候出手有没有美国人挑唆的成分呢?至少有两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一是美国丢失的那19万条枪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库尔德武装的手里,二是在叙利亚核问题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美国国会要通过引起土耳其政府强烈不满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前身)对亚美尼亚人实施“种族屠杀”的议案。而且,就在土耳其政府一边警告美国众议院不要通过“种族屠杀”议案一边请求土耳其议会批准对库尔德武装发动越境打击时,美国政府再三要求土耳其不要进入伊拉克境内打击库尔德武装,并且变脸称土耳其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结合这些事实,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就在土耳其准备越境打击库尔德武装的时候,普京飞到了德黑兰。普京在德黑兰说,绝不允许任何人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随后,普京又参加了里海沿岸国家峰会,峰会上,俄罗斯成功地拉拢了伊朗、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取得了在与美国争夺里海能源过程中的又一重大胜利。获胜之后的俄罗斯马上说会保证欧洲的能源供应,进一步撕扯欧盟与美国的关系。普京访问伊朗无疑让某些人牙关咬碎,否则怎么会传出有人要在德黑兰暗杀普京的消息呢?

  美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进攻套路了。
  10月25日,美国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同时,美国对欧盟示好,在巴以问题上摆出准备让步的姿态,又假惺惺地让约旦国王邀请中国介入巴以问题,希望换来中欧两方的制裁伊朗。当然,陈水扁的“台独”脚步一点也没有放慢,美国搞乱巴基斯坦通道的动作也没有减少,一软一硬的两面手法一向是这么玩的。
  不过,美国并没有给俄罗斯半点好处。既然不给好处,那俄罗斯也就没必要讲客气了。俄罗斯很快就在格鲁吉亚出手了。11月1日,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暴发了大规模示威活动,由10个政党及运动组成的反对派力量要求在2008年4月份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并要求萨卡什维利辞职,在格鲁吉亚废除总统制。随后,示威活动越闹越大,11月6日发展到数千名示威者包围国会大厦,并要求萨卡什维利辞职。

  格鲁吉亚出现大规模示威活动,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通过“玫瑰革命”上台的萨卡什维利没有给国内老百姓带来好处,而且执政不力,政府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导致民心大失。外因自然是俄罗斯在推波助澜,想借美国陷入被动的机会搞垮这个亲美政府。
  11月7日,急火攻心的萨卡什维利宣布首都第比利斯进入紧急状态。萨卡什维利又指控俄罗斯驻格鲁吉亚大使馆的3名外交官涉嫌参与这次反对党示威抗议,并将他们3人驱逐出境。俄罗斯也没讲客气,马上驱逐了3名格鲁吉亚外交官作为回敬。第二天,萨卡什维利不得不作出让步,宣布明年1月提前大选。半个月后,紧急状态解除。
  在萨卡什维利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之前,还有一个国家宣布进入了紧急状态,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与萨卡什维利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差不多,穆沙拉夫这么做也是因为受够了外国势力折腾。
  美国在巴以问题上对中国作出让步的同时,却狠命地折腾穆沙拉夫,企图把巴基斯坦彻底搞乱。穆沙拉夫一怒之下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抓了大批的亲美派,美国最后只能接受现实了。
  在欧洲人目睹了美国在巴基斯坦通道上的无能为力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的伊朗核问题报告就出来了。美国最想要的是伊朗搞铀浓缩是出于军事目的的结论,以此作为制裁伊朗的证据,为了逼巴拉迪写进这一结论,以色列一个劲地嚷着要求巴拉迪下课。可巴拉迪的报告里写的是伊朗跟原子能机构比较配合,就不是不太主动。
  报告出来以后,美国政府就开始质问巴拉迪:伊朗出于军事目的才去搞铀浓缩的结论呢?这个可以有!
  巴拉迪说:这个……真没有!

  美国政府急了:有没有你还不知道吗?内贾德都说伊朗是“核国家”了!难道“核国家”不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吗?
  巴拉迪说:也许是种核桃树的国家呢?
  ……
  内贾德高兴了,拿着巴拉迪的报告要求美国道歉,说美国过去一直在冤枉伊朗,伊朗是清白的,是纯洁的,是善良的,巴拉迪的报告可以作证,巴青天哪……
  巴拉迪的报告到底符合不符合事实呢?中国外交部的评价是:比较客观专业!
  到这时为止,美国所能动用的棋子全部被钉住了:用肢解伊拉克威胁欧盟和阿盟的动作失败了,巴基斯坦的亲美派被穆沙拉夫抓了个精光,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被逼得宣布提前举行大选,新上台的福田康夫高呼安倍路线不可逆转,缅甸颜色革命没能掀起浪花来,朝鲜核问题上不得不再三让步,欧盟还在催着要求科索沃独立,北京突然把已经走在半道上的准备访问香港的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挡了回去,南京和广州两大军区还在举行跨战区军事演习准备打仗。

  更可气的是,处在局势漩涡之中的穆沙拉夫居然有心情和时间飞到了沙特一游,伊朗更是我行我素,内贾德一边誓言绝不妥协,一边继续坚持铀浓缩。这可叫美国如何是好?
  为了给自己让出腾挪的空间来,美国不得不后退一大步。11月27日,安纳波利斯和会召开了。以此为标志,中断了七年的巴以和谈重启了。几个月的拳打脚踢下来,终于把美国逼得同意让以色列坐到谈判桌前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次峰会本身并没有达成任何成果,仅仅是美国作出了一个承诺:用一年的时间通过谈判来完成巴勒斯坦建国的目标。
  也许有人感觉美国并没有失去什么,不过是一个空口许诺而已,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过去,以色列时时威胁中东国家,现在,以色列被迫坐下来谈判,谈判的内容是以色列应该怎样作出让步。这本身就意味着美国在中东由攻势转为了守势,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相互地位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这时起,中东国家对抗美国的胆量更大了。
  在美国的主导下,用一年时间解决巴以问题自然是不可能的。一年之后,安纳波利斯的承诺没有能够兑现,美国的麻烦马上就来了。2008年12月底,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首脑会议上,各国首脑决定,准备发行单一货币“海元”。
  这不是在挖石油美元的祖坟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