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
第52节

作者: wmwm198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4-10 12:29:49

  徐禧,字德占,洪州汾宁(今江西修水)人。此人少有大志,但极其鄙视科举,所以一直与做官无缘。后来王安石行新法,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徐禧却看出这是个发达的好机会,投机了一把,写了一篇名叫《治策》的文章,大力颂扬变法,并提出了自己关于变法的许多意见和建议。王安石看到这篇《治策》,认为徐禧是个奇才,就把他推荐给了宋神宗,徐禧才得以踏入仕途。
  徐禧这个人,不论是做官还是做人都很成问题。当官的时候他虽然也做过一些正确的事情,但总的来说仍是错事居多,只是由于神宗对他十分信任,他才得以继续在为官之路上混下去。至于他的人品,更是一塌糊涂。按说是王安石的举荐才让徐禧当上了官,可后来王安石与变法二号人物吕惠卿俩人不待见,闹起了矛盾(事实上主要是吕惠卿的问题),徐禧居然投靠吕惠卿,暗中给王安石下绊子,当时就受到了朝中许多正直人士的鄙视。

  徐禧虽然是个文人,却极好军事,是个狂热的军事迷。他经常大言不惭地对人说,西夏唾手可取,只可惜边将胆子太小,不给力。吹牛吹的次数多了,效果自然不错,连神宗都以为他确有军事才能,所以这次就派他去实地考察了。
  至于李舜举,我只想说两点:第一,他是个宦官,第二,他是个好人。
  李舜举知识广博,文辞优美,是当时宦官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做官也很正直,而且兢兢业业,从不偷奸耍滑,深得神宗赏识。最难能可贵的是,李舜举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从不自骄自大。他和李宪算得上是当时宦官中的成功人士了,有一次宰相王珪来拍他的马屁,说:“朝廷把边事交给您和李宪公公,就没有西顾之忧了。”
  李舜举当即义正言辞地说:“四方多事,这是士大夫的耻辱。如今是相公您执政,却把边防托付给两个内臣,这能行吗?我们内臣的本分就是洒洒水、扫扫地,如何能担当将帅之任!”

  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王珪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时人一时引为笑谈。
  当时在讨论考察人选的时候王安石表示,徐禧此人志大才疏,不可大用。神宗虽然坚持选择了徐禧,却也多留了一个心眼,派正直无私的李舜举同去,替他把把关。
  原本沈括和种谔提出的修成地点是在古乌延城(今陕西横山县南),此地易守难攻,而且插入到了西夏腹心地区,能够阻断夏州和宥州之间的联系,此外,一旦西夏来攻,宋朝援军到来也很迅速,实在是修城的不二选择。
  徐禧表示反对。
  徐禧这种狂热的军事迷以前只能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的机会,如今终于能发挥一次自己的“军事才能”了,他怎么可能轻易就同意沈括和种谔的意见,而放弃自我表现的机会呢?
  于是徐禧讲了一大堆道理,否定了古乌延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永乐棣(今陕西省米脂县境内)。
  种谔这种打了半辈子仗的人,难道眼光还不如徐禧这样的新手?他之所以没提出在永乐棣修城,是因为永乐棣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却有着一个很致命的缺点——没水。
  如果在此修筑城池,派驻军队,数万人的饮水问题怎么解决?和平时期尚且可以从流进此地的无定河中取水,可一旦打起仗来,夏军截断宋军水源,宋军将会不战自困,危险极大。所以种谔极力反对在此筑城。
  这个时候沈括的态度却让人大跌眼镜,他居然转而附和徐禧的意见!
  沈括在边界上喝了这么多年西北风,在跟西夏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早已成长为一个军事素质极高的将才,不可能不知道无水筑城这一兵家大忌,可他为什么不像种谔一样反对,反而支持和附和徐禧呢?
日期:2011-04-11 14:21:18

  从后来的各种历史细节来看,我们大致可以猜到,他是不想得罪徐禧。
  徐禧毕竟是中央特派员,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自己不过是个地方官,还一直不受上面待见,所以还是不要得罪这位“钦差大臣”的好。这大概就是沈括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是沈括犯的一个致命错误,一个足以让他后悔一辈子的错误。
  沈括态度的巨大转变使种谔的反对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神宗大笔一挥,同意了徐禧的方案。
  八月,徐禧、李舜举、沈括率兵八万多人、民夫十六万人从延州出发,前去筑城。种谔由于之前对于徐禧的方案提出了反对意见,这让徐特派员内心十分不爽,所以种谔被勒令留守延州。
  二十多万宋军热火朝天、累死累活奋战了十四天,总算把永乐城筑好。之后徐禧留大将曲珍在此镇守,自己和李舜举、沈括退回米脂寨休整。
  对于西夏来说,宋朝修建的永乐城确实够恶心,如果把整个西夏比作一个人的的话,那么永乐城就是卡在西夏喉咙上的一根刺,这根刺若不除,梁太后肯定连觉也睡不好了。西夏组织的三十万大军原本是打算从泾原路进范宋朝的,听说宋朝修筑了永乐城,便派大将叶悖麻、咩讹埋率大军马不停蹄赶往鄜延路,夺下永乐城。
  宋军探子及时侦查到了夏军的动向,接连十几次向徐禧报告,可徐禧都不信,还口出狂言:“西夏人要是来了,正是我等立大功、得富贵的时候。”后来禁不住部下催促,徐禧才率李舜举、李稷等人前去救援(徐禧担心沈括和自己抢功劳,把他打发回延州了)。临行时,大将高永亨劝道:“永乐城城小人少,又没有水源,不可死守。”徐禧大怒,认为他是在扰乱军心,要砍了他。众将纷纷替高永亨求情,徐禧才命人将高永亨绑了,送到延州大牢,说等大军凯旋归来再收拾他。

  徐禧刚到永乐城,西夏三十万大军就来了。那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徐禧登上城头一看,居然看不到西夏大军的边际,不由得心惊胆战,之前的豪情壮志全都跑到爪哇国去了。大将高永能劝谏说:“两军交战,重在士气。西夏军队向来是精兵在前,老弱居后,如果趁其远道而来、筋疲力尽之时,迎头痛击,挫其锐气,那么就算他们手握重兵,也不敢来攻了。若任其摆好阵势,几十万大军一齐攻城,我们就歇菜了。”

  徐禧明明自己吓得腿都软了,这个时候却要故作镇定,只见他不满地瞪了高永能一眼,然后装模作样地捋了一把自己的山羊胡(岸然捋其髯),说:“你懂个屁!王师不鼓不成列!”
  如此传神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一般很少见于正史,这个特例则充分说明了史官在字里行间对徐禧的鄙视和不屑。
  所谓王师不鼓不成列,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其主角是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兴兵伐郑,郑国向楚国求救。宋襄公急忙撤兵,回师迎战楚军,十月,宋军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北岸摆好阵势,专等楚军到来。十一月,楚军进军到泓水南岸,准备渡河发动攻击。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宋国大司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渡河渡到一半向其发动进攻。没想到宋襄公自命是仁义之师,不肯乘人之危,结果楚军从容渡河。之后,宋国的公子目夷又劝宋襄公趁楚军未列好阵势时发起攻击,宋襄公即口出名言“不鼓不成列”,即绝不攻击还没摆好阵势的敌人。楚军摆好阵势后宋军才发动攻击,结果大败,宋襄公自己身受重伤,第二年就一命呜呼了。“宋襄公之仁”从此成为了战争史上的著名笑料,后人也皆以宋襄公为反面教材,引以为戒。后来的孙武在其经典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的行军篇中就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没想到啊没想到,宋襄公之后一千多年都没人再犯这个错误,自称饱读兵书的徐禧却在这个时候来了一次情景再现,如此极品,足以让赵括、马谡这些人自叹不如。
  高永能听了徐禧这话也被雷的外焦里嫩,他退下后,猛拍自己的大腿,长叹一声:“我死的太不值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