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人的大脑在情急的时候都是会短路的,朱老三也不例外,在没碰见他的真命仙女和智多天星之前,他的大脑经常短路。总之,在朱温同志的号令下,一伙猛汉开始凿船,大船就好比脑子,它再结实,只要进了水,那也得沉入黄河底。可,现实很快来了,朱老三一想,好像哪里不对呀……
是哪里不对呢?
哦……好像是这里不对。你想,就算那一排排的粮船消失了,唐军的攻击会有丝毫的减弱吗?数万大军,长途奔袭至此,真是护粮来的?他们好不容易来这一趟,不揍你个七荤八素就回去,你认为可能吗?把粮食全给他们沉了,他们就不报仇吗?抢过来粮草就算是筹码了,你给人沉了,你筹码在哪里呢?
想到这里,朱温一拍大腿,扫噶,敢情这粮草就是个诱饵,后头数万的精锐包抄自己,干掉黄巢的干将朱老三,那才是真正的奥义!
朱温的脸头一次这么青,他率领众人,蹲在河边,与唐军苦苦纠缠,只要不被唐军轰下黄河,他就谢天谢地了。朱温派出去几拨人去找黄巢搬救兵,也迟迟不见回来,他痛恨地望着前方,表情刚毅。
然后,他又望了一眼黄巢的亲信马恭。
马大帅,他温柔地叫了一声。
马恭“啊”了一声,带着“你有什么屁事”的脸色,扭头去看朱老三。说时迟,那时快,朱温抽出大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上来,一刀结果了这个名叫马恭的家伙。大骂一声,起身投降了。
“老子这是替天行道。”朱温嘟囔。
实际上,黄巢这个人是逃不过朱温的眼睛的。就算他起于被迫,却生于非义,这种注定会被千刀万剐的人,追随他又有什么意义?于是,就在这天,朱温叛变了,他投降给了唐朝,具体说,是投降给了唐朝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他从黄巢的得力干将,转变为唐朝廷的得力干将,成了晚唐混乱割据战争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具体时间,是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僖宗得知朱温归顺,当下大喜,给了他许多的名头,比方说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还赐予了他另外一个名字——全忠。后来又觉得还不够,赐予朱老三宣武军节度使的名头。
朱温终于光宗耀祖了,也对得起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
日期:2012-06-11 11:44:52
0005
朱老三的那些年
让朱老三的故事回到原点,相信我,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尤其是对朱老三个人来讲,这段回忆,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收获。
那些年,天一直很蓝,云一直很淡;那些年,宋州郊外的龙元寺,善男信女,烧香许愿;那些年,正是朱温的青春期,他多想再多看她一眼。爱就是这个样子吧,朱温那时,总是喜欢和二哥朱存一起去郊外打猎,在这里,他碰见了那个让他迷恋一生的女子,一个像风里迷漫着缤纷落英的女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她就站在你的面前,她却不知道你在那里。而是,朱老三他爹是教书的,已死;而她爹是有名的富户,还是宋州刺史。穷男孩喜欢富家女,故事喜欢让他们在一起,可现实中呢?是吧,这样的偶遇很巧吧?这样的情景心碎了吗?而我要告诉你,朱温今天是故意“路过”龙元寺打猎的。
朱老二跟着朱老三,在寺庙外头蹲了半天,终于看见了到寺里头进香还愿的少女张氏。偶尔的“路过”,是怎样一个词呢?它是男孩喜欢上一个女孩,再也忍不住思念才产生的情况吧?不过,像朱温和张氏这样的差距,正如《窗外》所说,“想一想你的美丽我的平凡,一次次默默走开”。然而朱温却并不这么想,他对二哥说道:“汉光武帝曾经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
“当日的阴丽华也不过如此,而我未尝不可以成为光武帝那样的人啊!”朱温看着他心爱的女孩,认认真真地说道,他不顾二哥的惊讶,认认真真地说道,“我从未如此认真地喜欢过一个人。”朱存的嘴微微张开,显然有些惊讶,可看见弟弟坚毅的眼神,朱存觉得,咱家老三,果然疯了。所谓疯子,做普通人想做不敢做之事,言常人所不敢言之言,如果不敢追求奢侈的梦想就是所谓正常人的话,朱温甘愿成为那所谓的疯子!
既然现在的我那么平凡,而你如此美丽,那我一定变得完全配得上你!为了这个目标,我也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我撒过无数的谎,骗过无数的人,但那是因为我没有对自己的内心许诺,我从未如此认真过,一旦我从心底答应过自己的事,我就一定要做到,哪怕我会因此遭受世人的唾弃。
朱温迎着清风,他多想变成和清风一样,拂过女孩的发迹,他暗自发誓,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会用最风光的方式娶到你的!
朱温知道,口头上的爱如果不用实际行动去表达的话,那根本算不得一个男人。但是,没有任何让所爱的人在未来过上幸福生活能力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追求他们认为的“真爱”的。是的,那些满足于自己可悲的地位,可怜的收入,无聊的生活的男人,最不值得同情,最不应该埋怨女人的薄情,他们哪怕是用诗歌、烛光、鲜花,一万次的嘘寒问暖,用世界上最美的言辞想要去感动所爱之人,只要无法为珍爱之人提供最基本的幸福,那都是懦夫的表现,他们试图用自己都不肯相信的谎言,却想要骗取女孩最珍贵的爱,那是何等的悲哀!
那样的追求没有意义,朱温不屑去做。
姑娘,等我!
二十五岁那年,朱温做出了一次改变。
正是这次改变,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当时的历史。
也许从未有一个男人如此果决,为了达到内心的目标,不断前进着。前面说过,朱温以平头老百姓的身份参加了黄巢起义军。战争持续多年,朱温追随黄巢,从宋州到荆南,从罗城到申州,从黄梅到亳州,横扫黄淮,转战南(今河南滑县东北)、叶(河南叶县)、阳翟(河南禹县)等地,又渡江南下,攻饶、信等州,进福州(福建),转入广东。朱温经历过起义军最凶残的时候,也经历过岭南烟瘴,致使起义军病死大部的时候,北上成了所有人的提议。于是,伐桂州木,沿湘江北去,杀湖南,灭永州,抵衡阳,下潭州,屠十万之众,过江陵,达襄阳,因被大破于荆门,转向江西,掠饶(治今江西波阳)、信、池(治今安徽贵池)、宣等十五州。又守信州(江西上饶),北上,克池州(治今安徽贵池)、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华)及宣州等地。是年,强渡长江,剑指江淮,陷申州(今河南信阳),入颍州(治今安徽阜阳)、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徐州(治江今苏徐州)、兖州(治今山东兖州)。至汝州,拔东都(洛阳),十日后,率兵西进,拿下长安天险,大镇潼关,攻下华州(陕西华县),抵灞上,入长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