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五代十国全史》
第4节

作者: 豆子和他的朋友们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大批大批的人马开始涌向东城,黄巢老师则一马当先地冲东门去,由于跑得最快,把亲兵扔城里头不管了。亲兵还没记恨黄巢,这时候,却发生了让黄巢痛恨所有人的事。他走的时候,长安城内,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在敲锣打鼓,没有锣鼓的敲木鱼,没有木鱼的敲木棒,总之都在欢天喜地地迎接唐军的回归。是的,只有经历过更差劲的人,你才会明白那个稍微差劲的人对你有多好。如果不是黄巢这几个月的作为,长安人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怀念那个腐败的晚唐的。

  “你们给了我耻辱,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血债血偿!”我相信,这就是黄巢出门之前最真实的信念。
  一段时间后,当他率领大军杀回长安的时候,这种信念终于演变成了现实。长安城,在唐军和起义军的拉锯战中,经历了它历史上最难以忘却的屠杀,高度辉煌文明的大唐都城的毁灭,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黄巢决定,凡李姓人员,格杀勿论;凡唐朝官员,无论好坏,无论大小,格杀勿论;凡长安男丁,格杀勿论;凡长安妇女儿童,有不满之语者,格杀勿论。
  看得出,黄巢想要把所有仇一起报了。虽说格杀勿论的是以上几种人,但杀起人来,兴奋了,谁还顾得上你是不是冤屈?军队得令,便蜂拥而入,烧杀抢掠,屠杀居民,八万余人被军刀砍得血肉模糊,堆在朱雀大街上,大街血流成河。长安城内,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诗人雅士,统统成了黄巢刀下的冤魂野鬼,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另类诠释就是,不留长安城内的任何一个活口。

  黄巢应该赧然,因为他的属下错杀了很多人。
  但,黄巢没赧然,反而觉得还是不解气。
  古城长安,死者如堵,偌大的长安城里,竟没有一丝活人的气息。屠杀完毕,黄巢欣慰地坐在殿里,长安失而复得,这是天意吗?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天意其实就是民心,所以,坐在长安宫殿里的黄巢,很快就又被人撵跑了。不过,这一次,他好像知道走了可能就回不来了,在逃跑之前,他做了一件令自己非常满意的事——毁城!
  黄巢下令火烧长安,熊熊烈烈的大火,烧毁了所有的房屋与建筑,那些曾经辉煌的过往,那个万户捣衣的长安啊,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这就是被高度赞扬的农民起义家黄巢,不知道为何会被高度赞扬。
  唐广明元年的腊月,甲申。

  永远不要忘记这一天,这是长安的耻辱,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耻辱!
  民间至今流传一句话——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
  日期:2012-06-08 10:14:25
  0004
  耻辱,的确耻辱。

  搞笑的是,谴责是没有用的,但朱老三依旧对此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咦?为何?
  答:老三不跟黄巢干了。
  嗯,朱老三眼光着实精到,竟然一眼看出黄巢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他顺应时事,倒戈相向,懂得战争,明白人心,厉害,实在是厉害!
  您先别忙着夸他,关于朱老三的倒戈,还是很有故事的。黄巢在长安的几个月里,朱温也并不是一直驻扎守备,偶尔奉命四下出击。所谓“出击”,与其说是出击,不如说是剽掠,目的是为镇守长安和附近的起义军谋求粮草和地盘。军阀混战割据时期,是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只有抢与被抢,最温暖人心的画面,也只是从刀枪底下逃出来后动人的微笑。同州哭的人就比较多,朱温抢同州,是那么的彪悍,那么的勇敢,他只用了三千精锐,就将同州刺史打得落荒而逃,他给黄巢写了封信,意思是,老大,你看,同州刺史都被我撵跑了,这个刺史是不是该我来当。

  黄巢对朱温的作战非常赞赏,当下批准。
  只是可惜,朱温这号的猛人,却摊上了一个猪一样的队友。
  这位队友,正是尚君长的弟弟尚让,这是个元老级的人物。一开始,他倒也显示不出自己如何的倒霉,他打河中(山西),拔郃阳,攻宜君垒,显示出了超凡的作战能力和极强的谋略性。但,在乱世之中,活下来,除了靠自身的强大,还靠什么?没错,运气!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啊。
  尚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搓到这等地步。在盛夏的六月,尚让安排朱温在河西为自己守备后方,这里那里地书信沟通,胡扯了一通后,他信心满满地准备开展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那天,他忽然感觉有些悲伤,遂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凝视,关注,不停地仰望,因为据士兵说好像下了什么东西。
  此时,奇迹出现了。天上零零地飘起了雪花,雪花用它的长时间和大强度,骄傲地告诉尚让先生,这他妈是一场暴雪!

  年轻人相信爱情,故而才会说“山无棱,天地合,冬雷滚滚,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多么感人至深的话啊。可见,发生这种夏雨雪这种情况,实属百年一遇,万里挑一,中彩砸蛋,同性搅基的事。梁山伯都该不爱祝英台了,朱温都该变纯洁了,可偏偏是这种绝情的事,让尚让赶上了。
  军队本在山西横扫一切,大热天的,光着膀子都嫌热,谁会想到气温会从三十多度骤降到零下十度?本是穿裤衩的季节,却梭梭地下起了雪,大雪下个不停,人就得冻得去死。尚让这头猪啊,没有唐军,没有节度使,也没自相残杀,就在老天温情的眷顾下,他的大军就被干掉了十分之三。
  死因统统都是冻死,没有其他原因。
  几百里外,朱温惊愕地听着河中方面的奏报,他错愕了,惊讶了,着急了。
  尚让,朱温说,你说你这不是倒霉催的么!
  然而朱温就是朱温,他想到的,不是如何拯救倒霉的尚让,而是转变思维,灵活发展,他要做的,就是去想如何让官军比尚让更倒霉。毕竟朱老三很聪明,他了解过,在黄河的岸边,偶尔能看见唐军护送粮草路过。这一条有效的线索,让朱温睁大了眼睛,一瞬间,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这么干了!
  为了堵住唐军运送粮草的渠道,朱温兄决定夺取黄河里的运粮大船,包括大船屁股后头跟着的船队。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于是,在牺牲了大批猛士之后,终于截住了那艘很有吨位的运粮船。这种成就得之不易,老三擦了擦汗水,憨厚地笑了。此时,真正负责围堵朱温的唐朝大将拓拔思恭,早已领着一万八千精锐守候在不远处,冷冷地观察着一切。朱温成功堵截运粮队,那也是预料之中的。

  刁滑无比的朱老三,这回挨了一顿结实的诓。
  随后,朱温觉察到了事情的变化,因为在他的正面,扑来了数万的甲兵,而这些甲兵似曾相识,那是节度使王重荣麾下的精锐。数万大军,只为了一个目标——夺回粮草!
  此时,老三还呆在船上,而船则呆在水中央。
  朱温四顾,表情茫然,他恶狠狠地踹了一脚粮食,完了,让人给玩儿了!看清楚了状况,朱温的喉结往上缩了缩,他四顾河岸,跟着他来抢粮的军队都在岸边,眼下最紧要的事,就是赶紧靠岸,由他来指挥陆地上新一轮的战斗。大船很快靠岸了,此时,朱温的脑子飞快运转,他认为,既然唐军是来抢粮的,那么,俺只需要把粮食扔河里去,大家不就没有了争斗的意义了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