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国梦》
第33节作者:
日月重开 其次是通过大力宣传丑化他人,美化自己。除了唐高祖被刻画成庸碌无为的废物,唐太宗的敌人包括隋炀帝、李建成、李元吉等也都遭到极大丑化。太宗就算不能掌控史官,但他可以开动强大的国家宣传机器,对史实极尽刻画渲染之能事,让后人接受先入为主的人物印象,难以客观看待历史。中国人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正史情结,一方面又热衷于野史演义,官方有一套严格的正史系统,民间也有一套非常自由的野史系统,只要好玩儿,连孔子私通南后这种事也编得出来。唐太宗巧妙的绕开正史的春秋之笔,在野史上下大力气,先为自己立起一座千古圣君的丰碑,让大家在主观感情上先入为主,喜欢上他这个人,就会下意识的对他产生美化倾向,刻意回避甚至为他的诸多劣迹强行辩护。当然,要做到这一步不仅要力气下得大,还得要有条件。唐太宗真的运气很好,太宗这个系列势力非常强大,我们很快就要讲到,宋明两朝的太宗在很多方面与唐太宗颇有共通之处,需要通过吹捧他来达到一些现实政治目的。而这两个朝代的文化影响又极大,唐太宗的宣传攻势在他们手中接力千余年,终于在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烙下了“唐太宗是圣君”的烙印。
日期:2012-06-08 20:44:25
3.夸大其辞的大唐盛世
贞观开元是不是盛世?大唐帝国的文治武功是不是很伟大?当然是,但也在唐太宗以及宋明两朝的过分吹嘘中变了味儿。
首先说文治。前文说评价唐朝盛世不能看数据,那正是因为这组数据实在惨不忍睹,三百年都没能恢复隋朝鼎盛时期的水平。不过这本身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必然,但唐太宗对隋朝进行了严重的丑化,对唐朝的恢复性增长进行了严重的夸大。
隋朝处于社会形态大变革的节点,做出了许多创造性工作,也缔造了一个伟大的盛世,更进行了多项利在千秋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唐朝在许多方面拾人牙慧却不但不感恩,还将这些努力曲解成劳民伤财。唐太宗其实没有做出什么创造性工作,贞观时期经济增长是乱世终结后的自然恢复过程,并非他的治国之道真有多少过人之处。
唐朝的文化不可谓不繁荣,但一个真正文化软实力强大的时代不仅有文学家就够,还必须要有伟大的思想家才能升华。历史上文化发达的主流王朝都有节点级的大哲鸿儒镇世,先秦诸子百家自不必说,汉有董仲舒、王充,宋有程颐、程颢、朱熹、周敦颐,明有李贽、王阳明,连晋朝都有鲍敬言这种“无君论”的先行者,唐朝有谁?韩愈?柳宗元?其实我是很尊重两位的,但客观的说,两位在跟宋朝第二级别的几位思想家共同组成的“唐宋八大家”中也不敢说顶尖吧,更遑论程朱了。那除了韩愈、柳宗元呢,唐朝就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思想家敢跟其它朝代比了吗?算了,李二哥,你还是亲自上吧,你在唐朝已经算是最有思想的人了。所以,唐朝的文化虽然发达,其实缺乏升华,严格的说也只能算是一种浅层次的浮华。在当时文化层次还很低的外国人看来,唐朝是和汉晋宋明一样伟大的文化大国,其实就像蚂蚁看篮球和地球一样大一个道理。
至于著名的魏徵,实际上他和唐太宗也是相互利用。魏徵本是建成的人,唐太宗故意重用,并要求他故意做出一副诤臣的姿态,以显得自己胸怀博大。这样,唐太宗利用魏徵打造善于纳谏的明君形象,魏徵则利用唐太宗成就一代诤臣的美名。唐高祖手下有一位大臣苏世长非常喜欢直言进谏,但唐高祖却对他说:“你并非真心进谏,无非是以直谏博取美名罢了。”此事正史有载,可见当时已有这种风气露头,魏徵不过是一个成功的发扬者罢了。而唐太宗的虚情假意终究也要露馅,他晚年皇位稳固,无须再假装纳谏之态,遂冷落了魏徵。魏徵死后,唐太宗还撕毁与他的儿女婚约,甚至推翻了魏徵的墓碑,显然是忍了这老家伙很多年,死了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而要体现太平盛世,最俗套的方式就是罪犯少,几乎所有史书都不忘记载贞观四年,全国只判了29个死刑犯,由此引发了一桩令我陷入深思的哲学故事。据《资治通鉴》,贞观六年,全国共有390(有史料称290或299)名死刑犯在押等侯明年秋后问斩。唐太宗说秋后还有大半年呢,你们先回家过年,待秋后自己回来受刑。果然第二年秋后这390人全部自觉回来受刑,无一人逃亡!唐太宗治下的中国,社会秩序竟然达到如此境界,白居易写下“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的诗句,不知让多少唐太宗的拥趸感动得泪流满面。不过我想想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别误会,我不是怀疑白居易乐府诗的真实性,我只是觉得才区区两年,死刑犯就从29名暴涨至390名,这好像也不是很光彩。何况这390位全都是重大义,轻生死,一诺千金的豪侠,金庸小说里怕也只有乔峰、郭靖等寥寥数人能达到如此境界。而唐太宗一年就判了这样级别的大侠多达390位死刑,会不会反而让人觉得心寒啊!
到了现代,唐太宗的崇拜者更是泥沙俱下,甚至到了张冠李戴、罔顾事实的地步。有人说太宗首创三省六部分权体制,主动用门下省、御史台来限制皇权,体现了博大的胸怀。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的智慧和胸襟。”还有人喊出了“贞观王朝是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甚至有人著书称李世民是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伟人!
……
厉害!
日期:2012-06-08 20:45:56
其次说武功。天策上将乃至整个唐朝的牛皮就吹得更大了。吹嘘者总爱拿唐朝轻松剿灭突厥来说事儿,然而,我们仔细研究下唐代的地缘政治环境,却不得不发出一个疑问——仅仅踩扁突厥就够了吗?
突厥强不强?当然强,不强的话,现代不会有那么多八杆子打不着的民族硬要认他当祖先。但问题在于突厥不可能一直强,必然有一个强弱起伏的过程。刚刚攻灭柔然,让北齐、北周争相纳贡的突厥就很强。后来打着突厥旗号,其实跟突厥没啥关系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更强,把挺立千年的东罗马帝国都灭了。那它什么时候弱过?不就是被长孙晟玩儿残这段时间最弱吗?我们看看唐太宗是怎么对付突厥的?天策上将其实一次都没有将他的战神绝技用到突厥身上,每次都是把人家吓跑的。且先不论吓跑的背后有多少复杂的背景,但一个每次都能被吓跑的部族,你总不太好意思把它说得太强吧。
事实上,隋末中原大战乱,突厥恰恰处于极度虚弱,不然早就杀进中原来了。唐朝建立后,走上正轨的中华帝国拈死这么一个垂垂欲死的部族联盟很值得吹嘘么?中原王朝历来以蒙古草原为最主要的边患,唐朝很轻松的剿灭了当时蒙古草原的霸主突厥,这确实极具迷惑性,就好比你同桌从来都考全班第一,唯独初二下期第三个月的月考比你低了一分,于是你就宣布初二下期是你史上成绩最好的一学期——而完全不考虑考试那天你同桌拉了16分钟肚子所以没进到考场?您可能不知道,中原政权对蒙古草原战绩最好的既不是汉武大帝,也不是什么大唐王朝,而是北洋军阀。那你说北洋军政府是不是史上最强中原王朝?
什么叫强大?强大就是你到幼儿园小班去把一班人打得哭爹喊娘,然后转头到大班被打得尿裤子?除了轻松捏死突厥,唐朝其它方面的战绩可以说一塌糊涂,其创造的诸多纪录堪令其它王朝叹为观止,比如大败于高句丽;被尚未开化的契丹部落斩首数万;被吐蕃攻占长安;请回纥助战,条件是回纥大爷可以在洛阳自由劫掠十天。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尽管中原汉族王朝经常陷入与北方游牧部族的苦战,但从未在南方面前丢过脸,唐朝是唯一一个——南诏国(今云南省一带)曾攻占成都,迫使唐王朝签下城下之盟……
唐朝,这个天策战神李世民构筑的贵族王朝,尽管也取得过一些不错战绩,但总体而言战绩较差,吹嘘成分过于严重。
再次是贻害后世的过度开放政策。这个问题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唐朝开放的民族和外交政策是中华帝国强盛开放的象征,造就了一个繁荣的大时代。但也有人指出正是唐太宗开启了这种国界不设防的模式,导致大量部族进入中原,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巅峰盛世极速坠入乱世深渊,两百年不得解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