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江东----老孙家的那些事》
第41节作者:
朝阳沟往事 日期:2012-06-21 10:32:40
2 力挽狂澜(1)
大兵压境,孙权正是用人之时,折冲将军甘宁却得了急性痢疾病死了。
相传甘宁是秦朝宰相甘茂的后人。在北宋,甘宁被封为了神袛,南宋时又被加封为“昭毅武惠遣爱灵显王”,后有诗称赞他说:“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百翎直贯
曹家寨,尽说甘宁虎将才。”甘宁的曾孙甘卓在东晋曾任镇南大将军。
孙权听到甘宁去世的消息非常难过,他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当年甘宁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样子。献计诛灭黄祖、袭取夷陵包抄江陵、益阳隔河布阵震慑关羽、手持铁链登上皖城
城墙并击破皖城、百骑劫曹营、血战逍遥津……甘宁为东吴为孙权立下了太多的功劳,他以赫赫战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孙权让甘宁的儿子甘瑰统领了他的旧部。
此时刘备的蜀军分水陆两路夹江而下,节节胜利。火烧眉毛之时,孙权却为主帅的人选发愁了,没有了吕蒙,他真不知道往后谁还能为自己统领大军出战。
经过再三考虑,他任命了此前在袭夺荆州之战中立下大功的侄女婿陆逊为三军主帅,这个任命让韩当、潘璋等大将颇感意外。因为,陆逊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的本质
是一员儒生,彻头彻尾的一个读书人!
军队里的不同意见,孙权马上知道了,但他没有多做解释。吕蒙生前多次给自己提到陆逊,并称赞他谋虑深远,是个可用之才,孙权相信吕蒙的眼光,同时经过多年的考察,
他对这位仅比自己小一岁的侄女婿也深为赞许,认为他能文能武,确实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下率韩当、潘璋、徐盛、朱然、孙桓等大将,统兵五万前去抗击蜀军。并命令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一万人镇守益阳(今湖南益阳),以控制武陵
(湘西、黔东、鄂西南)蛮夷,使之不能相助刘备。
此前孙权派老将吕岱接替步骘,担任交州刺史。
刘备大军一路攻击前进,屡战屡胜,势如破竹。吴军节节败退。
吴黄武元年(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刘备派大将吴班、陈式率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并封锁了长江两岸。
孙权为了防备曹魏从背后袭击,特派都尉赵咨出使魏国,到许昌去打探消息。曹丕亲自接见了赵咨,他问赵咨:“吴侯为人如何啊?”赵咨回答说:“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一听不以为然,说:“你来说说,怎么个聪明仁智,雄略之主?”
赵咨回答说:“把鲁肃从一介布衣提拔起来,这是聪;从小兵之中提拔起吕蒙;这是明;获得了大将于禁不加害他反而放归魏国,这是仁;夺取荆州兵不血刃,这是智;占据
江东虎视天下,这是雄;称臣于陛下您,这是略。”
曹丕听了这番话,对赵咨的口才非常佩服。尤其是最后一句拍马屁话,让他很高兴。
他当即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督交州荆州扬州诸军事。又封孙权长子孙登为官,但孙权并不领情,上书推辞了,说孙登还太小,不能为官。并且派西曹掾(yuan)沈珩去许昌
拜谢曹丕,又献上许多珍宝特产。然后立孙登为王太子,并定年号为“黄武”。
此时,刘备的四万精锐蜀军进攻巫(今四川巫山)、秭归(今湖北秭归),陆逊下令军队主动后撤。以退为进,诱敌深入。
陆逊的部将李异、刘珂奉命率军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长江东岸)一带防守,把西线几百里的高山峡谷险峻之地让给了刘备。
对此,陆逊手下的大将们纷纷提出了质疑。本来他们对这位书生来作大军统帅就心怀不满,现在看他不让军队主动出击,反而一直让军队撤退,导致蜀军得寸进尺,大家的不满
都溢于言表。
陆逊对此心里很清楚,他严令各军后退至指定位置后依靠地形坚守,不得出战,违令者斩。
战场形势呈现一边倒的局势,难道陆逊真的应了那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