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江东----老孙家的那些事》
第40节作者:
朝阳沟往事 日期:2012-06-20 10:11:41
三 权霸江东(3)
1战火西来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把都城从建业迁到了荆州鄂县(今湖北鄂州),并改名为武昌,蕴含“以武力达到昌盛”的意思。并从江夏郡分出一部分领土建立武昌郡,管辖武昌、阳新、沙羡、下雉、柴桑、浔阳等六县。
四月,刘备见曹丕称帝了,顶不住诸葛亮一帮人不停的劝进,也在蜀称帝了。开始刘备还假惺惺地说自己起兵只是为了讨伐叛逆,怎么能称帝呢?
诸葛亮说话了:“主公,大家跟着你南征北战,历尽艰辛,都是想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现在如果你执意不从,大家一哄而散,都另投明主去谋取富贵?你怎么办?不如早点称帝。”
几句话说的刘备无话可说。而且也道出了权力的本质。历朝历代的人们对权力趋之若鹜,说穿了不都是为这点事吗?
刘备定都在成都,定国号为“汉”,年号“章武”。称帝后,刘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兵为义弟关羽报仇。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兄弟之情,手足之义,当然不能不顾。然后此举遭到了丞相诸葛亮和大将赵云等人的劝阻,诸葛亮认为蜀吴的共同敌人是曹魏,不应该再互相攻伐,互相消耗。
刘备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话,联盟什么的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他现在只想夺回荆州,消灭孙权,为云长报仇雪恨。
诸葛亮聪明一世,现在却无计可施。自己虽然得到刘备的重用,但和关羽、张飞比起来,他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显然还排在后面。
刘备集结大军,同时命令驻守阆中(今四川阆中)的张飞带兵到江州(今重庆市)和自己会和。张飞此前刚被刘备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
张飞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白净无须,面如满月,是位大帅哥,又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曾经义释刘璋手下大将严颜,礼贤下士,有国士之风。
然而,关羽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骄傲,张飞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性格暴躁,爱酒后鞭打部下。二哥关羽的被杀令张飞非常痛心,现在大哥要起兵报仇,张飞积极响应,一日他喝醉了酒,问手下将领张达、范强粮草准备的如何,二人回答尚未准备好,张飞大怒,持鞭痛打二将,并威胁说如果三人不能办好,就要二人性命。
晚上二人乘张飞醉卧不省人事之际,下手杀死了他,并带着张飞的头颅投靠了孙权。刘备得知此事大哭,差点昏死过去。两位义弟接连惨遭横死,自己这个作大哥的,如何兑现当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诺言呢?
八月,刘备下令丞相诸葛亮留守成都,上将赵云驻扎江州做后军督,负责粮草供应。自己亲率数万大军沿江而下。
此时孙权派遣使者向刘备请求和解,刘备断然拒绝。为了防止两线作战,孙权就向曹丕上贡称臣,并把于禁放回了许昌。曹丕同意孙权称臣,并派大臣邢贞到东吴宣读诏书,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为了表示对曹丕的尊重,特意到都亭去等候邢贞,看到孙权这样一个江东的霸主亲自到都亭来迎接自己,邢贞内心十分快意,脸上露出了骄横跋扈的神情,说话也很张扬。
此时东吴的重臣张昭见此情景大怒,严厉地斥责了邢贞的无礼行为,大将徐盛也十分气愤,他对同僚说:“我们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反而让至尊和邢贞这个人渣会盟求和,实在是武将的耻辱啊!”说着不禁泪流满面。邢贞听说后对随行的人说:“江东有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久为人下啊。”
孙权的称臣求和,在当时情况下是一个无奈之举,同时又是一个高明的选择。以东吴当时的国力,无法对蜀魏同时开战。
孙权的性格中遗传了狡猾的成分,随机应变是他的做事原则。
刘备是一个精通军事的人,一生屡经战阵。何况蜀兵素来勇猛善战,刘备又取得了东吴蛮夷武装的支持。反观自己,大将吕蒙、甘宁先后病死,真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呢?孙权陷入了沉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