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乱世中的刘宋帝国》
第31节作者:
命运之音 日期:2012-07-19 17:29:18
桓玄的眼中,似乎早就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他不会平平淡淡,他会比他父亲更出色,他要自己的名字留进史书,他要自己的名字响彻中原大地。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五岁的桓玄就长成了十二岁的年轻小伙子。在他的眼中,弥漫着超出他这个年龄的成熟与老道。当年那孩子般的幼稚早已不在。桓玄不枉他父亲对他的宠爱,年纪轻轻便才华出众,在众多世家子弟中显得出类拔萃。再加上他吟诗作对无所不通,更是被人高看一眼。
但是有一点,他不懂得隐忍,一出场便锋芒毕露,本应该鹏程万里的他,就因为这个性格弱点而止步不前。不知道他是否是否崇拜诸葛亮,竟是仗着自己出身名门,又才华出众,而自比张良、韩信之辈。让人闻而生厌,都在背后戳他脊梁骨。“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话委实不假,桓玄的恶名很快就传到了朝廷,朝廷里面内帮成天算计来算计去的老头子就开始琢磨了,一个桓温压了他们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给耗死了,这又跑出了个桓玄,看样子混个几年说不定比他老子还强上许多,加上这小子的身子骨,活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他们一把老骨头可耗不起。于是乎,黑暗中一只只手伸了出来,桓玄的名字就因此在朝廷官吏任命的单子上被除了名。
日期:2012-07-20 19:56:31
其实桓玄这种情况在东晋时期实属罕见,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给予了世家子弟猖狂的权利。在那时,你要是某某某世家的子弟,就算你是个傻子,但只要对着官员们说出你老子是谁,你大爷是谁。然后那些官员就会回答,啊,原来你是某某刺史的儿子啊,啊,原来你是某某大人的孙子啊,幸会幸会,这个肥差送你了,以后还望多多美言啊。肥差就这么简单的到手了。然而你若是一个出身寒门,学富五车,什么文化都有,就是没钱没背景,那么好,内些官员会这么对你说,哪来的臭要饭的,赶紧滚滚滚,我们可不供你饭吃。这也就是所谓的“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
桓玄桓大少爷仗着自己乃是名门之后,跟其他名门养出的废物比自己很有学问,很有本事,很强大。于是就认为自己肯定会被朝廷重用,而且肯定还是个大官。可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桓玄就这么做着他的美梦,从十二岁一直做到二十三岁,一直都没有盼来那一纸封官的诏书。
日期:2012-07-22 19:19:43
这其中涉及的问题可不光桓玄持才放旷而已,俗话说“人要是点背,喝凉水都塞牙缝”,正好还赶上当时他家老子桓温万年要造反的事在民间、在朝中都传的火热。
既然你家的老爷子活着的时候想造反,自己扯大旗,当皇帝,那你是他儿子,万一来一个完成父亲遗志,当了官就想造反,咋办?得了,还是不用你妥当。于是册封桓玄的诏书一压再压。光这个还不算,因为这好几层的原因,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桓玄没前途,于是就都排挤他,都怕跟他扯上什么关联,然后祸及自身。
日子久了,朝廷觉得再压下去也不太过意得去,好歹人家老桓家也算是对晋朝有功的大家族,在荆州内头势力也挺大,于是就封桓玄当了个太子洗马。“洗马”即是在马前驰驱之意,就是太子的侍从官。平时教太子政事、文理等,也就是一个太子的陪从老师,品级还算可以,三品,但是没什么实权。
日期:2012-07-26 15:33:49
桓玄当了这个太子洗马没多久,屁股还没坐热便被调到义兴当太守,这回好歹当上了个太守,那是一个郡的老大啊,可是桓大少爷嫌官小,整天郁闷,没事就去眺望震泽,感慨万千,哀伤之至,曾多次叹息道:“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很明显,桓玄的情绪从郁闷转化成了抱怨,于是他再也忍不了了,既然不被重用,那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桓玄的大少爷脾气上来了谁管得了,只得任他弃官回到封地闲居,他不干了,朝廷内的那群老头子乐不得的呢。
回到封地的桓玄心情更不爽了,开始更加的不甘心,不甘心就此默默无闻,屈人之下,于是上书晋孝武帝:先臣蒙殊遇,姻娅皇极,常欲以身报德??????词拽的是不错,可是没什么用处,不知当时桓玄上这封书的时候是不是脑袋一热就上了。他也不想一想,如今朝纲混乱,他这奏折要是能送到皇帝面前,他还能被埋没这么久?这奏折刚被送到吏部,便被压放一旁,如石沉大海,说不定早就被付之一炬。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桓玄的心随着久等不到的诏书变得越来越凉,然而他的野心却在他的心中越燃越盛大。于是他决心在荆州蛰伏下来,等待新的机遇,等待那一抹火星来燃起他心中的燎原烈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