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宰辅的交游行谊》
第56节

作者: syetsen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此颇可见得张居正其实并不像他的政敌和一些文人所宣传的那样睚眦必报,凶狠刻薄,企图谋害所有不依附自己的政敌。他不过是要统一舆论,把改革的大业坚定不移贯彻下去而已。  张居正以为不必廷杖,人心应该有所儆醒畏惧,不敢再有人站出来大放厥词,轻狂议论。其实不然,这些不能理解新政的言官并没有因此“儆惧”。傅应祯的同乡、巡按辽东御史刘台居然挺身而出,写了长达五千字的奏疏,弹劾张居正,使自江陵秉国后的第一股反张浪潮达到顶点。

日期:2012-07-26 15:44:15

  都是学生惹的祸
  万历四年的正月,北国的天空飘着朵朵雪花,北京城里除了应有的新年气氛外,没有铺张的游宴、灯戏,这是张居正最后一次在正月施行灯火管制。
  当老百姓正在喜气洋洋闹春过大年时,紫禁城内却掀起了不小的风波,辽东巡按御史刘台的弹劾奏疏送到北京,矛头直指当朝首辅张居正。
  刘台,江西安福人,是隆庆五年的进士,那时的主考官恰恰是他所弹劾的张居正。尔后刘台任职刑部主事,在万历初年经过张老师的提拔,才当上御史巡按辽东。
  辽东乃东北军事重镇,刘台上任伊始,戚继光与李成梁两军紧密配合,大败董狐狸部。

  按照正常程序而言,辽东巡抚张学颜应该在第一时间把辽东大捷的情报奏报朝廷,结果没等张学颜动笔,刘台就来了个捷足先登,把捷报抢先送入京师。
  这就引来通晓兵务的张相爷的不满。
  本朝自正统年间就曾明文规定,巡按御史不得过问地方军事。刘台既没有参与军务,更没指挥作战,哪里轮得上他来奏报军况。如果不严加禁止,以后巡按御史都如此越权奏报,巡抚岂不就能推卸责任,长此以往,封疆大事必生新弊。
  张相爷和内阁同僚商量决定,降旨申斥警告刘台,下不为例。接着他重申:巡按之职是振举纲维,揭露奸弊,纠缠贪残;而巡抚则要措处钱粮,整饬武备,安抚军民。两者万万不可混淆。
  而刘台郁郁不乐,他觉得自己好委屈,不就是一时兴奋激动把胜利的喜讯及时告诉大家,却受到这样严厉的处分。由是,刘台对昔日的恩师怀恨在心,冥思苦想精心写出一份劾奏张居正的檄文。
  在投递奏疏时又发生一件趣闻。辽东巡抚隐约中只看到奏疏题目中有一个“张”字,还以为刘台要弹劾他张学颜,非常惊愕,好言相劝,极力阻止。
  结果刘台丝毫不买账,放出狠话:你不过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不足为患;我要弹劾的是为非作歹的凶暴豺狼——大学士张居正!
  张学颜得知不是弹劾自己,才松了一口气,但刘台辱骂他是狐狸令他耿耿于怀。
  看来在刘台眼里,两位社稷重臣不是豺狼就是狐狸,作威作福,危害大明江山。只有自己才是正人君子,嫉恶如仇,不畏权贵。

  刘台首先向天下人宣称:我虽然是张居正所选拔的士人,但不愿因此而三缄其口,沉默不语,忠臣不私,私臣不忠,终不可以荐举之私恩忘君父之大义。
日期:2012-07-26 15:44:59

  “臣闻进言者皆望陛下以尧、舜,而不闻责辅臣以皋、夔。何者?陛下有纳谏之明,而辅臣无容言之量也。高皇帝鉴前代之失,不设丞相,事归部院,势不相摄,而职易称。文皇帝始置内阁,参预机务。其时官阶未峻,无专肆之萌。二百年来,即有擅作威福者,尚惴惴然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以祖宗之法在也。乃大学士张居正偃然以相自处,自高拱被逐,擅威福者三四年矣。谏官因事论及,必曰:「吾守祖宗法。」臣请即以祖宗法正之。

  祖宗进退大臣以礼。先帝临崩,居正托疾以逐拱,既又文致之王大臣狱。及正论籍籍,则抵拱书,令勿惊死。既迫逐以示威,又遗书以市德,徒使朝廷无礼于旧臣。祖宗之法若是乎?
  祖宗朝,非开国元勋,生不公,死不王。成国公硃希忠,生非有奇功也,居正违祖训,赠以王爵。给事中陈吾德一言而外迁,郎中陈有年一争而斥去。臣恐公侯之家,布贿厚施,缘例陈乞,将无底极。祖宗之法若是乎?
  祖宗朝,用内阁冢宰,必由廷推。今居正私荐用张四维、张瀚。四维在翰林,被论者数矣。其始去也,不任教习庶吉士也。四维之为人也,居正知之熟矣。知之而顾用之,夫亦以四维善机权,多凭藉,自念亲老,旦暮不测,二三年间谋起复,任四维,其身后托乎?
  瀚生平无善状。巡抚陕西,赃秽狼籍。及骤躇铨衡,唯诺若簿吏,官缺必请命居正。所指授者,非楚人亲戚知识,则亲戚所援引也;非宦楚受恩私故,则恩故之党助也。瀚惟日取四方小吏,权其贿赂,而其他则徒拥虚名。闻居正贻南京都御史赵锦书,台谏毋议及冢宰,则居正之胁制在朝言官,又可知矣。祖宗之法如是乎?

  祖宗朝,诏令不便,部臣犹訾阁拟之不审。今得一严旨,居正辄曰「我力调剂故止是」;得一温旨,居正又曰「我力请而后得之」。由是畏居正者甚于畏陛下,感居正者甚于感陛下。威福自己,目无朝廷。祖宗之法若是乎?
  祖宗朝,一切政事,台省奏陈,部院题覆,抚按奉行,未闻阁臣有举劾也。居正定令,抚按考成章奏,每具二册,一送内阁,一送六科。抚按延迟,则部臣纠之。六部隐蔽,则科臣纠之。六科隐蔽,则内阁纠之。夫部院分理国事,科臣封驳奏章,举劾,其职也。阁臣衔列翰林,止备顾问,从容论思而已。居正创为是说,欲胁制科臣,拱手听令。祖宗之法若是乎?
  至于按臣回道考察,苟非有大败类者,常不举行,盖不欲重挫抑之。近日御史俞一贯以不听指授,调之南京。由是巡方短气,莫敢展布,所惮独科臣耳。居正于科臣既啖之以迁转之速,又恐之以考成之迟,谁肯舍其便利,甘彼齮龁,而尽死言事哉?往年赵参鲁以谏迁,犹曰外任也;余懋学以谏罢,犹曰禁锢也;今傅应祯则谪戍矣,又以应祯故,而及徐贞明、乔岩、李祯矣。摧折言官,仇视正士。祖宗之法如是乎?

  至若为固宠计,则献白莲白燕,致诏旨责让,传笑四方矣。规利田宅,则诬辽王以重罪,而夺其府地,今武冈王又得罪矣。为子弟谋举乡试,则许御史舒鰲以京堂,布政施尧臣以巡抚矣。起大第于江陵,费至十万,制拟宫禁,遣锦衣官校监治,乡郡之脂膏尽矣。恶黄州生儒议其子弟幸售,则假县令他事穷治无遗矣。编修李维桢偶谈及其豪富,不旋踵即外斥矣。盖居正之贪,不在文吏而在武臣,不在内地而在边鄙。不然,辅政未几,即富甲全楚,何由致之?宫室舆马姬妾,奉御同于王者,又何由致之?

  在朝臣工,莫不愤叹,而无敢为陛下明言者,积威之劫也。臣举进士,居正为总裁。臣任部曹,居正荐改御史。臣受居正恩亦厚矣,而今敢讼言攻之者,君臣谊重,则私恩有不得而顾也。愿陛下察臣愚悃,抑损相权,毋俾偾事误国,臣死且不朽。”
日期:2012-07-26 15:48:27

  刘台历数了张居正的种种不法劣迹,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张居正蔑视祖宗成法,欺世盗名,名义上说要遵守祖宗法度,可他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自创考成法,挟制科臣。张居正施行的考成法,让六部向六科负责,六科又向内阁负责,这样监察系统变成内阁的下属拉,严重违背祖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