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7-24 23:05:54
能带出五位这样杰出的学生和助手,已足够艾肯笑慰平生了。不过,艾肯并不满足于在象牙塔里教书育人,他相信计算机技术可以改变世界,他希望计算机技术可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艾肯在美国各地举办了无数的计算机讲座,培训班和研讨会,还主编出版了30卷的《计算机实验年报》,这一切对于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由于贡献良多,艾肯先后收获了计算机先驱奖等众多的荣誉和头衔。
不过另一方面,艾肯性格火爆、自负,经常语出伤人,尤其对于他看不惯的人和事,骂起来更是丝毫不留情面。因此这么些年来,在行内行外都得罪过不少人。
沃森也许是被艾肯伤得最深的一个。Mark I发布那会儿,沃森已经是国际商会的主席了,有头有脸的,就连总统也敬他三分。偏就艾肯一个小小的教授,竟当着那么多人让他下不了台,也难怪沃森对他恨得咬牙切齿的。自那次之后,沃森一度放弃了制造计算机的想法。直到2年后,毛克利与埃克特主动找上门了。
那时候EMCC还没有成立,毛克利与埃克特找到沃森,是希望能从IBM这儿得到资金方面的支持。沃森已从媒体铺天盖地的吹捧中认识了这两位“计算机之父”,并且他的副手柯克和儿子小沃森在ENIAC发布后就曾到摩尔学院实地参观过ENIAC,并与两人有过接触。不过,由于之前被艾肯耍过一次,沃森可不愿在同一问题上跌倒两次。他同意资助毛克利与埃克特的研究,但前提是两人必须加入IBM,成为IBM的员工。不过毛克利与埃克特不愿受制于人,他们希望的是与IBM进行合作,共同研制计算机。双方立场都很坚定,会谈不欢而散。毛克利与埃克特前脚刚离开,沃森就把他的销售总经理叫了进来,一脸不屑地说道:“无论如何我都不愿意他们加入我们这一行。那个叫毛克利的家伙一点礼貌也不懂,而且他穿的袜子太刺眼了!”就这样,沃森与计算机的第二次亲密接触同样不欢而散了。
而最终让沃森大受刺激,决心在计算机市场上努力一把的,是1947年8月《纽约先驱报》的一篇报道。沃森从秘书给他准备的剪报中得知:美国政府将通过国家标准局,资助私人公司参与大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发。报道中还特别点出了两家公司:雷神公司以及“埃克特-毛克利计算机公司”。沃森读后非常震怒,他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在资助别的公司来和IBM竞争,这也太不把他沃森当干部了!为了向全世界表明IBM完全有能力独自研制电子计算机,他拨出将近100万美元,将他手下最优秀的工程师,包括曾协助艾肯开发“MARK I”的工程师们集中起来,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完全属于IBM自己的计算机。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IBM的工程师仅仅花了8个多月的时间,就捣鼓出一台一台由2万多个继电器和1万多只电子管组成的巨兽——选择顺序控制计算机(Selective Sequence Electronic Calculator ,简称SSEC)。SSEC的外型霸道,但在技术上就却严重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当时磁带存储技术已经出现,同时期研制的计算机纷纷开始采用磁带技术,但SSEC却仍然坚持使用了IBM的穿孔卡片系统,原因竟是沃森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穿孔卡片才是最可靠的。
SSEC完全是IBM闭门造车的产物,它的出现并未改变IBM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落后局面,也未得以改变在IBM在计算机专家们眼中顽固保守的形象。尽管如此,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以及对计算机技术不甚了了的沃森还是决定把SSEC陈列在IBM纽约曼哈顿总部大楼一楼,好让人们站在大街上即可看到这台布满三面墙壁的巨型计算机。沃森还对外大肆宣扬,IBM的SSEC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它将提供给全球的科学界免费使用,而绝不考虑用之于牟利云云。
事实上也是如此,沃森花钱去研制计算机确实没有打算用来卖了赚钱,而是出于名声和宣传考虑。他仍然钟情于他的制表机及穿孔卡片系统,并自豪地称之为“穷人的计算机”。而公司保守势力也反对进入计算机市场,在绝对垄断的市场条件下,这些老臣子们每年都能轻松地完成销售任务,他们可不愿冒风险去涉足一个陌生的市场。沃森自己此时已是一个70岁的老人了,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与政界名流的社交生活中,除了IBM的董事长以外,他身上还挂着几十个光芒四射的头衔,忙都忙不过来啊。好在自己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传统业务已不再需要操什么心,每年都在为公司带来大把大把的利润。而计算机市场前景未明,冒险的事,还是留给年轻人吧。由此,IBM在计算机市场铸造辉煌的重任,就注定要落在沃森的接班人,他的大儿子,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 Jr.)的肩上。
(14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