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圆缺——全景展示大汉王朝兴亡之路》
第11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高要说服的人,自然就是李斯。而李斯当时的身份是政务总理,算是父皇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重要政治人物。
  所以,赵高小心翼翼地将李斯,列为第二个不得不利用的重要对象,并且是最为关键的政治角色。

  这里,简要分析一下赵高拉拢李斯的原因。
  赵高认为,他要干的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存在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必须征得百官认同,或者至少无人反对。
  而要想堵住文武百官的嘴,就离不开百官之中政治地位最高并且久负盛名的李斯的出面代言。
  换言之,李斯在赵高故意布下的浑水摸鱼棋局中,具有其他官员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和重要性。
  因为,截止目前为止,本朝能让皇族和百官俯首听命的风云人物,只有父皇和李斯二人。

  至于别的官员,那是服不了众镇不住堂的;而赵高之流的宦官,更是官员们都瞧不入眼的勤杂工、服务员。
  如今,父皇已经成为过去时,剩下的只有李斯。
  所以,拉拢李斯等于摆平百官。否则,一旦百官与皇族公开提出质疑,赵高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前往地府伴我父皇长眠一万年!
  这是现实,不容回避,无法回避。因此,赵高决定争取李斯共创未来,建千古伟业。
  当然,对于说服李斯的难度,他也有清醒的认识。
  对方的崇高政治地位,远在我赵某人之上;巨大的政治能量,也是我这号人望尘莫及的。

  而这两个方面,既是拉拢他的价值所在,也是说服他的现实困难。
  他肯接受我的利用么?事成以后,此人会不会逼迫我靠边站?
  不过,对于游说的困难,赵高坚信,他有法胁迫务实的李斯,跟随本人的政治舞步翩翩起舞。
  至于未来的不可预见因素,赵高相信,他本人比起李老头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因为,他拥有李斯所不具备的双重身份优势:
  其一,他是我的老师,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人物,双方之间的传统友谊远远超过李斯;

  其二,他是专门替皇帝服务的宦官,假如我称帝,他呆在我身边的时间,自然比李斯长得多。
  综上,赵高认为他的相对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上述两大身份优势,成为赵高最终搞垮李斯的三大要素中的两点。
  当然,最关键的要素,是赵高比李斯更无情。
  这些是后话,且来欣赏眼前。
  日期:2012-06-17 18:29:56

  自身所具相对优势,提升了赵高的获胜信心。
  再者,他认为说服李斯,论复杂似乎也谈不上,因为需要他征服的,仅李斯一人,而非庞大的政治集团。
  当然,赵高并不敢麻痹大意,因为单从李斯虎踞在父皇遗体旁边拒绝离开的固执举动,就不难发现他的老谋深算。
  杀鸡杀喉,打狗打头。而稳定眼前局势的关键,正是如何妥善处理父皇病逝的善后工作。所以,李斯的行动,算是死死扼住了蛇的七寸。
  并且,李斯在我朝为官三十余年,就任高级干部也有较长一段时间,根深叶茂是必然的。

  因此,任凭宦海风急浪高,他却始终屹立不倒。他不仅未被击倒,反而步步高升,荣登权坛第二高峰。
  换做现代语言,他好比一支拥有巨大升值空间的潜力股,得到它不容易,得到它就获利!
  因此,执着的赵高,决心迎难而上,勇攀李斯这座新高峰,顺利抵达报仇雪恨的彼岸,替宦官队伍争一口气!
  总之,赵高决心拿下李斯这支股票,为他所用。
  赵高的做事原则,是想好就干。于是,他开始采取第二步行动。

  凌晨,赵高赶到我父皇生前坐卧现在躺着的御用马车旁边,见到了忧心如焚彻夜难眠的李斯。
  此时,李斯关注的政治焦点,是如何全力维护我父皇去世以后的大局稳定,从而保护切身利益。
  李斯认为,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问题,涉及到内外两方面的具体情况:
  如果始皇帝的死讯公开,留守咸阳的皇子们会不会利用地理之便争夺皇冠?六国王族残余会不会借机反扑?
  两方面的问题,都是潜在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而问题的形成原因,在于始皇帝生前没有及时、公开、明确地指定扶苏为接班人。

  始皇帝的死讯一旦传遍四方,他生前凭借个人威望和高压政策强行捂住的各类矛盾,极可能会集中爆发。若乱局发生,我是不具备始皇帝那种优势的。
  因此,为了防范非常情况的发生,李斯决定严密封锁始皇帝的死亡信息,直到本人做好充分的应对各种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政治准备。
  而送给扶苏的信件,成为目前时局的关键所在。因为信件一旦发出,始皇帝的死亡信息必定公开。
  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李斯,决定赶紧通知赵高面谈。令他惊喜交集的是,赵高竟然主动前来。
  李斯望见赵高,就像发现救命稻草一样,急切地低声询问对方:“给大公子的信件,你送出去了吗?”

  赵高的回复是:“正在准备送出。”
  李斯一听此言,紧张的脸色稍有缓和,并且当即表扬赵高做得正确,其理由是:
  始皇生前未公开指定接班人,而大公子又远在边关。
  如果死讯传回咸阳,他老人家的那些宝贝儿子,必定会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像一群饥饿乞丐争夺馒头一样争权。
  皇子争权,势必会给六国余孽创造复辟的可趁之机!

  因此,李斯要求赵高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保密工作,绝不容许更多的人知道我父皇升天的消息。
  最后,李斯阴沉着脸,恶狠狠地警告:“谁敢外泄国家机密,一律格杀无论!”
  赵高闻命窃喜:“封锁皇帝死讯,正中我意,因为这给本人尽情施展绝世才华,留下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所以,他毫不犹豫,当即点头。
  于是,父皇的死讯,暂未外传。至于筹备追悼会,回京再说吧。

  为了掩人耳目,父皇连人带棺材,被装进能够保持低温预防腐烂的特制马车中,一个宦官陪坐车内。
  每到一个地方,献给父皇食物、百官问好或者请示报告等事,全部一如往常。
  实际上,以父皇名义所作的决定,全部是由李斯、赵高共同商定以后,通过车中的这名宦官对外公布。
  赵高深知,这只是权宜之计,绝难持久的。所以,他决心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赶紧采取进一步的实质性行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