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
第42节

作者: wmwm198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3-16 22:42:19

  对于这些,宋神宗都明白,也都承认,他最不能容忍的是,自太宗之后,真宗、仁宗、英宗几代对西夏采取的妥协退让的态度,太宗时期对李继迁好歹还算强硬,几次对其组织了军事围剿,虽说效果不怎么样,但好歹态度是端正的,也表明了对李继迁割据势力决不妥协的决心,可是从真宗开始,这种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先是真宗赐还了李继迁五州之地,之后又与李德明讲和,每年给人家岁赐,再后来岁赐越给越多,居然快赶上给辽国的岁赐了。

  给岁赐也就罢了,如果西夏能像辽国一样,给了岁赐就老老实实的,咱也就认了,可西夏就像一条永远也喂不饱的饿狼,给了它吃的,它还是要来抢,结果是钱花了,却没换来和平,宋朝仍然还要时刻防范西夏的侵扰,边境仍然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这自然不是宋神宗想看到的,所以他即位后,对西夏采取了异常强硬的态度,发誓要把西夏揍翻在地。
  这种态度上的转变是有效果的,至少宋朝不再一直打败仗,有时候也能打打胜仗,这让他心里多少获得了点安慰。
  但宋神宗绝不满足于此,他想要的是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让西夏对宋的威胁永远成为过去时。
  为此就必须调整政策,首先让宋朝自身变得强大起来,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在此之前必须先稳住西夏,别让这条饿狼闹得太凶。
  所以宋神宗同意了梁太后的请和,虽然他心里很不情愿。
  暂时的隐忍,只为最终的扬眉吐气。
  如何才能让自身变得强大起来呢?宋神宗告诉我们:变法!
  宋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给宋神宗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具体阐述了他富国强兵的政治主张,这与神宗想要励精图治、大有作为的想法不谋而合,神宗在第二年即提拔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变法。

日期:2011-03-17 20:40:03

  关于王安石变法,历来是有颇多争议的,有人说王安石是贤相,他的变法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拯救了江河日下的宋王朝,也有人说王安石是奸臣,他的变法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隐患,是他葬送了北宋。这个问题咱在这就不讨论了,毕竟咱这讲的是西夏史,不是宋史。我在这只说一点,那就是王安石变法对于北宋对付西夏,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首先,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宋朝的财政收入,这为宋朝对付西夏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毕竟打仗是要花钱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打仗就是打钱。后来元丰年间宋朝能够组织规模宏大的五路伐夏,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试想神宗手里若是没钱,他敢搞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吗?
  其次,王安石变法中的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等措施,都从不同方面改变了北宋军队的积弱程度。比如将兵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马法保证了军队战马的供应,军器监法保证了兵器的质量,这些都是王安石变法中的积极方面。
  不过话说回来,王安石变法变的只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要想彻底让西夏消停,只改变大政方针是不够的,还得改变战略战术,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宋神宗的第二大举措:开边!
  说到北宋开边,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王韶。

  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今属江西省)人,嘉祐年间进士,曾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司理参军,受到时任提点江西刑狱蔡挺的赏识。后来蔡挺调任庆州知州,王韶便随他到陕西了解沿边之事。正是在这一时期,王韶开始系统地调查沿边的情况,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边事的见解。
  宋神宗即位后,王韶看出新天子想要励精图治,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在熙宁元年(1068)向神宗上《平戎策》,提出了自己的开边建议。
  王韶的这篇《平戎策》,洋洋洒洒长达两千多字,块头可以算是相当大了。在这篇大块头的奏章中,王韶只讲了一个问题:经略河湟地区。
  王韶认为,朝廷之所以一直没能制伏西夏,主要是战略战术有问题。长期以来,宋朝主要是在陕西一路对付西夏,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是如此,这就使西夏人占尽了便宜。进攻的时候,他们可以集中兵力突破宋军防守的薄弱点,防守的时候,他们又有茫茫沙漠作为天然屏障,所以宋军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开辟第二战场,这样防守的时候两个战场可以相互协助,共同御敌,进攻的时候也可以几路出兵,使西夏腹背受敌,疲于奔命。长此以往,灭掉西夏指日可待,即使灭不掉西夏,宋朝也可以摆脱被动局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943年5月,英美举行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后推迟到6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从1944年6月6日开始,盟军在诺曼底这个弹丸之地投入了将近三百万兵力,最终成功登陆。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从此陷入了两面作战,也敲响了轴心国的丧钟。
  历史总是具有某种相似性的。
  在王韶眼里,最适合作为第二战场的地区,就是河湟一带。
  河湟一带的吐蕃人自从唃厮啰死了以后就开始搞内讧,这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因为一旦西夏人趁着吐蕃内乱将其个个击破,夺取了河湟地区,那么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就不是西夏,而是宋朝了,所以经略这一地区是十分必要的。
  至于方式方法嘛,王韶的意见也很明确,投降的就给胡萝卜,抵抗的就上大棒,总而言之,一定要得到河湟地区。
  王韶的《平戎策》就像一枚重磅丨炸丨弹,在北宋朝廷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支持者很多,反对的人也不少。宋神宗十分欣赏王韶的这一建议,他当即命王韶为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专门负责开边事宜。
  虽然有皇帝的支持,但王韶的开边准备工作却并非一帆风顺,比如他提出的开垦沿边闲田的建议就遭到了朝廷内守旧派的指责(不明白此事有何不妥,大概是因为王韶是个改革派吧,凡是改革派提出的就一定要反对,这就是守旧派的原则),幸好王安石力排众议,在宋神宗面前替他说尽了好话,王韶才可以继续他的开边工作。后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不断深入,朝廷贬了一些守旧派大臣的官,又设立洮河安抚司,命王韶主持安抚司的各项事宜,王韶这才算放开了手脚,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