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残局——中国式王朝的崩溃路径》
第25节作者:
麻辣摇滚 这一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朝——大唐已走过了六十八年的光辉历程,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它不再光辉下去。一切看上去都是如此的生机勃勃——这个王朝一点都没有六十八岁老头的老态龙钟,前期贞观之治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注定让这个王朝成为百年大朝,甚至数百年大朝。这一点不仅唐睿宗李旦不怀疑,大唐的亿兆子民也毫不怀疑。如果以两汉的存在年头来类比大唐的话,毫无疑问,公元685年的大唐那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芒万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李旦尤其充满生机和活力。
因为这一年的9月8日,他的儿子李隆基出生了。李隆基的出生为大唐的江山永阼留下了又一个守护者。虽然他的祖母武则天在这之前替大唐看守过一段时间江山,但很多年后,这个叫李隆基的人还是有惊无险地成长为大唐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唐玄宗。唐玄宗作为大唐八九点钟时的太阳之子,不仅把大唐江山重新揽入怀中,还一举开辟了和贞观之治比肩而望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不仅承前而且启后。
大唐由此将辉煌从七世纪带到了八世纪。
百年大朝豪迈地越过,两百年大朝看样子也有惊无险。这个王朝究竟能存在多久,成了唐玄宗时代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数的人看好大唐,因为他们享受到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走来的人民是不喜欢朝代过于频繁更替的。
因为那样意味着战争。
因为改朝换代是需要老百姓来埋单的。
他们比唐玄宗更乐于亲见两百年大朝的到来——生逢两百年和平时光,那是多大的一种福分!
当然对于唐玄宗,以他的个人寿命来说他是无法亲见大唐二百年庆典的到来,他只是大唐江山n个守护者当中的一员。只是这样的发现让唐玄宗突然觉得有些空虚。
不错,他是著名的皇帝,看样子还要继续著名下去,甚至死了以后还要千秋万代地著名下去。但那又能怎样呢?和时间比起来,人的寿命是沧海一粟;和江山比起来,所谓的皇位是南柯一梦。江山是永在的,皇位却是轮流坐的。这样的发现真是让唐玄宗万分空虚,他突然间就对自己多年来那些孜孜以求的东西、那些呕心沥血的奋斗失去了热情。
这样的时候,他遭遇了那个叫杨玉环的女人。
在这个世界上,“遭遇”又可以解释为缘份。
缘份是时来运转,是时间和空间的精确交集。
在东都洛阳这个地方,唐玄宗和杨玉环曾经有过四次的有缘无份——唐玄宗曾经五次巡幸洛阳,前四次都没有“遭遇”杨玉环,直到公元734年,他最后一次来到洛阳时,才和16岁的杨玉环“遭遇”。
16岁的少女对男人是有杀伤力的。何况当时的杨玉环号称洛阳第一美女。
唐玄宗带走了她。
但最初的时候,唐玄宗并没有将她纳为自己的女人,而是将杨玉环册封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系唐玄宗身边最具野心的女人武惠妃所生。
这大约就是历史的隐秘与难言之处了——尽管万分空虚的唐玄宗看好杨玉环,但是武惠妃却成功地将这个女人变成了自己的儿媳妇。唐玄宗只能是空虚复空虚了。
好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唐玄宗捕捉到了一次机会。
因为爱搞阴谋的武惠妃死了。
武惠妃是惊吓而死——她为了让儿子寿王当上太子,不仅设计让唐玄宗废杀先前所立的太子瑛,还在一天之内杀死了他的另两个亲生儿子瑶和琚——武惠妃在这之前密告唐玄宗,太子和诸皇子准备造反,“蓄兵谋变”,要提前当皇帝。这让唐玄宗恼羞成怒,以至于发生了一天之内连杀三子的人间惨剧。
但从此以后武惠妃就日夜不宁了。她的黑夜比白天长,她每一天都在噩梦连连中度过。直到八个月后,她再也做不出一个梦——武惠妃在惊吓之下一命呜呼了。
有些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有些人活着,他却比死还难受。
唐玄宗的感受是生不如死。
作为一个盛世之君,他没有体会到暖意,他体会到的是寒意。
虎毒尚且不食子。他却连杀三子。亲情到哪里去了?身边的女人为什么要如此处心积虑?要让他大动干戈?
扪心自问,他不是个暴君,只是身边曾经的那个女人让他误成暴君。
所以,经历了惨痛变故的唐玄宗渴望简单,渴望纯真,渴望看到杨玉环那双水灵灵的眼睛。在洛阳,作为一国之君的唐玄宗曾经迷失在那两汪清潭里。
现如今,他希望再次迷失在那两汪清潭里。
但是伦理道德横亘在唐玄宗面前:他是她的公公,如果悍然扒灰,且不说儿子寿王会不会不高兴,百官们知道了肯定会争先恐后地教育他要守规矩,史官们也会充满快感地将他的丑行记录在案,传之于后世的……
这样的扒灰代价,未免太大了。
但是不扒灰,又难解心头的空虚。
唐玄宗日夜焦虑,简直要抓狂了。
关键时刻,高力士站了出来。
作为老奴,高力士总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这是他一直受宠于主子唐玄宗的奥妙所在。
当然,对唐玄宗来说,站不站出来只是立场问题,而能否解决问题才是能力问题。
高力士毫无疑问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他建议唐玄宗要趁窦太后“忌辰”的时候,抓住机遇,果断地将杨玉环从寿王妃变身为女道士,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永存追福”,以兹求度。接下来皇上就可以有所作为了,因为那时杨玉环已不再是寿王妃而是恪守孝道、虔心向道的女道士,皇上要有所作为,寿王和百官们也不好说什么……
唐玄宗心里一声叹息:老奴毕竟是老奴,办事总是让人放心。
几天以后,寿王妃杨玉环在唐玄宗的安排下摇身一变成为“太真道人”。
没有人怀疑这里面有什么猫腻,甚至寿王本人也没起疑心。
因为那样的一个时代,贵家女子当道士并不是一件让人大惊小怪的事。李林甫的女儿在之前不久也当了女道士,穿着道袍一摇三摆地回家很有清新时尚的感觉。所谓卓而不群,贵家女子总是要引领时尚潮流的。
更何况“太真道人”杨玉环是为了孝道去当道士的,那简直要令人肃然起敬了。
但是一些细微的消息还是透露了这件事情的诡异之处:“太真道人” 杨玉环的道观竟然设在大明宫内,而按成例,宫内是不可以设道观的。这样的设置可以隐约看出唐玄宗的良苦用心。
为了爱情,唐玄宗开始了甜蜜的“跋涉”。他住在兴庆宫,在每个忧伤的夜晚,他在高力士的引领下通过连接两处的“复道”来到杨太真的道观,和她共浴爱河。甚至,在爱火高炽时,唐玄宗还带着杨太真到骊山温泉宫度“蜜月”。当然,警戒工作唐玄宗是不操心的,自有高力士尽心尽力去办。
到最后,唐玄宗突然对自己“做贼心虚”的心态感到可耻:凭什么要这么偷偷摸摸呢?这事已经跟自己儿子寿王没有一点关系了,我堂堂大唐天子跟杨太真两情相悦那又能碍着谁?!想明白之后,唐玄宗就悍然把杨太真带回兴庆宫包养了起来——这是开元时代最后一年的冬天,这个冬天不太冷,很有春天的感觉。
第二年(公元742年)正月初一,享受了一冬暧昧与温情之后的唐玄宗兴致勃勃地宣布:大唐走进了新时代,改元“天宝”。
日期:2012-06-12 19:13:22
做男人真好
“天宝”时代是唐玄宗的。
也是杨玉环的。
同时也是杨玉环家人亲属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