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残局——中国式王朝的崩溃路径》
第24节作者:
麻辣摇滚 这场历史的大PK其实没有胜利者。二征高丽他功败垂成,杨玄感的政变虽然被打压下去了,但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伤口,把大隋朝仁寿宫内皇权与相权的对垒与断裂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个王朝从此没有宁日了。隋炀帝注定要成为这个火光冲天时代气喘吁吁的灭火者。而灭火者的命运无非只有两种:一、火灭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王朝巨大的废墟;二、灭火不成反被大火吞噬,灭火者成为一个王朝最后的殉葬品。
最要命的一点是帝国的野火灭不胜灭。隋炀帝每天都能接到各个郡报上来的农民起事或者部队兵变的消息。刚开始他还下旨要求打压,但是到最后他发现这不是个办法——隋炀帝以为必须要有一场重大的胜利来重新凝聚民心,来强化他统治的权威。
隋炀帝把目光又瞄向了高丽。他要三征高丽。
当然隋炀帝的雄心壮志再一次遭到了大臣们的质疑,帝国大厦在熊熊燃烧,当前的头等大事应该是灭火而不是奔向远方去从事一场并非紧迫却又劳民伤财的战争。大臣们不明白,一个宗属国的臣服与否为什么在隋炀帝的眼里会那么重要,以至于对国家近在眼前的生死存亡问题都不管不顾。他们一致认为,不是隋炀帝疯了,就是他们疯了,要不就是这个混乱的时代发疯了。
但是隋炀帝还是在一片质疑声中带着一个王朝最后的残兵剩将出发了,身后,是一个王朝的一片哗然和风起云涌。隋炀帝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回来,回来之后,这个已经离心离德的王朝是否还属于他。他的表情是孤愤的,他的眼中是有热泪的。他自认为是为帝王世家的尊严而去,他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是——没有人理解他。
他是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名声最响的堂·吉坷德。
高元做梦也想不到隋炀帝还会卷土重来。
此时的他已经很明白大隋的国内发生了什么,他觉得是个人都不会不管不顾的。
但是隋炀帝不是一个人。
或者说不是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
他看上去像个疯子。疯子想得到的东西那是不计后果要得到的。
高元一声叹息,决定把隋炀帝想要的胜利给他。
因为他是个正常人,不和疯子一般见识。
事实上,高丽国也实在是支撑不住了。前两次战争已经拖垮了这个国家的国力。在当前形势下,只有投降才能暂时保住这个国家。
隋炀帝终于凯旋了。
他把这次“胜利”定义为“有志者,事竟成”。他希望全体人民与他共享这次胜利,希望离心离德的大隋能从此同舟共济,共创美好、和谐的明天。
但是人民很不给他面子。那些起事的农民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他的御驾。在从涿郡赶回洛阳的途中,隋炀帝就这样被抢去了四十二匹他心爱的御马!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他瞠目结舌:隋炀帝在洛阳摆开架式要召高丽王高元入朝,高元却只当他放了个屁。
这让隋炀帝很不爽。三征高丽的胜利果实也就在这不爽当中化作了泡影——其实要认真追究起来也谈不上有什么胜利果实——高丽王高元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次有目的有预谋的诈降,虽然他这事做得很不地道。
隋炀帝在不爽之余很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但他却只能无可奈何。
因为不可能再征高丽了,虽然隋炀帝还有这种念头,可形势比人强,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这一回,不仅是人民起来造反,连北方的突厥也在蠢蠢欲动,时刻准备南下混水摸鱼。
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的部队又出发了,这一回他的目标是塞北。他想搞明白突厥人到底要干什么,突厥骑兵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很快地,隋炀帝就搞明白了。因为他和他的部队被突厥骑兵包围在山西雁门,动弹不得。
历史的玄机在这一刻总算被隋炀帝看破了。一直以来,他以为他和他身后的王朝是命运的宠儿,却不料命运伸出翻云覆雨手,最后将他轻轻地抛弃。从宠儿到弃儿,隋炀帝坐了一把历史的过山车,他晕荤乎乎昏昏沉沉,不知道今夕何夕,明天太阳是否还升起。
最重要的,他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他身后的王朝还有多少个艳阳天。
日期:2012-06-12 08:37:06
颓废者之死
好在历史佬儿比较照顾隋炀帝——他有惊无险地回到了洛阳。
但是从此以后,隋炀帝变了一个人——从一个有为中年变成了颓废中年。这一点,大隋朝的文武百官可以做证:在大业十一年雁门之围前,我们的杨广同志那是天天上朝,夜以继日地处理政务;雁门之围后,杨广就懒得上朝了,政务是能拖就拖。最主要的一个变化是,昔日滴酒不沾的隋炀帝杨广突然成了酒皇帝,他狂热地爱上了各地出产的名酒。此后的大隋朝,他是最敬业的品酒师,也是一个著名的黑夜比白天长的人——杨广不是在喝酒,就是在酒桌旁昏睡。
不仅如此,隋炀帝杨广还狂热地喜欢上了美女。年轻时他为了帝王霸业没时间去软玉温香抱满怀。现如今,年华渐渐老去,江山眼看就要易手,他怎能不愤起直追,把失去的欢乐找回来。杨广决定:不再呆在洛阳了,下半辈子要在江南温柔乡里度过。他在这一生中最后一次举全国之力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奇丽无比的温柔乡。地点就在江苏常熟。不过,这个有着十六离宫的宫苑在几年之后便成了杨广的葬身之地。
有些人注定是要开辟新时代的。
李渊就是这样的人。
李渊有着显赫的家世。他的七世祖是西凉的开国君主李嵩,祖父李虎在北周时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和他父亲一样,世袭了唐国公的爵位。但是他的好运气并没有就此到头,到了隋朝,不管是隋文帝还是隋炀帝都对他青睐有加。杨玄感造反时,李渊同志就受到了隋炀帝的重用,参与了镇压工作。
但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会产生造反的念头。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任何不甘平庸的人都会产生造反的念头。
杨玄感是这样的人,李渊也是这样的人。
李渊之所以要镇压杨玄感那是因为当时的他时机还没有成熟。
可是大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17年的春天,李渊发现他走到了一个命运的拐点上。
这一年春天,他被任命为太原留守。而此时的隋炀帝却跑到遥远江南的离宫内感时伤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去了。
大隋的权力出现了真空。大隋的军事防线有了撕裂的可能。李渊果断地下手了。他在太原举起了反旗,并且领着三万大军向关中进发。
很多年后,如果需要总结的话,李渊的成功应该是有迹可循的。他之所以一路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不仅在于时机选择得好,还在于他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李渊以“人众土地归唐公,财帛金宝归突厥”为条件,最大限度地争取了突厥人对李渊造反所能给予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持。
这是真正的里应外合,也可以说是里通外国。但是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这一年的十一月,李渊同志领着他的二十万大军出现在了长安的街头上。李渊同志甚至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城墙,以一个斩钉截铁的手势向世人宣告: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开始了。
四个月后,隋炀帝杨广停止了呼吸。他在江南离宫被他的卫士所杀——国家溃败到这个程度、皇帝颓废到这个程度,连他身边的人都忍无可忍了。
一个短暂的王朝就此拉下帷幕。一个曾经有着万丈雄心却又操之过急的帝王再也不可能有所作为——事实上早在三征高丽归来后,隋炀帝就自我阉割了他的万丈雄心。
日期:2012-06-12 14:13:48
唐朝:
玄宗之后无大唐
遭遇那个叫杨玉环的女人
公元685年,是怎样的一个年头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