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残局——中国式王朝的崩溃路径》
第16节作者:
麻辣摇滚 士大夫们当然不服。他们的重量级选手在此时隆重登场。那就是太尉陈蕃和司空刘茂。他们上疏请求除去翟超和黄浮的罪名,为他们平反昭雪。但此时的孝桓帝又将他的金手指倒向了中官集团——事实上从此以后他的金手指就再有没有伸回来过。孝桓帝叫谏官出面,弹劾陈蕃和刘茂在惺惺相惜,以维护一小撮士大夫们的利益。陈蕃和刘茂的上疏不仅无济于事,还差点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日期:2012-06-05 10:35:00
帝国的黄昏
帝国的黄昏就这样开始了。
帝国黄昏的开始是有标志的,那就是太学西门突然无缘无故倒塌了。
这是公元165年的深秋。在帝国两大阶层如火如荼的争斗中,太学西门触目惊心地倒了。太学生们开始焦虑:这个帝国是不是要被上天抛弃了?朝堂之上,正义的力量是否终将不敌邪恶的力量?
郭泰首先失去了信心。郭泰是三万太学生当中的佼佼者,朝廷本来是对他寄予厚望的。当然准确地说,是朝廷里的士大夫们对他寄予厚望,希望这个平民出身的年轻人能够成为这个帝国的栋梁之材,但郭泰还是选择了离去。
他归去来兮。
李膺等清流士大夫送别郭泰时内心充满了忧伤。的确,当一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一个黑哨时,他们和中官集团的博弈是注定要失败的。
但他们又不能不博弈。就像一条破船停在江中心,划桨是他们的宿命,尽管李膺他们心里都清楚,沉没是早晚的事情。
李膺最后是栽在了张成手里。
张成是这个时代最有名的术士。
当然一个人要能成为最有名的人,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张成的两把刷子就在于他可以通过对季节更替时风向的变化,来判断人事的凶吉。
虽然张成的判断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但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在天子面前所作的几次判断都对了。所以张成无可争辩地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有名的术士。
张成之所以能在天子面前表演他的占术之道,是由于有了中官的引荐。一个王朝的宦官和术士有意无意联合起来在天子面前献媚,这个王朝便有了诡异而妖冶的气息。
166年春天的一个甲寅日,风突然就吹起来了。张成按占法一算,觉得朝廷马上要大赦天下。刚好张成的儿子有个仇人还活得很滋润,张成便叫儿子把仇人给杀了。因为在大赦天下之时,杀人犯是可以无罪释放的。
张成不愧是有几分真功夫的术士,事物的发展正按着他预测的那样往前推进。在儿子杀死仇家之后的第七天,孝桓帝大赦天下。
但是张成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猜到故事的结局——他的杀人犯儿子没有活着从监狱里走出来,因为把他儿子送进监狱的是李膺同志。
李膺原本想遵照孝桓帝大赦天下的指令释放张成儿子的,不过在他知道张成倚仗术道纵子杀人的事之后,他就让张成儿子也付出血的代价。
张成的报复开始了。
张成的报复是可怕的。
因为这是一个术士的报复。
这个时代最有名的术士的报复。
张成在天子面前替李膺画了一张网,这是一张试图将士大夫一网打尽的网。张成对天子说:司隶校尉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不遵朝廷诏令,滥杀已赦之民。
于是,在历史的诡异关口,“党人”这个词杀气腾腾地跳了出来。孝桓帝杀气腾腾地要中书起草诏书,试图在中央和地方大规模打击那些“共为部党”的“党人”。但是让孝桓帝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诏令没能走出洛阳。
因为太尉陈蕃没有签字。大汉法令规定:欲向全国发布的诏令,须由太尉、司空和司徒三公共同签署才能生效。在三公中,其他两公老大不情愿地签了,但是陈蕃顶了下来。
陈蕃很清楚: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今天锒铛入狱的是李膺,明天就有可能是他们三公。这是宦官和术士联合起来借机闹事,是对士大夫们的一次疯狂进攻。
但是陈蕃的抵抗很快就失效了。毕竟是专制社会,天子那是太有权了。孝桓帝绕过三公,直接发出针对李膺的A级通缉令。李膺很快入狱,随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搜捕“党人”的严打行动开始了,共有两百多名“党人”榜上有名。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正如陈蕃当初所想的那样,这是宦官和术士是对士大夫们的一次疯狂进攻。帝国的清流遭到沉重打击,陈蕃真是痛何如哉?!他几乎天天找天子进谏,希望皇上不要被奸人、小人所蔽。但是孝桓帝却觉得陈蕃也大有问题,他一道诏书下来,陈太尉就回家吃老米饭去了。
陈蕃一走,严打行动变本加厉。通缉令上的名单从两百多名直线上升到八百多名。帝国清流几乎要毁于一旦。最关键的时刻,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他就是孝桓帝的岳父、槐里侯、城门校尉窦武。
窦武给他这位天子女婿写了一封信,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严打行动已经成了一场恐怖行动了,帝国实心干事的人整天惴惴不安,这样下去,这个国家很有可能就要被他搞垮了。
也许是窦武的岳父身份起了作用,也许是孝桓帝想顺势收场。公元166年7月13日,帝国改元永康,孝桓帝宣布大赦天下。但这是带着镣铐的大赦,因为孝桓帝规定:党人赦归之后,要交给地方政府终身监管。其中两百多名“重要”党人要上三公黑名单,这辈子永不征用。
六个月后,孝桓帝带着这个时代各阶层人等对他所持的复杂心态离开人间。
惋惜、痛恨、窃喜、无奈……帝国的主流心绪没有一个关键词可以准确概括。但是帝国的时局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士大夫们开始重新掌权了。坐在权力高端的依然是大将军窦武和重新出来主持工作的太傅陈蕃。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明里暗里让许多党人恢复了自由身。特别是经过努力,李膺同志也出来工作了。这几乎成为时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很多事情依旧可做不可说。因为孝桓帝至死都没有解除党禁。新天子上台萧规曹随,懦弱无为,因此中官还是不时搬出先帝的遗诏敲打窦武和陈蕃们,希望他们的擦边球不要打得太出格了。但要想阻止士大夫们打擦边球,中官们已然做不到这一点了。
这个帝国悄然走到了时局的僵持阶段。博弈的双方势均力敌,都在寻找新的机会试图击败对方。但是机会在哪里呢?没有人可以准确地洞察。
帝国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了。
日期:2012-06-05 17:47:02
星空被利用了
新天子刘宏后世称为灵帝。当时只有12岁。
孝桓帝去世的时候,刘宏正在河间国的封地上做着侯王。驾崩的天子是他的堂叔父。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汉河间王刘开。因此当膝下无子的孝桓帝成为先帝之后,命运将这个正准备进入青春期的沉默少年推到了龙座上。
少年灵帝之所以沉默并不代表他少年老成,而仅仅表明他的不知所措。在这个局面复杂而人心险恶的宫殿内,他注定要遭遇两大势力的强力碰撞。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所以他只能沉默。
沉默是金。
沉默甚至是他的护身符。
但他很快就不能沉默了。
因为情势逼迫他开口。
因为两大势力的强力碰撞发生了,他在懵懂之中成为一场宫廷政变的目击者和参与者,从而在中官的操纵下,一举将帝国清流斩草除根——一个王朝最后的支撑力量被清除出局,帝国从此走上不归路。
很多天以后,灵帝在梳理这场政变留下的一地鸡毛时,他不能不仰望星空。
他觉得浩翰无垠的星空被利用了。一如他被人利用一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