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江东----老孙家的那些事》
第24节

作者: 朝阳沟往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步骘被任命为鄱阳太守,和鄱阳地区相邻的交州因为地理位置偏远,难以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之前东汉朝廷任命的交州刺史朱符、张津都因为无法控制交州局势而被迫逃亡或被杀了。
  刘表占据荆州后曾经派赖恭作交州刺史,当时的苍梧太守吴巨和赖恭有仇,就带着兵把赖恭从交州赶回了荆州的零陵郡。此时荆州已经被曹操、刘表、孙权三家瓜分,老东家刘表早就死了。赖恭只好向邻近的孙权求援,孙权早有夺取交州之心,就征调步骘作交州刺史、封立武中郎将,带武射吏(弓箭手)一千多人去接管交州。
  交州幅员辽阔,和扬州大小差不多,凭借一千多名弓箭手步骘就能为孙权夺取交州吗?
  日期:2012-05-29 13:30:12

  1 步骘经略交州(2)
  步骘率兵到交州的治所苍梧郡广信县上任(今广西梧州)。此时交州的形势非常复杂,如一团乱麻一般。
  交州共有八个郡,分别是九真郡(今越南中部)、交趾郡(今越南北部)、郁林郡、苍梧郡、合浦郡、高凉郡、朱崖郡、南海郡。其中有四个郡被当地的大族士家兄弟所占据,其中老大士燮是交趾太守,二弟士壹为合浦太守,三弟士(黄+有)为九真太守,四弟士武为南海太守。四人中最牛的是老大士燮,他一生最爱读《春秋》,曾经为《春秋》作过注解。

  士燮为人宽厚,礼贤下士,中原很多士人躲避战乱纷纷来依靠他。每当士燮出门的时候,仪仗队鸣钟击磬,笳箫鼓吹,车马满路,当地的土著民族经常自发在大道两旁烧香跪拜。他的妻妾们都乘坐豪华的大车,儿孙们都率领骑兵在前后护卫,据史书记载,士燮的威风比西汉的南越王赵佗都大。
  现在越南很多史学家还把士燮当做越南王,称为“士王”,士燮死后几百年,又被追封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成为神袛。
  原交州刺史张津死后,刘表任命赖恭为交州刺史,曹操控制的汉朝朝廷则任命士燮以交趾太守的身份统领交州全境,封他为安远将军,龙度亭侯。
  除了士家兄弟这个交州最大的地头蛇外,还有苍梧郡太守吴巨。吴巨是刘表旧部,对孙权很不感冒,只不过靠山倒了,一时也不敢明着反对孙权。前交州刺史张津的旧部夷廖、钱博率兵占据着很多山头,自封大王,也不肯向孙权称臣。
  这是一个真正的烂摊子,多种势力交错,法律无人遵守。
  步骘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先杀一个来树立威信。士家的实力太大,暂时不能捅这个马蜂窝,而夷廖、钱博之辈充其量只是山贼而已,杀多少也起不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步骘最终选定了吴巨。

  吴巨的平庸决定了他的一生是个悲剧,早在赤壁战前,刘备被曹操追的走投无路,就想投奔吴巨,鲁肃劝刘备说,他吴巨都是行将被人兼并的货色,你投奔他他不过死的更快。
  吴巨是不是真像史书上所说心怀异心,不听从调遣招致灭亡,这个已经无从得知。但是步骘用他的人头来立威,却是真的。
  步骘用了一个老办法,老套的掉牙然而却十分有效的办法。他请吴巨来吃饭,因为两人都在苍梧郡办公,彼此很近,吃个饭很正常,吴巨就去了。
  然而吃饭,有时却会吃到掉脑袋,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项伯,也不是人人手下都有樊哙(kuai)。步骘一脸友好,和吴巨连饮几杯后,借口上厕所出去了,室外埋伏的武士冲进来杀死了吴巨和他的卫士们。
  三国是个血腥的时代,吴巨只是其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受害者。
  士燮听到吴巨被设局诛杀,心里很惶恐。孙权在赤壁大战后威望如日中天,已经不是孙策当年可比了。时年七十三岁的士燮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对生存的法则了然于胸。他迅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向孙权称臣。
  孙权很高兴,交州的真正主人向自己俯首称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开心了。他任命士燮为左将军。士燮也真是位识时务的老家伙,多年后他又把一个儿子送到孙权手下作质子(人质),让孙权对他更加信任。益州大族雍闿(kai)因为矛盾杀死了刘备手下的益州太守正昂,士燮给他出主意让他率整个家族投靠了孙权。步骘亲自带兵到吴蜀边境迎接,并妥善安置了他们。这件事做得很漂亮,孙权在心里默默为士燮和步骘加了分。

  士燮率整个家族投靠孙权后,每年都向孙权贡献大量的杂香(香料)细葛(绸缎),和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等各种宝贝,奇物异果,蕉、邪、龙眼等各种水果。他弟弟士壹还每年进贡骏马几百匹。孙权每次都回赠大量的财物。士燮九十岁去世,他的儿孙们没有他那样高的政治觉悟,最终导致灭亡,这个后面还会细说。

  士燮投诚后,剩下的夷廖、钱博等一帮武装割据分子,就不足为虑了。步骘率军一一把他们剿灭。
  交州被步骘平定了,孙权的版图向西扩张到了广西云南边境,向南扩张到了越南中南部。为了表彰步骘的功劳,孙权封他为平戎将军,广信侯。
  日期:2012-5-29 22:28:00
  2金陵王气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长史张纮病重了。

  十七年前,孙策恳求张纮指教自己,说到动情处竟然泪流满面。一晃眼,当年那个英俊勇武的少年都已经死去十一年了,他自己今年整六十岁,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此刻,他还是放心不下孙权,在儿子的搀扶下坐起来,硬撑着写下了一封书信,让儿子张靖转交给孙权。信中说:“自古有国有家者,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于其治,多不馨香。非无忠臣贤佐,闇于治体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夫人情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与治道相反。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言善之难也。人君承奕世之基,据自然之势,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于人;而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虽)则有衅,巧辩缘间,眩于小忠,恋于恩爱,贤愚杂错,长幼失叙,其所由来,情乱之也。故明君悟之,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抑情损欲,以义割恩,上无偏谬之授,下无希冀之望。宜加三思,含垢藏疾,以成仁覆之大。 ”

  张纮的文笔很好,连建安七子中的大才子陈琳也称赞他说自己到张纮面前就像是小巫见到大巫一样,这就是“小巫见大巫”这个成语的由来。
  信中张纮指出做好事很难,做坏事则很容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希望孙权能够求贤若渴,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孙权收到信的时候,张纮已经去世了,孙权读完信,泪如雨下,他仿佛又看见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的时候,当时自己带兵攻打合肥,以配合都督周瑜攻打南郡,结果敌人的援兵到达,自己正要带轻骑与曹军援兵接战,被张纮苦苦劝住,才没有去冒险。
  往事历历在目,张纮这个一直像父亲一样关心照顾自己的老人却去世了,孙权擦了擦眼泪,向左右问道:“秣陵(今南京市)的石头城建的怎么样了?”左右侍从答:“回禀至尊,已经快完工了,今年就可以使用了。”孙权点了点头,迁都秣陵,这是张纮几个月前给自己上的建议,当时他还在自己身边,还没有生病。
  张纮告诉自己说,“秣陵是楚武王所建,当时叫做金陵,周围地势险要。后来秦始皇东游会稽经过这里,他手下有善于望气的,说此地有王者之气,于是秦始皇命人挖断龙脉,想要破坏此地风水,并把金陵改名为秣陵。现在这里王者之气不改,看来是上天的旨意,应该在这里建都。”孙权听后采纳了他的意见,开始在秣陵修建石头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