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江东----老孙家的那些事》
第23节

作者: 朝阳沟往事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都督获得了孙权的支持,马上启程回江陵。
  大船行驶在水流平静的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倒映着天上的朵朵白云,微风拂面,让人倍感惬意。都督心情大好,西取益州、汉中,还取襄阳,讨平曹操,统一九州的丰功伟业,就要一步步变为现实了。他命从人取来古琴,开始弹奏自己的得意之作《长河吟》。
  很快船行到了巴陵巴丘(今湖南岳阳市),都督偶染风寒,一病不起,连日高烧不退,也许冥冥之中早有天意,也许当年夺取了孙伯符性命的病魔又来勾取都督的魂魄吧。
  都督感觉这次无法挺过去了,他放心不下的,还是义兄孙策托付给他的弟弟孙仲谋,他用颤抖的手给孙权留下了一封遗书。信中说:“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 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 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 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

  信里再次叮嘱孙权提防刘备,并提出让鲁肃接替自己,统领大军。
  当天夜里,都督病情加重,在巴丘去世。早已闻讯赶来照顾都督的小乔,无法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悲痛而死。
  孙权听说了都督的死讯,悲痛欲绝,他穿上丧服为他举哀,那哀痛的哭声,听得左右众人也忍不住纷纷落泪。
  都督的灵柩运到吴郡境内时,孙权亲自跑到芜湖去迎接,并指示所有丧葬费用全部由国家出。他趴在都督的灵柩上,痛哭流涕,哽咽着说道:“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
  若干年后,孙权称帝了,身为九五之尊,威风无限的他,依然念念不忘都督,他经常对朝中公卿大臣们说:”如果没有周公瑾,我怎么能够称帝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即使很多年以后,孙权对晚辈陆逊提起自己曾经最为信赖的三位东吴军事统帅,他还是通过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给予了都督最高的评价。
  原话很精彩,所以直接摘抄不做翻译了。“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权的排名是:都督第一,吕蒙第二,鲁肃第三。
  周郎走了,永远的走了,只给我们留下了“曲有误,周郎顾”的传说,和那赤壁大战中雄姿英发的身影。还以苏东坡的那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来缅怀都督的一生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日期:2012-05-28 22:58:13
  三 权霸江东 (2)
  1步骘经略交州(1)
  都督死后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来女儿嫁给了孙权的太子孙登,长子周循娶了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周循很有他父亲的风范,可惜很早就病死了,孙鲁班后来改嫁全尚。次子周胤也娶了东吴宗室之女,后来因罪被流放庐陵郡,在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cong)一帮大臣的请求下,孙权赦免了他,可惜他却病死了。
  后来都督的外甥孙英作了吴侯。都督的后代,据考证现在生活在湖南双峰地区,为周胤后裔。
  孙权采纳了都督的建议,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都督统领军队,成为东吴新的军事统帅。都督麾下四千精锐战略部队,连同他的奉邑四个县,都给了鲁肃。
  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他积极主张把南郡借给刘备,此时没有了都督的反对,军队里其他将领人微言轻,无法阻拦,南郡终于成为了刘备的地盘,孙权为了进一步巩固孙刘联盟,还把自己唯一的妹妹嫁给了刘备,此时刘备五十一岁,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最多二十岁。

  后面围绕荆州(指南郡)这个战略要地,魏蜀吴三国,鲁肃吕蒙关羽曹仁四位大将之间,展开了一场场血雨腥风的争斗。后面还会详细介绍,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孙权自从从大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的事业,一直表现不错,尤其是在广泛招揽人才上,他做的特别出色,先后选拔并重用了吕蒙、凌统、诸葛瑾、步骘(zhi)、陆逊、董袭、甘宁、顾雍等一干人才。
  这里先说一下步骘。步骘,字义山。(貌似李商隐也是字义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他出身淮阴步氏家族,少年时因躲避战乱迁居江东,独自一人,举目无亲,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后来他结识了广陵人卫旌,卫旌也是一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有志青年。两人一见如故,白天一起下地种瓜维持生活,晚上一起努力读书。
  步骘是个性格宽宏,很有城府的人,能够忍辱负重。话说那时候想种瓜卖瓜安心做个小买卖也不是件容易事。当地有个富人,叫焦矫,曾当过征羌令,人称焦征羌,他手下人仗着他的势力,胡作非为,乱收保护费。
  步骘和卫旌担心会被他的手下找麻烦,就主动带着名帖(古代的身份证)和瓜果去拜访他。

  到焦府后,焦矫正在屋里睡觉,两个人只好等了半天,卫旌等的不耐烦想走,步骘上前拦住他说“我们来的初衷就是畏惧他势力强大,如今到来拜访未果又擅自离去,想以此来表示清高,只会与他结怨而已,还不如不来。”
  后来焦矫醒了,就让手下在屋外的地上放块席子,让他俩坐,自己坐在屋里帷帐内。卫旌羞愧难当,步骘却神色自若。
  吃饭的时候,焦矫的大桌子上摆满各种佳肴美味,却只给步骘两人用小碗盛粗劣的食物。卫旌吃不下,步骘一会儿吃的精光。
  两人出来后,卫旌大发雷霆,怒问步骘为什么连这种侮辱都能忍受,步骘解释说:“你我本来就是卑微低贱的人,他用这种方式招待我们并没有错,有什么可耻辱的?”
  后来焦矫的手下们果然没有找过步骘两人的麻烦。

  这就是书上所说的隐忍以成大事。从小事上能看出一个人将来的成就。步骘不是因为软弱才消极忍受,而是能够正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知道盲目的自尊只是腐儒之见,不能达到做事的目的。换句话说,步骘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孙权统治初期,交州广大的领土并不是孙权所有。交州的范围包括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中北部,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很多割据势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