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花影:七个故事连缀起一部日本版女人宫斗大戏》
第44节作者:
无翼的天际 日期:2012-07-04 09:29:21
第四篇 平安双璧 之 光华物语
6.余情(2)
现在的彰子正需要她,如同一根心灵的井绳,挽救她于绝望的深渊。
那夜淑景舍外的相遇之后,紫式部便打消了辞归的念头。彰子不过才20岁,正是最好的年华,不该那么早就灰颓了心窍。就在她泪散如珠的那一刻,紫式部仿佛看见昔日的自己:那样的心比天高,那样的桀骜不群,乘着希望的烟云浮到高天,却又云散烟消,重重摔落到地上。
她的母亲早逝,原本有一个姊姊也在幼时病亡,虽有父兄为伴,但他们到底不能给她那种贴心柔情暖意。她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将所有的心思都藏起来,也不与同龄的孩子玩闹,只是一味闷在房间写字读书。她的父亲对这唯一的弱女格外器重,拿她当男孩子一般教养,将那些汉字、和歌等学问一一教给她,又怕她闺中寂寞,特意托人为她做了六弦和琴,并授以音律指法,让她自去弹唱,方才度过那空闷的童年。
日期:2012-07-04 10:05:03
人人都说,这女孩子教养得如此出色,日后一定要嫁个高贵人家的。在她那童蒙未去的心思中,婚嫁之事却遥远得紧,她羡慕的是那些在朝中为官的女人,才华横溢、风流蕴藉,若是不能留下些歌诗文字,或是在那缦回的廊腰与翻飞的帘幛间留下曼妙姿影,真是枉费托生在这个锦波绮澜的时代。
不过她却从未把这心思向父亲吐露,求亲的和歌一封封递到她的手上,她却说那些男人都不合她的心思,一封也不肯回复。他父亲只道女儿心高气傲,大约非高门贵戚不嫁的,倒也不十分强求。
日期:2012-07-04 10:52:51
直到22岁那年,她依然独处闺中。这个年纪尚未婚配的女子在当时来说实在是稀少了,上好的珠玉,若是一直藏于椟中为世人所不识,也是令人惋惜。但她叹惋的不是自己青春寂寞,而是恨自己天性明敏,读书越多反而把万事看得清楚,倒不如愚钝的好。
虽然也冠着“藤原”姓氏,他们这一支却早已落魄,无以和那些身份尊贵的人相比。她父亲仕途蹇涩,她空有满腹才华却没有门路进入宫廷,时间久了,反而埋怨自己为何不如平常女子一样,随便找个人托付了终身?
她赌气,和自己赌了一口气。
日期:2012-07-09 17:09:21
第四篇 平安双璧 之 光华物语
6.余情(3)
最终她遵从父命,嫁给了筑前国国守藤原宣孝。宣孝是他父亲的旧友,年长她二十多岁,且家中早有正妻子嗣,以及两位侧室。但已然到了如此的年纪地步,再要坚持,于人于己也都没办法交代了。
她离了平安京,随宣孝去了西海道的筑前。为了避免嫌隙,宣孝特意安排了别院给她单独居住,婚后一年,她为宣孝生下女儿贤子。
她从来不是藤花那样会攀援的植物,即使嫁为人妇,也未曾学会婉转逢迎。宣孝于她虽然不薄,但那种“不薄”,也仅仅是泛泛之爱,不是掬捧在手心的那一种,而是一时兴起的把玩之心,“多情”之外的那一点“余情”。
日期:2012-07-09 17:09:47
她大约算不得温柔女子,心里受了委屈,却不肯一个人默默承受,反要做出样子来给他看。一次宣孝醺醉夜访,她命侍女闭了门,拦他在外,宣孝不悦,借着醉意丢进一张纸条来,上写道:“我要到一个比你更温柔体贴的女人那里去”。虽是男子醉语,她却当真动怒,提笔在纸条上写道:“像你这样成天拈花惹草的男人,我看,只怕没有一个女人能够水乳交融、真心温柔地对待你。”宣孝读罢,拂袖怒去。
三年后,藤原宣孝病亡,她带着女儿回到京中。关于男女之情的一切空洞幻想,便如此短暂地做了一个终结。
日期:2012-07-09 17:10:16
孀居的闲来无事日日折磨她,命数不定、前景未卜,寂寥愁思日日萦绕,总让她难以释怀。闲寂之余她只能润笔砚墨,写下她心里酿久了的一些文字,方能排遣一二。
她给自己造了一个梦,一个流丽惑人却又无限凄凉的梦境。让人沉迷,也能让人把一切看得分明。
现在,她决意带着彰子走进这个梦境。
(待续)
日期:2012-07-09 17:11:01
第四篇 平安双璧 之 光华物语
7.绮梦(1)
“这后宫中每个人都想得到天皇的宠幸,可那到底是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彰子乌沉的瞳仁中充满茫然,入宫如许年,这个疑问一直存在她心里,不得解答。
紫式部伴着彰子坐在飞香舍西殿的轩窗下,窗外,中庭棚架下的藤花已然落尽,结了些长长的豆荚悬着。听彰子如此问,紫式部沉吟片刻道:“那倒也难说。
日期:2012-07-09 17:11:35
“也不知是那一朝的旧事了,桐壶帝后宫的嫔妃中有一位更衣,虽然出身并不十分高贵,却蒙受皇上特别宠爱。那更衣住在离清凉殿最远的淑景舍,大家都称呼她为桐壶更衣。
“在后宫众多容貌妍丽的妃嫔中,独独那位桐壶更衣遂天皇心意,由于桐壶帝夜夜召她侍寝,其他妃嫔早已嫉恨在心,明中暗里与那更衣为难,特别是弘辉殿女御。弘辉殿女御的父亲官拜右大臣,且她已经为桐壶帝生下皇子,是晋升中宫的不二人选。弘徽殿女御见身份低贱的桐壶更衣如此专宠,早已是满腹积怨。朝中也有臣僚担心这位更衣像杨贵妃一样,一味以姿色迷惑君王,最终酿出覆国的祸事来。
“虽然有天皇宠幸,桐壶更衣知道自己已遭众人腹诽,不免心中凄凉,日夜不安。在这样的情势下她有了身孕,回到娘家生下一位小皇子来。桐壶帝听闻她生产,急命人将孩子抱进宫来一看,见这小皇子生得容华如玉、明光灿烂,珍宝一般无限珍爱。桐壶更衣回宫后,天皇对她的宠爱更加无度,甚至叫她搬到清凉殿后的宫殿居住,以便随时相伴,全然不顾其他妃嫔的怨恚与朝臣的阻拦。
“天皇的宠溺最终把这位桐壶更衣送上了绝路。小皇子三岁那年,桐壶更衣郁结病亡,天皇不胜悲恸,弘辉殿女御等人却是暗叫快哉。弘徽殿女御所生的皇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为了避免失去庇护的小皇子卷入权利争斗的漩涡,桐壶帝将小皇子降为臣籍,赐姓源氏。”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