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花影:七个故事连缀起一部日本版女人宫斗大戏》
第43节作者:
无翼的天际 日期:2012-06-30 13:09:08
第四篇 平安双璧 之 光华物语
6.余情(1)
和其他殿阁的妃嫔相比,中宫彰子身边的女房更换得尤其频繁,内侍司的尚侍官天天怨声载道,忙不迭从辞归的女房那里收回行走宫禁的桃木腰牌,销去名籍,方才准许出宫。
当年陪同彰子一并入宫那五十位女房,如今已是去了大半。彰子对于和歌文艺并不喜好,偶尔记诵几首,过不了几日便全抛在脑后。加之在家中娇养惯了,万事都要遂着她的心思来,女房们苦劝无果,慢慢的也灰了心,渐渐出宫四散去了。
那些剩下女房也很少为彰子进讲了,不过做些女红针黹、抄抄佛经,偶尔替她们的女主应答一两封和歌写成的书信罢了。
女房们都恨自己未能早生几年,不然便有机会侍奉已经故去的皇后藤原定子。她们最羡慕的人,莫过于定子身边的那位女房——清少纳言。据说她不仅容貌细姣,写字作诗更是不输于男人,不仅天皇夸赞,朝中仰慕她的公卿更是不胜枚举。定子亡故后,清少纳言出宫不知所踪,新入宫的女房不得谋面,心里又好奇,每每央求那些见过清少纳言的女房讲关于她的故事。
当那位名叫紫式部的女房来到彰子宫中时,旁人也不曾怎样在意,只道是道长公又找了新的女房来,填补那些已经辞归女房的空缺。但月余之后,女房们渐渐瞧出些不对劲。
彰子本来对诗文并无兴趣,每每女房们进讲,都会摆出一副懒怠神色,还时时托病,免去几日功课。但紫式部入宫之后,彰子却不知为何来了兴致,每日早早起来梳洗毕,便将女房们招进宫来。日常进讲的女房先将本日功课讲习完毕,或是命人研好了墨,临上几帖字,之后便让所有的女房都散去自便,独独留下紫式部随侍。众女房满腹狐疑地躬身退去,种种猜疑的目光尽数打在那位新来的女房身上。
有好事者早已向尚侍官打探,得知这位紫式部原姓藤原,应该称呼“藤式部”的,但她却说自己与“紫”字有缘,才改了“紫式部”的称呼。这位紫式部的父亲虽然是有名的儒学家,但只做到过越后国的国守,她的丈夫藤原宣孝已经亡故,生有一女养在京中娘家。因此众多的女房中,紫式部应该是身份最卑微的一个。
为何中宫彰子会和这位身份卑微的女房如此亲厚?众女房百思不得其解。
(待续)
日期:2012-07-02 15:12:42
【背景分享】紫式部与清少纳言的PK
看来,这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了。紫式部和清少纳言,这一对平安双璧总是被人拿来作比较。
不过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这二位才媛应该是没有机会碰面的。但没有直接碰面不代表全无瓜葛,事实上,紫式部与清少纳言之间的确有些交锋,而确切地说,紫式部是这场交锋的发端。(有人说清少纳言对紫式部也有不少刻薄之语,但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不过从清少纳言的性情以及两人入宫的时间差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
清少纳言
紫式部对清少纳言的评价清清楚楚写在她的《紫式部日记》中。因为是《日记》这种私人性质的写作,因此可以视作紫式部真实的心声。她写道:
“清少纳言是那种脸上露着自满,自以为了不起的人。总是摆出智者才高的样子,到处乱写汉字,可是仔细地一推敲,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像她那样时时想着自己要比别人优秀,又想要表现得比别人优秀的人,最终要被人看出破绽,结局也只能是越来越坏。总是故作风雅的人,即使在清寂无聊的时候,也要装出感动入微的样子,这样的人就在每每不放过任何一件趣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不良的轻浮态度。而性质都变得轻浮了的人,其结局怎么会好呢。”
紫式部
“很有意思”《枕草子》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当清少纳言被各种细小幽微人、物、事所感动时,紫式部却认为那是“装出感动入微的样子”,这会使人养成不良的轻浮态度。这种刻薄到一针见血的评论,真要让人怀疑这两人是否仅仅是文字交,而不是在后宫的七殿五舍中度过一段PK岁月?
日期:2012-07-02 15:14:15
【背景分享】紫式部与清少纳言的PK(续)
紫式部或许并不愿意被拿来与清少纳言相比较
为什么紫式部要对清少纳言如此刻薄?这个问题看起来实在难以回答。论家世背景,两人都不能算是大富大贵;论婚姻爱情,两个人也都谈不上幸福;论才学,两位都是钟灵毓秀、旁人难以企及的才女;论在宫中的地位,或许紫式部所依附的一方(藤原道长与彰子父女)还应该算作是胜利者。为什么紫式部对于已经离开宫廷的清少纳言依旧如此刻薄?
窃以为,紫式部的刻薄来源于她的“不幸福”感,而时常说着“很有意思”的清少纳言,无疑是在她这样的可怜人面前过于“秀幸福”了。
《源氏物语》中的爱情虽然是无常悲剧,但却充满了浪漫气氛,弥补了现实中紫式部爱情的荒芜与乏味。而清少纳言,不仅在宫中的男子间颇有“市场”,而且还能和前夫橘则光以兄妹相称,这点算不得幸福的幸福,已经让紫式部由羡慕专为嫉妒。
清少纳言如果知道紫式部对自己这般评价,大概只会一笑了之。
相比于温柔平和的清少纳言,紫式部的性情显得固执幽怨(从男人的角度,大约也更喜欢和温柔的女人打交道),加之紫式部又有点林妹妹式的多心,十分顾忌他人言语,别人一句“以才学自恃”的议论就让她苦闷很久。
平安王朝,女人虽然可以写作和歌物语,通晓白居易的诗歌,但如果汉学功底超越了男人,就会遭遇非议。紫式部明显遭遇了这种压力,她“在自己的侍女面前都尽量不去读汉文书籍,何况在宫中这样的是非之地”,“自从听到这些议论后,汉字我连个一字都不写了。每日无学只是发呆。曾经读过的汉文书籍如今也根本不再过目了。可是,我如此谨慎还要招人非议。”而不顾及他人眼光、自由地书写汉字的清少纳言(紫式部的描述是“到处乱写汉字”……),在紫式部眼中自然是嫌恶+羡慕了。
日期:2012-07-02 15:15:14
【背景分享】紫式部与清少纳言的PK(再续)
紫式部日记书影
我们无法得知清少纳言对紫式部作何感想,但以她的脾气性格来看,就算看不惯紫式部,大概也只会一笑了之。
相反,如果紫式部得知自己私下写作的《日记》如今被公之于众,从地下跳起来把日记一把撕了烧了的心,恐怕也是有的。。。。。。
通常认为,紫式部对于清少纳言的刻薄是因为双方政治上的对立。而清少纳言与紫式部两位这样聪明的才女,权势地位什么的,原本就不被她们看在眼中。
紫式部对于清少纳言才学上、人品上、行事风格上的刻薄,其实都是出于一个女人对于另一个女人的“羡慕”。
(欢迎继续探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