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末世 - 我在纽约对冲基金业的这些年》
第18节作者:
糖卷果 这样的一纸禁令,上面列出了799家公司的名号,可是虽然名为禁止卖空金融股,里面也有很多非纯粹金融股的公司比如IBM这样的,处在由传统电脑生产商向资讯服务业转型过程之中的一类大公司,更有甚者,还有公司挺身而出,声明不愿意被放在这个禁令上的。其实这个禁令是有时间限制的,只规定了不许卖空金融股到10月初,可是并没有交代到期以后,是接着续呢,还是认定到那时市场已经能够稳定下来,不用操心,让市场去自己试图解决。如果接着延期的话,那么人们不禁会问,难道可以无限期的延下去么,只要市场一天还在跌,证交会就一天不撤销这个禁令,继续不让空头作祟?这还是有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么?
不是说证交会这样做不对,可能在当时,雷曼引发的市场连锁反应已经严重超出联储预期的情势下,随时都有崩盘的可能。其实证交会本来是不用一下子拿出这么激进的手段的,只要简单的把2007年7月作废的提价卖空原则重新付诸实施,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卖空的力量。这一原则本来之前已经实行多年,意为如果要卖空股票,只有在当前股价正在上涨的时候才可以完成交易。在市场熊市气氛浓厚的形势下,股价呈现向下趋势,此时不宜允许卖空,否则很容易形成痛打落水狗的局面,好比飞机进入失速,无法改出死亡螺旋。也并不是所有有幸位列其中的公司,由此就认为自己得到了御赐的免死金牌可以短时间不用担心被空头搞残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禁令的到期作废,市场重新由空头随心所欲的控制,更深一步的由大跌变为暴跌,最终画上了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差一年完整的句号。
很多投资者愤怒而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任由这样的一个禁止卖空的禁令无限期的存在下去,那么对冲这个概念就荡然无存了。不但个股无法卖空,由此引发的相关行业的指数也无法沽空期指合约,对应反向做空这个指数的跟踪股(ETF)同样无法有效交易。对于对冲基金之中一个重要分支,可转换债券套利类型的基金来说,这样无异是判了个死刑,因为这类基金的交易策略比较典型的是买进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吃进定期派发的利息同时,通过卖空对应的股票来对冲风险。如果不让做空,等于投资人只能持有债券本身,增加了纯粹的持股风险。因此上,执行这类交易策略的基金,在9月和10月的亏损,平均每个月都大于12%,是十来种主要对冲策略中亏损最多的。投资者认识到,不让卖空来降低持股风险,那我们就只剩下一招儿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了,那就是直接卖掉手中的持股,不是卖空,而是卖出存货,大量的卖。
喜剧之王里,周星星扮演的尹天仇对着张柏芝演的柳飘飘道:“其实你们在出来卖的时候,能尊重一下其他人,那么别人。。。”话音未落,柳飘飘柳眉倒竖:“你说谁是出来卖的?。。。”
在这样的普遍心理下,市场剧烈波动,10月卖空禁令到期后没有再度延期,果然市场应声暴跌。其实这样的一个禁令在出台之日,就注定了不是长久之计,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只是个短得不能再短的死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对于很多基金,损害已经不可避免的形成了。
日期:2009-01-19 13:02:55
(17)
曾经有过争论,虽然说作为组合基金一般只是简单的基金的组合,在特殊情形之下,可不可以像普通的单策略对冲基金那样,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持有或是做空单只股票,或者是买入认购或是认沽期指,以达到基金管理者调节某一环节比重的特殊需要呢?我们在自己公司内部也不止一次的讨论过,尤其是每逢大市涨到了一个阶段,出于保护已经到手的正回报而需要对投资组合加入一定的空头比重的考量,这样的念头就格外的强烈。
在2006年底的时候,我们管理的一个偏重新兴市场基金的投资组合已经连续两年录得百分之二十几的回报,作为基准的摩根全球新兴市场指数也已经连续第四年回报高于25%,在这个时候,由于担忧新兴市场可能会大幅度回调,在我们自己的投资组合内,要不要加入一些做空新兴市场的仓位的讨论也变得多了起来。通常状况下,组合基金是不应该投资单只股票或者是单只指数的,无论多空。毕竟,投资者当初同意投资,签下的合约,所信赖的是组合基金经营者的挑选对冲基金的智慧,而并不是让他自己去交易,实时操盘,对于这方面能力的考量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因此一家组合基金内部,并没有从事专业交易的操盘手,自然也就不应该在投资组合内存在这样的仓位。
如果我们需要空头比重,能够获得的来源一般有三种,一是信赖旗下投资的基金经理们,能敏锐的意识到市场经过连续上涨后基本面价值的短期过度超买状态,灵活运用手中的空头头寸,加大对冲的比例。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用动手去做,但前提是当初决定投资之时,必须挑对了基金,对市场的感觉超好,并且出手果断;或者,从我们组合基金的层面上说,还可以主动地在投资组合中加入专门做空的基金,或者是空头占多的多空基金,这样经过权重平衡以后的投资组合,空头的比重就被人为的提高了;还有一种手段,虽然我们并不适宜直接买入期指的认沽合约来达到做空,但是随着这两年市场的成熟,投资品种的增多,使得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种类和管理资金规模都呈现指数倍的增长,也渐渐出现了一大批对应全球国家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市值,不同投资对象的多头或者空头基金。想要达到做空某一方面的目标,完全可以通过购买这类基金的方式来实现。
由于这一大类基金的交易特点类似操作股票,可以在股市开张同期实时买卖,不用受普通的共同基金的必须收盘后才能买入和必须持有一段时限才能卖出的限制,理论上一个交易日内可以操作任意多次,所以在交易的灵活性上,比共同基金前进了一大步。很多市场指数都有其对应的跟踪指数股,而且多头和空头各有其对应的ETF,不但如此,还出现了双倍杠杆甚至三倍杠杆做多或者做空的ETF。对于喜好赌博的个人炒股者来说,可以说是正中下怀,比如做空金融类股的双倍杠杆ETF,由著名的ETF包装生产厂家普适公司出品,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代号是SKF,在金融业摇摇欲坠之时,一时间迅速成为城中话题,风头无贰。很多人在不看好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贷公司的心理之下,为了简便起见,干脆就直接购买了这个股票并且长期持有。在08年下半年股价在100至200多的区间里剧烈波动,在危机的最高丨潮丨甚至上探到达过300美元一股的价位。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种空头类型的ETF,到底适不适合持有以达到对冲市场风险的目的呢?
答案并非是肯定的,对于组合基金来说,答案甚至是否定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