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猎头的流水帐》
第11节

作者: 会舞动的脚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6-05-15 19:21:43
  猎头寻找人才的几条途径,估计这个是许多朋友最想知道的。
  很多猎头公司,动不动就说自己外围猎手寻聘人才。其实猎头寻聘人才无非就是几条路。

  人力资源网站,很多猎头公司都会有国内几个主要人力资源网站的帐号,随时收集上面的人才信息,建立自己的人才库。所以很多人才的资料会出现在很多家猎头公司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想让猎头找到你,最好你的联系方式不要经常更换,一定要写上你的邮箱地址或者家里电话号码。如果是在大公司工作过的,最好也直接写上公司的名称,这样很有针对性。

  另外一条主要途径如上文中提到的西方猎头公司"猎头"运作程序,其实很多猎头公司也是这么操作的。隔墙有耳,发展内线,(所谓的外围猎手)西方猎头公司一般都要建立一支兼职猎头搜索队,套取、收集大量的人才情报,以便应急之用。其兼职猎头搜索队来源广泛,成分各异。搜索队的兼职猎头经常出没于各种行业协会、高级人才沙龙、酒会、经营俱乐部、留学生俱乐部乃至商会机构,力图将该领域最优秀人才网入自己的名册。我认为更加合适的是,每个大企业有自己的一个朋友。和猎头做朋友,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人才会很热衷与此,而猎头却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在需要一个职位时,可以很轻松的从他们口里套到信息;而当人才想换工作时,只要有合适的企业,人才朋友也就通过猎头给卖掉了。这个估计是所有猎头公司最乐意做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在企业内部安了个间谍,无意中把企业的信息给卖掉了。

  网络人才,从一些一般的文员或者职员口中套信息。这个也是很多猎头公司很热衷的。电话询问前台,套到某个人的信息,再从某个人的口中套到所需要人的信息。所谓的连环套吧。只要一般的岗位都会套的到,不过目前有些公司有点反猎的意识,不愿意轻而一举的告诉企业高层人员的信息。说不定哪天你也给人套过了,自己还闷在鼓里。呵呵

  今天先到此为止,下次有空再写。
  日期:2006-05-17 19:44:26
  今天给大家发一篇也是有关猎头的文章
  小猎头如何“杀出血路”? 做猎头其实是做人
  2004年03月30日
  采访对象:陆小刚(Aaron)
  职位:上海盈润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

  陆小刚的公司不大,三四个“同伙”,一个投资人,一个助手而已,办公室也是和人合租的,一个门挂着两块牌子。公司是小,可陆小刚的神情、言语却充满自信。他说,只要几招鲜,小公司一样可以生存,而且活得挺好。
  第1招:找准自己的定位
  猎头公司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专做一万美元以上的单子的,总公司一般设在国外,在上海设立了地区性总部,单子大多是从总部接的,做的是百年老店的基业,譬如光辉国际这样的“大鳄”。几十年的经营,让他们拥有很好的声誉和稳定的客户群,他们“猎”的是真正的“头”,是高端人士。
  第二类,是本土有一定规模的猎头公司,一般拥有一、二十个顾问。他们“猎”的大多是“腰”,以中层经理和专业人士为多,兼及一小部分的总经理等高端职位。本土公司一般有较深的根基和广泛的触角,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是稳定的中坚阶层。
  第三类,就是陆小刚这样的小公司。这一类的公司,数量最多,也因此而良莠不齐。他们的客户群与第二类公司相同,“猎”的也是“腰”,只是,他们一般只会猎取一部分的“腰”。这样的小公司不会配备太多的顾问,资源也比不上有规模的本土“猎腰”,因此,他们一般只做自己熟悉的行业和职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只做强项,夺取一部分细分的市场。

  像盈润,陆小刚介绍说,就专做化工、零售、FMCG和医药行业,以及不同行业的HR职位。他们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有把握和第二类公司一搏,不敢轻易涉险,插手别的领域。
  掂出自己有多少斤两,有多大的胃口吃多大块肉,对小猎头公司来说,应该没错。
  第2招:服务质量不打折
  公司虽小,也要力求做得专业,服务的质量绝不能打折。这是小猎头公司“杀出血路”的第二鲜招。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的公司在人员配备上绝不可简化,也要有相对明确的分工。各道工序都需专才专攻,有拓展客户的专才,做前道工序;有擅长布网、四处搜索“猎物”的“捕手”,做中道;还要有善于评估、筛选“猎物”的“考官”,做后道工序。这三者需严丝无缝地配合,如此才可能形成一个分工合作的“捕猎”小组。
  分好了工,如何把每道工序做好,做得专业,是更紧要的一步。在每一道工序上,也各有门道不同。
  拓展客户

  找到客户,接到单子,听到“狩猎”的号角,狩猎行动才可能展开。小公司大多根基较浅,人脉不广,拓展客户的难度自然也要大一些。陆小刚提醒小的猎头公司,切忌“贪多嚼不烂”,在接单以前,先得问问自己:“有能力做吗?有精力做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考虑接下单子。而有能力、有精力,小公司完全可以提供与大公司一样专业的服务。

  陆小刚认为,一个专业的猎头,要具备知识(knowledge),要做得专业(professional),要有人脉(humanrelations),才有可能会拥有自己的客户群。
  接近客户,首先要了解客户。一般来说,如果一点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或是从事咨询业的经验,是不大可能做好这一行的。HR或咨询业的经验,是知识储备,对目标客户企业的公司架构、企业管理、招聘程序、不同职位要求、企业文化都能了然于胸,和客户“说着同样的语言”,双方才有进一步交谈的可能。
  有统计显示,一个受过良好培训及有丰富经验的猎头顾问成功的FacetoFaceInter-view(面谈),对一个人的判断的可信度可达到50%,再借助于一些测试手段,信度可提高到70%。在这一点上,小公司也完全可以提供专业的服务。强调、突出自己团队评估、筛选“猎物”的专业性,是小公司获取客户的另一砝码。
  人脉,也是不可或缺的。客户资源需要积累,进入“圈子”,首先要和目标行业的HR们多结识,混个脸熟。仅仅混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赢得客户的信任,有了信任,才会得到客户的青睐。
  搜索“猎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