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要写论文和回学校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没有很多时间来写帖子,流水账有点断流的意思了。
不过今天真是太高兴了,回学校把奖学金拿回来了,发了笔小财:),又看到这么多朋友支持我,感动呀!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zhlch66原来你这么客气的,其实我就是希望大家把自己的意思和见解讲出来,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水倾染你讲的我太赞同了,在小猎头公司,最大的秘诀是与人相处时要圆滑点,换句话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小公司就是靠一张嘴,比任何都重要。
“要学会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不然你做猎头日子久了,会很麻木,没有一个方向的!”
我现在就有点麻木了,我现在一直在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希望定位的准确一点。
这几天都没有什么心思写,对不起各位看客了
日期:2006-05-10 19:54:08
5月10日
今天上午给五一前找到的几个研究所打了电话,找到了两位博士生导师,和他们取得了联系,不过因为涉及的是很特殊的专业,所以很难取得沟通,他们也答应推荐几位硕士研究生,目标人选还不是很确定,合适不合适还要看他们的简历。
研究开发人员因为涉及各自的领域,专业性非常强,所以我们找到的人选自己很难判断是否合适。人选只有在企业单位试用,或者由企业专业人员甄选,才能判断是否是需要的人,所以在做这些单子的时候,我觉得猎头和介绍所就没有多大区别。(这次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抽我了,但是我始终觉得很多时候很多地方猎头和介绍所就是孪生兄弟,不同的名字而已)。
为了这个单子没有少看这些专业的文字,可是遇到实际的问题还是门外汉,什么都不懂。现在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了。
下午回学校体检,拍毕业照了,值得纪念的日子,毕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开始觉得有些惆怅了。
日期:2006-05-11 21:35:30
5月11日
这几天工作状态不怎么好,因为老是要往学校跑,工作就有点脱节的感觉。
今天还是做人才的评估报告,感觉全是在写自己的主观的东西,还是强迫自己把人才写的尽量七平八稳,不好也不赖。想到人才的生死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字里行间就是这个人才的将来命运(感觉有点言重了),我就尽量避免直接写他的缺点,“温柔”的在他的优点中写出那么点不足。后来发现写不了多少东西,干扁扁的,太空了,就叫经理帮忙多添加美言几句。还是明天继续搜肠刮肚写的饱满有内容点,要做出点专业的东西给人家看看。
所以就想到猎头操作的单子不是都一个劲的在挪合,有时候好象也是在分离。有时遇到很不规范的企业,里面很混乱,老板估计也意识到这点,就委托猎头去找一个常务副总,目的想把企业规范起来。但是很混乱的企业,想引进一个人才,在里面待很久有所作为,难度可想而知。遇到这种企业,就要很直观的跟人才表明这点,坦白企业的情况。要不人才做了一两个月受不了走了,对我们猎头一点好处都没有。白白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无工而回。所以想让大家都知道的是,猎头不会傻到,隐瞒企业的情况,将企业说的很好,美化企业,把一个人才往火坑了推。
日期:2006-05-12 20:43:55
今天还是在和很多猎头朋友们交流,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了解大家目前的一些感想,感觉很多同行就是看中目前这个市场,估计再过个三年五载的市场会比较成熟了。
不过大家好象不怎么认可猎头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只是觉得过个几年换工作就有筹码的。大家可以围绕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另外今天比较有意思的是去一个研究所里套人,感觉很有成就感。我打电话进去问找你们公司的某某人,结果那个人很客气的告诉我,某某不是我们这里的。我就问那你们负责研发的是哪位。结果她一五一十的告诉我,我连声说谢谢,这个人真是好呀。希望那些人对我都有用处。
日期:2006-05-14 23:22:51
个人组成、素质良莠不齐 中国无真正猎头
多数由二三个人组成 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没有专业化分工
京城第一家猎头公司泰来咨询事务所总经理纪云告诉记者,按照猎头公司的保密性、服务性、猎取目标性、政策性、专业性、稳定性这六大标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猎头公司。
"猎头"在中国只有十几年的历史,是一个新型的行业,目前国内已有千余家从事相关项目的中介公司,而真正以"猎头"为主要收入的公司还不足百家。日前,光辉国际有限公司取得了入驻中国人才市场的第一张准入证,另有5家国际猎头公司表示要和国内的猎头公司合作,与此同时,国内猎头公司的骨干也在近期被国际猎头公司挖走。国外的"猎头"加快争抢中国这块"大蛋糕"。那么,国内的猎头公司究竟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记者近日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1、二三个人组成 猎头公司不具规模
据了解,截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人才流动机构4100多家。其中,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3100多家,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机构420多家,民办中介服务机构630多家而以猎头为主要收入的公司不足100家。
国内第一家猎头公司是在1992年在沈阳成立的,第一个以独立法人注册的公司是北京泰来猎头咨询公司。泰来咨询事务所的纪总告诉记者,国内猎头公司的规模还很小,有二三十人就算是很不错的猎头公司,相当一部分是二三个人、一个电话、一个传真机、一间办公室就组成了作坊式的猎头公司。所谓"人才库",也是东拼西凑而成的;办公手段大多还停留在手工抄写、整理、汇总资料的传统阶段;服务内容也仅限于存档、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接待来访等,功能简单、粗放,处于低水平重复运行。按照有些猎头公司打出"年薪在50万元以下的人才不猎的标准",国内有些猎头一年才能接四五个单,因此,国内的大部分猎头是大小人才都"猎"。
现状2、认字就做猎头 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