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那些事儿》
第9节

作者: 沧海一粟11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李元度渴望建功立业,像曾国藩那样飞黄腾达起来。所以,他并没有听从曾国藩的劝告,仗着自己有六千人马当后盾,出城迎战。与李元度交手的是英王陈玉成手下的猛将李世贤,二李的军事指挥才能不在一个档次,再加上兵力悬殊,李元度的几千人马自然不是李世贤的对手。

  结果,李元度的大军全军溃败,徽州失守。
  当曾国藩得知徽州失守的消息后,震惊无语。他本来没有指望李元度能击败太平军,但起码能坚守一段日子,没有料到的是竟然败得这么快。
  徽州被攻陷后,兵分三路的十几万太平军长驱直入,逼近祁门大营,祁门一下子就变成了前线。此时守卫祁门的兵力不足三千,另有一万多官兵都是打了败仗而退下来的。因此,整个祁门一片混乱,情形十分危急。
  曾国藩的一意孤行让自己品尝到了恶果,如果当初听我的建议,不把总指挥部设立在祁门,就不会有如今的困境了。
  不过,这些都是马后炮了,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种紧急关头,败军之将李元度本应该回到祁门请罪,可他却逃到浙、赣边境徘徊游荡,久久不归。在一个月以后,才逃回到祁门军营面见曾国藩。
  一见李元度的狼狈样,曾国藩便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把他臭骂了一顿。可是李元度也不自责自悔,竟然擅自取走饷银,私自溜回了湖南。
  日期:2012-05-29 10:02:55
  37.
  曾国藩对李元度的举动十分气愤,但对他的处置却犹豫不决。李元度是湘军的元老人物,无论多么艰难的岁月,他对曾国藩都始终忠心耿耿,这正是曾国藩为什么明知他领兵才能很差,却始终信任他的原因。

  虽然丢了徽州,但对这位生死与共多年的朋友,还是不忍心制裁,希望他能好好反省自己的失误。然而,李元度竟然不知悔改,还悄悄溜走,在家乡重新招募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号称安越军,投靠了浙江巡抚王有龄。
  王有龄是曾国藩的死对头,他有意激怒曾国藩,便上奏朝廷说李元度英勇无畏,对朝廷忠心耿耿,立有无数战功。不明真相的咸丰帝竟然稀里糊涂地任命李元度为浙江按察使。
  岂有此理,一个败军之将竟然摇身一变成了英雄。曾国藩咽不下这口气,决定弹劾他,以正军纪。
  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不可以此论英雄。但李元度的失败已经让曾国藩非常恼火,他的背叛更是彻底激怒了曾国藩。
  不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能挡得住?
  既然已经是这样了,就随他去吧,毕竟都是为大清效力,不必叫这个真。

  所以,幕僚们一致反对弹劾李元度。
  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拍马屁更能得到领导曾国藩的厚爱,但李鸿章最终站在了曾国藩的对立面。一来,李元度是他的好友;二来,曾国藩弹劾李元度是他的私心使然,他要把这丢了的面子找回来。
  本以为,曾国藩会就此作罢,但他坚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力排众议,最终还是要弹劾李元度。
  没办法,李鸿章只有使出杀手锏,用离开湘军来将军。
  没想到,曾国藩就像一头老倔驴,把李鸿章当成了空气。

  就这样,李鸿章非常气愤地离开了祁门大营,打算返回南昌哥哥家中。
  在曾国藩最困难的时候,二李一个背叛,一个远走,这难道只是属下的问题吗?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曾国藩也有一定的责任。
  日期:2012-05-30 09:44:51
  38.好马也吃回头草
  离开曾国藩后,李鸿章窝了一肚子火,想找个人倒肚里的苦水。

  途中,李鸿章拜访了胡林翼,终于找到了说话的人,于是开始向他诉苦。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苦要对李元度赶尽杀绝呢?”
  “人无完人,涤生做得是有些过了。”
  “我开始以为恩师是人中豪杰,现在看来是我看走眼了。”
  “张口恩师,闭口恩师,在涤生最困难的时候,你离开他,这对吗?如果没有涤生,你能进士吗?”
  一连串的质问让李鸿章开始反思起来,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此时,曾国藩也非常恼怒,他不能原谅李元度的背叛,也看不惯李鸿章的远走,认为李鸿章是一个不能共患难的人。
  这真是冤枉李鸿章了。

  好在,有人做和事老,胡林翼从中不断斡旋,李鸿章和曾国藩之间的矛盾渐渐开始化解了。1861年3、4 月间,曾国藩给李鸿章写信,请他出任南昌城守事宜,以抗拒南路西征太平军。
  为朝廷效力,抵抗太平军,在哪里都一样,李鸿章欣然同意了这一提议。
  就这样,李鸿章很快就成为了曾国藩同江西署理巡抚之间的联络人,虽然不在曾国藩身边,但依然为曾国藩办事。
  日期:2012-05-30 10:18:56
  39.
  在这期间,曾国藩一再劝李鸿章重新入幕,回营相助。在京做官的郭嵩焘、沈葆桢二人也打圆场,让李鸿章回到曾国藩身边效力。而李鸿章也没有割断与曾国藩的联系,直接写信劝说或请胡林翼代劝曾国藩及早离开祁门。把总指挥部转移到驻军佳地东流。东流傍江依山,很适合驻军。
  经过一番紧张的周旋后,祁门大营总算安全了一些。1861年4月6日,被困祁门一年多的曾国藩终于离开了祁门这个是非之地。
  李鸿章是曾国藩手中的一枚有力的棋子,能帮助他建功立业。而放眼天下,也只有依赖湘军立功名了。

  现在李鸿章面临一个抉择:是否重归曾国藩麾下效力。
  如果站错队伍,走错方向,会影响人一辈子,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其实,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但是人们总是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也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有时,明知错了,却欲罢不能,一错再错。好在,李鸿章不是一般人,在发现自己错了以后会毫不犹豫地走回头路。
  虽然李鸿章要吃回头草,但他坚信自己还是一匹好马。
  于是,李鸿章摒弃前嫌,在7月13日赶到东流,重新走进湘军大营,继续跟着曾国藩混。
  日期:2012-05-31 10:18:32
  40.天变

  在人们眼中,重返曾国藩幕府的行为似乎说明李鸿章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又腆着脸回到了这里。李鸿章不会在意别人的言论和眼色,只要是他认为对的事情,就会一直做下去。
  虽然李鸿章依旧负责草拟信函奏稿的文案工作,但却干劲儿十足,因为湘军对太平军步步紧逼,正在围困安庆,攻克天京已经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所谓时势造英雄,李鸿章希望搭着湘军这条顺风船,也开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不久,急剧变化的时势让他看到了机会。
  还记得,太平天国发生过“天京事变”,使得天京血流成河,本来占据优势的太平军从此走上了下坡路。不曾想,清廷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在热河(今承德)行宫驾崩,6岁的皇子载淳即皇帝位,咸丰帝临终前托孤载垣、肃顺、端华等八位顾命大臣,总理政务,定明年改元祺祥。另外,奉上谕,各省将军、督、抚、都统都不许前往热河叩谒梓宫。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最危险,而政局在权力交接时也最危险。如果新的掌权者年纪太小就会根基不稳,而别有用心者就会乘机动乱,一场权力动荡就难以避免了。眼下清朝的政坛,这两个因素都具备了。咸丰帝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他希望这场权力交接能够顺利进行,不要发生宫廷政变的流血事件。
  李鸿章认为,咸丰帝在临终前指派的八个顾命大臣总理政务,却把恭亲王排除在外。这样冷淡德才兼备的亲弟,为朝廷发生变故埋下了隐患。慈禧太后也不是善茬,野心勃勃。所以,今后朝廷很可能会出现太后、辅政大臣、恭亲王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果那样的话,国家的事将更难办了。
  没想到,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日期:2012-05-31 12:15:47
  4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