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那些事儿》
第2节

作者: 沧海一粟11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家里经济不宽裕,没有条件租单间,所以,李鸿章先住在安徽会馆,后来又移居狮子胡同马文虎家。在京城中,他并未被京城的繁华富贵所吸引,而是一心一意地攻读备考。
  年逾五旬的马君给李鸿章留下的印象是:温厚诚笃,精神矍铄,评阅诗文时,高谈阔论,毫无倦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马文虎老先生的熏陶下,他的学业有了明显提高。
  除了马文虎老先生外,李鸿章还有幸结识了湖南人曾国藩。
  曾国藩以戊戌翰林供职京师,与李文安为戊戌同年。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李鸿章到京不久便以子侄辈的礼节拜见了在翰林院供职的曾国藩。
  都说气味相投的人必定惺惺相惜,曾国藩与李鸿章就是如此。当李鸿章站在曾国藩面前时,他便知道曾国藩注定是他的贵人。

  李鸿章修长的身材、俊美的五官、儒雅的言谈、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非同一般的诗文成为了他征服这位贵人的资本,结果,李鸿章在曾国藩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从此之后,他就经常来曾国藩所居的报国寺走动,在曾国藩的指导之下学习经学和应付科举考试的八股文技巧,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人们都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的确,贵人相助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
  1844年,李鸿章应顺天恩科乡试,“三场文墨,差堪自满”,结果中试第48名举人(相当于大学毕业)。在会试开考前的这段时间最好能自食其力。幸好,恩师曾国藩推荐他到时任翰林的学士何仲高处,一面教授何公子读书,一面准备参加会试。
  本以为这位何翰林官架子不小,公子哥很难教导,没想到何仲高学问渊博,何公子也少年好学,这下让李鸿章无比欣喜。
  当时,各地应举文人在九条胡同三号组织了一个文社,曾国藩担任社长,社规每月应交文三篇、诗八首。李鸿章通过这个文社既可以与各地士子交游问学,还能得到曾国藩在诗文方面的指教。所以,在等待参加会试的这段日子里,他过得非常充实。
  1845年,李鸿章参加恩科会试,曾国藩出任本科会试同考宫。本以为金榜题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结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李鸿章不幸会试落第,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心情自然非常失落。
  不过,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因一些人或者一些事而改变。人与事,在冥冥之中被注定又被改变。本来李鸿章会试落榜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但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诗文博得曾国藩的刮目相看。
  恩师的鼓励,亲人的期望,让李鸿章从跌倒的地方又爬了起来。在往后两年时间里,他发愤攻读经史、以“求义理经世致用之学”,同时还着意“习制科举之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再次参加会试,结果列为二甲第十三名进士(相当于博士)。朝考后被点了翰林,以翰林院庶吉士在京师供职。
  数十载的寒窗苦读终于让他跻身在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梯,并且当上了京官,这对于李鸿章和家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日期:2012-05-08 13:09:46
  6.
  三年期满后,1850年庶吉士散馆。散馆考试一般在殿试之后的第三年举行,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担任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其他则被派到地方做官。

  这次考试非常关键,如果考得好,往往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将来即使当不上总督、巡抚、大学士,也能弄个尚书、侍郎什么的,成为一二品大员;如果考不好,就没什么前程可言了,大都会沦为“穷翰林”,升官无望,穷困潦倒一辈子,郁郁不得志而终。
  所以,李鸿章全力应对这次决定命运的考试,结果以优异的成绩改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是朝廷储备人材之地,掌管朝廷制浩、文史修撰一类工作。按清制只有翰林出身的大臣,才能入阁为大学士,死后乃得溢文。所以,做翰林,是李鸿章“少年科第”的顶峰,从此,他便在仕途上一路扶摇直上。
  从1851年起,李鸿章又累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相当于现在中央一级研究机关的高级研究人员。
  可见,二十几岁的李鸿章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士人,开始顺利地登上了仕途。
  这一时期,李鸿章做的官既清闲又能接触到宫内大量的藏书。于是,他利用职务之便潜心经史,写成了《通鉴》一书,并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教导兄弟、子侄。
  李鸿章不仅专著于经史,还喜好艺文。赞赏以委曲婉转、平易流畅著称于世的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古文,并把两者比喻为“出水芙蓉”和“苍松翠柏”。特别推崇唐代古文大家韩愈的《论佛骨表》和北宋古文大家苏轼的《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通过学习研究,李鸿章认为:六经为载道之书,文学是“道”的载体,历代文学虽然文体各异,但在宣扬封建的伦理纲常、孔孟之道方面却没什么区别。所以,他要读书做官,维护封建文化和制度,走一条中国封建社会一般士子的正统之路。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李鸿章本以为朝中的那些大臣就是他今生要走的路的缩影,但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打乱了他的人生规划,让他走上了另一条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的路。
  这就是人生,充满了无数的变数,精彩刺激又有些小小的无奈。
  日期:2012-05-09 09:46:07
  7.被拖下水了
  翰林院编修可以设法接近皇帝,攀附权贵,是很有前途的一个差事。作为安徽当时最年轻的翰林,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以为自己的仕途之路会一帆风顺。但人算不如天算,突如其来的一场社会动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后,正式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短短几个月时间,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天国将士就接连打败清政府围追堵截的官兵,突出重围,扯旗北上,称王封制,成了清政府的心腹大患。
  1852年,太平军打出广西,进入湖南。1853年1月,一举攻克武汉三镇。2月,全军顺江东下,水陆并进,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席卷东南。3月,攻占东南第一重镇南京,随即建都于此,改南京为天京,建立了一个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并开始北伐与西征。
  与此同时,1851年至1854年,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纷纷举行起义,并逐渐汇合在一起,号称“捻军”,成为太平天国以外另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
  天下怎么说乱就乱了呢?关于这个问题,李鸿章思索了好久,也找不到合适的答案。
  当了一段时间编修之后,李鸿章对于那种机械八股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厌倦了,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就这样虚度光阴,真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日期:2012-05-09 12:49:45
  8.
  随着太平天国的蓬勃发展,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和边疆各族人民纷纷举起义旗。它们彼此呼应,相互激荡,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清高丨潮丨。
  而清王朝的“国家部队”八旗和绿营兵因为长期养尊处优,不堪一击,如一盘散沙一样,节节败退。事实证明,和太平军作战,绿营是靠不住了。于是,咸丰帝想到了团练。
  团练,就是集团训练的意思,封建统治者对乡民进行团练,形成地方性的地主武装,这种风俗是从唐德宗年间开始的。也是清朝时期的地方民兵制度,在乡间的民兵,也称乡兵。所以,团练不是正规部队,和现在看大门的保安类似,他们的职守也只是“帮办”,归根结底是帮着省里维持地方治安,关键时刻守卫地方罢了。但正是这股从地主阶级中浮现出的新的***势力协助清军镇压群众,屡建奇功。

  咸丰帝面对严峻的现实,一方面用高官厚禄和严刑峻法来制止文官武将和绿营兵的溃逃,让他们继续与太平军对抗;一方面努力争取汉族地主豪绅的支持,动员他们组办团练,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军,并任命了一大批在籍官僚为督办团练大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