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我4年职场路程》
第6节

作者: arison2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面试是我的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搞技术的,其实这家公司不是澳柯玛,而是一家研发公司,他们有中央空调的技术,与澳柯玛合作,同时在上海与另外一家合作,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销售人员,大部分利润被别人赚去了。招我,只不过希望要我来做销售员,不过要去上海。上海是她老婆管,他要我去帮他老婆搞销售。这个时候的我还不想去上海,因为我害怕陌生的地方,那里我仍然是漂泊不定,起码青岛我很熟悉。然而我没有选择的权利,我必须去上海,这一夜,我无法入睡。

  上海,一个陌生繁华的都市,区区一个青岛我都混不下去,怎一个上海会容的下我?继续等下去?我不知道青岛还有我的机会吗,这样下去,我会连吃饭的钱都没有的。我决定还是去上海了,我给自己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不行,可能我真的要回到父母身边去了。我买了张两折的机票,准备好行李,扔了一大堆个人物品,带着自己全部家当,奔上了去上海的路。

  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真的可笑,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手中拿着地址和我的行李,虹桥机场的出租车等候排了巨龙一样的队,一个拉私活的人说100块拉我到虹口,他说比打车便宜,按道理应该是这样(后来知道其实不要这么多)。车子很快上了延安路高架,高楼大厦灯火辉煌,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纵横交错的高架,飞奔的名车,我不知道我是否属于这里。

  日期:2007-8-15 10:27:47
  到了上海的办事处,这是一所商住两用房。接待我的就是老板的老婆,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很老很难看,但是好像专业的样子。跟着她的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是制冷协会的老专家。还有两个三十多岁的男同志,一个是管销售的T还有一个管技术的C。
  公司没有更多的地方住了。里屋已经被T和C占据了,我只能睡办公室,每天晚上搭床。我感觉很不舒服,但这只是刚刚开始。
  T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喜欢坑蒙拐骗,所谓的销售也只是张一个大嘴在外面吆喝,技术也没有,能力也没有。一直骗老板的钱,在外面花天酒地,订单也看不到他拿。(后来证明他的确是骗子,现在在劳改)我最受不了的是老板的老婆要T来管我,而且我每个月2000的薪水由他来发。我很不爽,但是我没有办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开始慢慢熟悉起来,我自学了PHOTOSHOP和Dreamweaver,把公司的样本全部重新做了一遍,也建立了网站。同时建议老板参加2004年的中国制冷展,这些老板都比较满意。当然也有很多的开销,但是效果是明显的,因为公司的电话开始慢慢多了起来。做出口是老板一直的愿望,因为收益会更大,正好我在阿里巴巴做了那么段时间,接触最多的就是企业产品出口,我和老板商量利用网络和展览会开始做出口。同时T还要招聘一些新员工来帮助我一起做这些事情。我们从上海水产大学制冷专业招聘了4个毕业生。其实这几个学生和我说的也很清楚,因为1000块的工资根本留不住他们,他们不过是想顺利地找到工作拿到上海户口罢了。

  2004年的4月,展览会很成功,我亲自参与设计展台,带领几个大学生不断地招揽外国客户来我们这里参观,介绍产品。竟然还有客户要求到我们公司参观。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盛大的展览会,虽然我代表的仅仅是一个不知名的小牌子,但是我们低廉的价格的确让很多客户止步。让我记忆深刻的客户是一个叫DAVIS美国的客户,他看了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晚上邀请我到金茂去吃饭,对我来说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还是去了,穿的还是那寒酸的西装领带,在48楼,他和他的朋友在等我,他们很友好,希望能和我老板取得合作,开发一种制冷和天燃气制热的空调机,因为我们有制冷机地原形,只要加上天然气燃烧部分就可以生产了。后来我才知道,DAVIS是美国最大的空调机零售商之一。他让我点菜,让我瞠目结舌的是那些天价菜肴,牛扒600,沙拉200……,粗略看下来我这顿饭要吃掉1000多了。在我开始等菜的时候,我才敢环顾四周:这是怎样一个场合啊,很多很多的外国人,这里像是国外。四周的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上海,我多想冲过去好好看看,我也只是不时的瞄上一眼,感觉自己有点像憨豆,故作平静。晚饭中几乎没有怎么聊生意,他们只是问了问有关上海的情况和我个人的情况,他们似乎对家庭尤其得重视,问了不少我家的情况。这些菜我的确没有吃出什么味道来,这样高档豪华的场合,吃饭可能已经是次要的了吧,感受这种气氛更重要了。回办事处的路上,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经历,对于24岁,而且一无所有的我来说,不知道是可喜的还是可悲的。

  展览会后,订单来了不少,从无出口经验的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老板也不知道怎么做,大家都像无头苍蝇一样瞎忙,这些诚信的客户下了单,开了信用证,订了仓,等我们发货,而我们确根本拿不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那个时候的我连什么叫CE、UL、TUV都不知道,或者说,我老板的东西根本去不了欧美,也许亚非拉是可以的。一个月的忙碌,结果是客户气愤至极,什么都没做成,老板把责任全部怪罪我到头上,我很委屈。

  日期:2007-10-15 16:06:29
  委屈归委屈,和老外的沟通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英语真的非常重要,上海让我真正感觉到了英语是一种工具,我必须下决心把英语拿起来。由于出口事业的失败,国内销售我有不太愿意接触,我的工作基本就处于停滞阶段了,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老板找我谈了几次,要我开始国内销售的工作,说实话,我比较反感这样的直销工作。我知道,这样下去,我在这个单位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我必须开始找工作,否则,我在上海将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仍然是一无所长的我能做什么呢?由于我在这家单位一直接触中央空调,我学习能力也比较快,对中央空调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了,加上招聘来的一群水产大学的大学生对我制冷知识的培训,我觉得自己能找找制冷方面的工作。我于是开始投递简历。
  然而,我每天都不停的在网上搜索,发简历 ,简历改了又改,发了又发,一直没有回音。我投的都是外企,我一定要去外企,哪怕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外企,我一定要去。第一个有回音的竟然是一家北京的欧尚超市。我几乎没有考虑后果,就答应了去面试,我记得很清楚,是在四季青桥过去的什么购物中心。我坐了一夜硬座,到了就换地铁到五棵松,然后打的过去了。面试我的是一个中国人,大概是什么主任吧,年纪30的样子,职位是一个柜台的负责人,薪水四五千。第一个面试,我把心里组织了很久的自我介绍用流利的英语说了出来,又经过大概十几分钟的对话之后,他就让我回上海等消息去了。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我并没有做好要到北京上班的准备,这次到北京,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乘上回上海的火车,傻傻的坐了一夜,等到了上海,我才知道,在过去的36个小时内,我竟然什么也没有吃过,眼睛也没有闭过。我不知道是不是还能回到在上海的办事处,我需要一个地方好好睡一觉,上海给我的感觉是我甚至不知道回去等待我的是什么。这样漂泊不定的生活滋味,谁有体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