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25 22:22:44
(续上)
魏国不愧为天下第一。
三下五除二,轻轻松松,就把看起来强大无比的赵国打得稀里哗啦,由进攻战立马转入防御战,从胜利者变为失败者。
赵国也不打卫国了。
大军撤回,看好自己的地盘再说。
魏惠王根本不是见好就收的那种人,看见落水狗不打,他会半个月都睡不好觉。你赵国军队撤回又怎么样,撤回了我也照样打你。
战场转到赵国境内。
赵国军队发现自己的作战方法出问题了。当初,遇到卫国军队的时候,横打竖打,左打右打,前打后打,怎么打怎么赢;现在,遇到魏国军队,还是老打法,咋打都打不过,这就邪门了。
魏国军队越打越兴奋。
宋国军队也很兴奋,跟着老大就是不一样,胜利的滋味就是好。
卫国军队的兴奋尽头也不亚于宋国,毕竟,可以报仇了。
他们是越打越兴奋,赵国可是越打越兴奋不起来,一个魏国都干不过,再加上两个帮忙的,更是死定了,早知道这样,也不去打卫国,惹这个马蜂窝了。
可是,后悔有用吗?
日期:2012-06-26 23:00:25
(续上)
经过快乐而又紧张的战斗,庞涓发现赵国的首都怎么这么近啊。
仔细一看,哎呀,打到邯郸了。
太快了。
那就啥话也别说了,打邯郸吧。
于是,魏、宋、卫三国军队把邯郸包围了。
赵国国君这下着急了,都怪自己,净想着雄起一回,扩大扩大地盘,梦想一举吞掉卫国,让其他国家也看看赵国并不像你们想想的那样弱,也是个爷们。
现在,抱怨什么都没用。想个法子,撵走城外的这批人才对。
劝说,估计没有用,虽说自己和魏惠王聚会过几次,讲过开展国际合作、不做敌人做盟友之类的话,但是谁也不把这些话当真。大家都知道,这些话,都是台面上的,讲还是要讲的,要是当真,死了都不知道咋死的。
打吧,死路一条。人家没打到邯郸之前,自己就抵抗不住,难道到了邯郸,自己就有了天神的帮助,有了神武之力,能够一巴掌打死三国军队?
投降吧,又有些不情愿。不管如何,自己和魏国当年同朝共事,一个肩膀头,谁也不比谁高,现在自己如果对魏国低头称臣,这脸面往哪里搁,以后在诸侯各国中还怎么混?
日期:2012-06-27 21:58:25
(续上)
左思右想,赵成侯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大臣提醒他,别钻牛角尖了,想想别的办法。比如,看看别的国家愿意救我们不愿意?只要有人愿意帮忙,啥问题都解决了。
赵成侯连连称道,好主意,好主意。
使者先到韩国,把礼物送给韩相申不害,说明来意。申不害答应把赵国的情况向韩昭侯反映,但是没有对韩国出兵做出保证。
他不是国君,做不得主。
申不害就魏国围攻邯郸的情况向韩昭侯进行了详细的回报,并说赵国使者就在宾馆里呆着,等着你做决定。
韩昭侯说,就国际关系来讲,你认为,我们和赵国好,还是和魏国好?
申不害说,关系嘛,两国都差不多,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还真难区分个高低。
韩昭侯接着问,你认为我们救赵国好,还是不救赵国好?
申不害不知道韩昭侯的意图,不敢直接表态,“这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赵国的存亡,我要回去好好考虑考虑。”
韩昭侯心说,这个老滑头。你考虑去吧,我让你考虑,我看再见你时,你咋说。
出宫之后,申不害想,我得想个办法,不然下次韩昭侯问起来就不好回答了。既然你是当家的,我就想办法弄清你的想法。
申不害找来赵卓和韩晁。
韩昭侯非常信任这两个大臣,有事常和这两个人商量。
申不害不动声色地对他们说,你们知道不知道,现在赵国和魏国打仗,魏国把赵国的首都包围了,赵国估计快完蛋了。
赵卓和韩晁说,哪能啊,咋说赵国也是强国,不会像你说的那么快。
申不害把消息透露给这两位能臣后,知道这二位肯定会在韩昭侯面前议论这件事,就借故离开了,然后他派人观察动静。
果然,这两个家伙在韩昭侯面前议论起这件事。
韩昭侯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地参加评论。但是,他的语气太平静了,简直就像谈论中午吃了什么饭一样,没有一点儿感情。
后来,韩昭侯的思想还是流露出来了:他不想让韩国介入。
当韩昭侯让申不害谈论想法时,申不害说,由于韩国刚刚变法,国内的一摊子事还顾不过来,赵国的事情就不用管他了。
韩昭侯说,申先生英明。
使者在韩国活动、游说的结果就是如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