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大唐寻花问柳的文人骚客们》
第18节

作者: __花无心_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在偏远之地,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淡忘他。李隆基刚一即位,就老帐新帐一起算,随手飞来一道圣旨,让宋之问在流放地自裁。诏书送达的那一刻,他双腿打颤,汗流浃背。
  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看见世界在坍塌,在震动,在摇晃。
  游戏就要结束了。
  谁也无法体会他内心的恐惧和绝望。
  但无论怎样的恐惧都改变不了现实,宋之问泪流满面。

  ------那一直在天上等着的王同皎看到这一切了吗?围观的人们窃窃私语。
  使者有些看不下去了,允许宋之问先回家与老婆孩子诀别,但他“慌悸不能赴家事”最后不得不勉强吃饭,沐浴,然后苦笑了一声,抬起头看一眼灰蒙蒙的天空。
  当死神从天空缓缓俯下身来的时候,宋之问终于放下权势的梦想,只有那些动人的诗歌仍在风中蛛丝般无法附丽地飘荡……
  ---完---
  日期:2012-03-07 18:43:37
  七上官婉儿
  档案:
  别名:上官昭容

  生卒:公元664年-公元710年
  出身:门第高贵
  祖籍: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
  职业: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
  成就:设立修文馆
  代表作品:《彩书怨》等
  丈夫: 唐中宗李显
  情人: 崔湜、武三思
  谥号: 惠文

  历史评语: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鸣呼何仰”。
  对文坛贡献:为诗歌从初唐宫廷诗的歌功颂德、绮错婉媚迈向波澜壮阔、尽善尽美的盛唐之音,跨出了重要一步。
  其作品按题材分三类:抒情述怀、应制奉和、出游纪胜。
  生平:
  仪凤二年(677),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开始掌管宫中诏命。不久,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通天元年(696):开始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附:昭容为九嫔之一,当时在后宫地位仅在皇后之下),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景龙元年(707)七月,太子李重俊兵变,上官婉儿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后太子兵败被杀。此后,上官婉儿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时,与韦后同时被杀。
  日期:2012-03-07 18:46:13
  【正文】 刀尖上的跳舞
  当东方微微发白的时候,龙门山上的月亮闪进了云层,只有洛河水声依旧,水面长出长毛,有千丝万缕的白雾缠绕飞舞,让那堤岸的柳和天津桥的护杆都朦胧起来,看起来那么灰,那么冷,又那么不动声色。
  尽管岸边不是市集,也没有民居,却已有些谈笑声散落在风里,让那三两声鸟鸣都显得格外微弱了。而那些脚步匆匆的人是赶着上早朝的文武大臣,他们正陆续经过天津桥,向皇城大殿走去。
  忽然,有人自远处策马而来,蹄声得得,惊得山鹊四处乱飞。百官纷纷回头,只见骑在马背上的是被太宗器重,后又被高宗宠着的当朝宰相上官仪,便都急忙拱手相让。
  上官,这个复姓听起来总是那么高贵,神秘,仿佛武侠小说里的厉害角色。而上官仪这个名字更会让人联想到一生闯荡江湖的侠客,他面冷气傲,武功非凡,只报姓名,便会让人胆战心惊。然而,晨雾里这位急急奔向皇城大殿的上官仪却不会武功,最擅长的是写诗、写奏折。他写诗,名气大不过李白;他从政,威望高不过长孙无忌。即便如此,他仍是一个真诚的诗人,他创下的“上官体”让唐诗走向成熟。他是李唐王朝忠实的殉道者,赤胆忠心辅佐唐太宗、唐高宗,即使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忠心耿耿又如何?自己效忠的皇帝李治偏偏是个妻管严,老婆的一个喷嚏都能让他惶恐不安,更不用说紧握皇权,号令天下了。
  武则天的牝鸡司晨让李治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臣子面前大吐苦水,上官仪听了便直言相劝:“宜废之以顺人心。”却不料这话就成了一阵风,很快就吹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于是心里便有了气,马上跑到李治面前,又是质问,又是哭闹。
  懦弱的李治更慌了,急忙澄清自己:“上官仪教我。”
  这还了得?武则天随既撂下了一道口谕,上官仪这块绊脚石便人头落地。
  悲哉!辅佐两朝的宰相竟然成了李治夫妇的牺牲品。回望历史,类似的例子多不胜数:越国文种、秦将白起、西汉韩信……“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一个接一个,而受其牵连的,还有他们的家人。就象上官这个庞大而显赫的家族,一夜之间便花凋叶落,男丁被斩,女子为奴。
  上官仪走了,他那不满周岁的孙女上官婉儿却来到了朝廷,用生命画出了一道鲜艳的色彩……

  日期:2012-03-07 19:38:52
  上官婉儿,一个极尽柔美隐忍的名字,一个花朵般的女孩儿,还在襁褓之中,就随着失势又失夫的母亲郑氏当了朝廷的“官奴”,在巍峨富丽的宫室中过着屈辱卑贱的生活,却浑然不觉。
  由贵夫人到奴仆,命运似乎无情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使得一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让郑氏措不及手。她悲伤,她绝望,却不敢放弃自己的生命,只是紧紧地抱着天真无邪的女儿,泪湿衣衫。
  上官婉儿,这个还在呀呀学语的小女孩不仅是她的天使,更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只有她才能让自己鼓起勇气活下去,努力地活下去,心无旁骛地守护她,即使面前的世界是地狱,是无处不在的黑暗。
  年幼的婉儿是不幸的,却有一个绝好的母亲。
  郑氏原本就是名门之后,知书达理,精通诗赋。如今落难,她参透了酸辛悲苦,一心只想将女儿拉扯大,为此当一辈子官奴也心甘,那心情就象京剧《锁麟囊》里薛湘灵那段二黄慢板转快三眼:“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振作精神,早悟兰因。 ”。
  于是,她在宫里拼死拼活地做苦力,低声下气地伺候那些达官贵人,跌跌撞撞地拉扯自己的小女儿,亲自为师,千方百计让她接受全面而严格的正统教育------这可是女儿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呀。
  小姑娘实在太聪明了,一点就透。刚四五岁,就作得一手好诗。每每望着女儿,郑氏就总会想起怀孕时曾经做过的一个梦,梦见一个巨人送来一杆秤,嘱咐说:“持此,称量天下!”。“称量天下”,岂不就是皇帝身边说了算的人?大概要生个儿子吧?于是心中窈喜。孰料,呱呱坠地的却是个白胖的女孩儿,不免有些失望,忍不住抱在怀里戏言道:“汝能称量天下么?”没想到,婉儿竟然点头相应,然后咯咯一笑,那笑容就象春天里最为亮丽的一束阳光,让郑氏为之心醉。

  时间说慢也快,不知不觉中,婉儿便已14岁了,不仅出落得貌美如花,还能吟诗着文,明达吏事,聪敏异常,在美人如云的后宫里出了名,很快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