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记录了人类终极社会的思想文化》
第11节作者:
赵家大树 如果您有兴趣,不妨找本现代人解读的《黄帝内经》来看看,包括被认为是权威人士编辑的那些中医教科书,里面讲述生命原理的思维,几乎都是周敦颐这种“阴阳分离”的论调。
比如,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体器官五脏六腑,《黄帝内经》原文所记载,是“五臧六府”,现代版本全部改成“五脏六腑”。
可能有人说,您太迂腐了吧,“臧府”改称“脏腑”,只是简化字的需要,没有什么不妥啊!
奇怪了!简化有这样简化的吗?这不是繁化了吗?其实,这不是文字游戏的问题,而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问题。
古人记录的“五臧六府”是包含阴阳的,即臧府包含器官(有形的,可见的阳)和气(无形的,不可见的阴)两部分内容。现代人改成“五脏六腑”后,脏腑就只有器官(阳,可见的有形的组织)部分,而没有气(阴,无形的,不可见的魂魄之类)的成分了!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这是有原因的。根据权威人士解析,因为气(阴,精气、魂魄、经脉之类)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科学仪器检测不到,不可能存在。这是古人愚昧的表现,不符合现代医学的科学原理! 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过去原文记载的“五臧六府”,应全部更正为有形可见的“五脏六腑”,去除其中含有气(阴,无形,不可见)存在的误导。
说到这里,可能细心的人有点奇怪了。这也是符合周敦颐对太极演化阴阳(道德)分离的解析的呀!怎么在过去明清时期的几百年里,人们没有受周敦颐那种阴阳分离的观念的影响,去更正《黄帝内经》的记载呢?
是呀!为什么呢?其实并不难理解,脑筋转一下弯,结果就有了。因为如果以阴阳分离的观念去理解《黄帝内经》,不能成立呀!这种阴阳分离的歪理与那些世代相传的(古代中医几乎都是家族承袭学习)经验不符呀!
对精通医术的人来说,人命关天,怎么会受社会上那些荒谬的观念影响,而动摇治病救人的信念呢?比如“魂魄”是真实存在的啊!难道某人说没有就不存在吗?如果人没有魂魄,怎么会被吓死呢?还有很多病人的病症,只要安神就好了,又怎么解析呢?
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词,叫“病入膏肓”,这个“肓”是什么?请仔细看清楚“肓”字,是亡和月(肉)组成,明明白白,就是无形的,看不见的肉体,即“气”呀!当病侵入到无形的,看不见的肉体时,就不治了。
然而,现在一切都以西方科学为准则,真正懂得中医药原理的人都隐居了。一些人从现代中医书本上学一些不全面,被曲解的中医知识,连人体中有经脉,有魂魄存在的事实都不敢相信,不会把脉,就自称中医师!
书店里摆放着无数什么神医、御医、领导特医、中西医结合等等的中医养生宝典,都是以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医中药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已经被打着科学旗号的大量虚假广告和舆论控制了。
于是,自称神医的人在社会上大量涌现。最近还有几个自称握有祖传秘方的神医,在正规的电视台设讲堂,讲述中医养生之道呢。据说全国信众数以百万计!其实都是在行骗敛财。
我可以严肃地告诉大家,如果以周敦颐太极阴阳(道德)分离的思想观念;如果以目前尚不成熟的,以有形可见物质为基础,排除无形不可见物质的科学理论,来理解《黄帝内经》,来思考、运用中医药的原理,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可能使人得病!
所以说,今日社会上流行的所谓中医思想,所谓通过中医药养生治病,都是骗人的把戏。如果这样的所谓中医不亡,才真是祸害子孙啊!
因此,今日人们对孔子,对中医中药的争论,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把宋朝之后,明清时期所形成的,脱离了自然道德思想的所谓“中华传统文化”,与远古华夏文化混为一谈。
如果明白远古华夏文化是什么?人们绝不会为今日流行的所谓“中华传统文化”该不该传承,该不该废除的问题而争论。因为这种奴役、专制、腐朽、堕落,充满着恶臭的糟糕文化,早就应该抛弃了。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孔子呢?什么才真正的华夏文化呢?
(待续)
日期:2011-03-10 08:26:56
现在,我就按照孔子告诉我们的太极图演化的规律,分析一下,符合自然道德规律的理想社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大家知道,《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方面就不多解释了。
孔子五十岁学《易》,迷上了,为《易》写了十篇文章,被后人称为十翼。意思是有了孔子对《易》的解读,古老的《易》就像长了翅膀,可以自由飞翔了。
孔子给《易》做十翼,其思想基础是什么呢?就是他当时所接触到的远古华夏文化,即夏商周以来,在各国流传的礼仪文化典籍。孔子从中找出《易》与自然道德法则的关系,然后用十翼来说明《易》的来历及其演化的规律!
孔子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是一样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产生,都来源于自然的大道。因此,天地万物都具有道德(即阴阳)的成分。
天地虽然分属阴阳,但天有阴阳,地也有阴阳。万物的个体虽然分属阴阳(如男女),但阴阳的个体生命,彼此都是完整的,各自都包含着从母体遗传来的阴阳(道德)成分。因此,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自由的,平等的。换言之,人类的男女,天生就是独立的,自由的,平等的。阴阳配对,只是繁衍后代的需要。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类是有神性,有智慧的生物,人类组成了社会,就应该遵循自然道德的法则。这个社会法则就是要互相帮助,能力强的人,去帮助能力弱的人,使大家共同富裕,享受人生的幸福快乐。
老子又说,上善若水,水处于低位,利万物而不争,最接近道。在一个自由、平等,公平竞争,各安天命的社会里,只有像水一样,处于社会低层,做卑贱工作的人,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创造大量的财富。
远古时代,聪明的人正是这样做的。他们不是通过不择手段,剥削别人,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而是依靠自己的智慧,通过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因此,很多人愿于追随他们一起劳动致富。
聪明的人拥有大量的财富之后,依然甘愿处于社会的底层,做社会上被人们视为最卑贱的事。因此,他们最受人们的尊敬,被称为最有道德的人。
有道德的人成为引领大家致富的带头人,但他处于高位,不会妨碍大家的发展;他处于前头,不会损害大家的利益。于是,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君王就这样产生了。
有道德的人很清楚只有像水一样,处于低位,不与他人相争,才能成功,所以他们当上君王之后,依然自称“孤家寡人”,表示自己卑微的地位,表明自己不与大众相争。
按照老子《道德经》的讲述,归纳起来,远古道德社会的建立,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于有智慧,能力强,事业成功,创造大量财富的人,总是乐于帮助别人,成全别人,因此他们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