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农民的祖先进入这样一片生态环境之前,这里应该是全部为树林,农民目前耕种的田地所处的位置,以前树林会比山上的更加茂盛,树木也更加粗壮,因为田地区域的土质和水资源条件比山上要好。
我们的祖先由于人口的增长或者说为了寻求更好的自然生存环境,迁入了这样一片乡村区域,多数会选择在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的地方定居下来,也就是在目前的田地区域砍掉或者火烧掉原来的树木,用人工砌起一亩亩粮田。
在这样的田地中种植人类生存需要的粮食,繁衍生息。当这片区域再养活不了这一大群人的时候,会有部分人群逐渐的以原来的方式去周边或远方开垦新的农田,继续繁衍生息。
这样一个在我们祖先多少代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断扩大了农田,增加了人口。我们现在看来就是破坏了我们原来的生态平衡,破坏了森林,好了我们人类的同时,却逐渐减少了我们人类朋友——动植物们的生存环境,导致了有些生物的减少和灭绝,而这些减少和灭绝的生物又会慢慢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包括食物和生态环境破坏等,这种现象在达到一定量之后就会威胁到人类的整体或局部生存。
(二)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时代,人类从使用动物的动力时代向以机器作为源动力时代的转变,机器时代的开启,大大加快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步伐,带来了丰富的工业产品为人类服务,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伴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我们加快了对自然资源、化石能源、矿藏等资源的开采,加大了对水资源、大气资源的污染,这些因素慢慢的又影响到整个生物圈,继而又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威慑到人类的整体或局部生存。目前世界各地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紧缺的化石能源问题等,在今天逐渐变成了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危机在逐渐代替蒸汽机带给人类的好处。
(三)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转基因技术能够为社会带来很多惊喜的产品,比如抗病虫害的水稻、玉米,高产的大豆等,在给人类带来抗病虫和高产的等人类需要的东西的同时,却也将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带入了整个生物界;目前导致的状况是,原生的天然大豆逐渐消失,而转基因大豆又不能繁育,导致农作物种子易被人为控制;其他一些食用安全性风险因素也在逐步显现,越来越证明会危机生态及人身的安全。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采用这个技术的时候,首先肯定是被其某一方面的优越性所吸引,在利益的驱使下,我们做出了相关的决定,而由于对其他方面的考虑不够彻底,而导致了很多人类智慧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 人对智力的过分看重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要求人必须具有更高的智力水平,对于普通人,提高智力水平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的时间,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大部分的学生会将大部分业余时间投入学习,这一方面带给了我们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技术水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的身体方面出现的问题:包括大学生**质量逐年下降、大学生近视率逐年提高、大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等等。
这些指标在下降,而身体是智力的本钱,如果我们的身体素质进一步的下降,那么我们高智商所依存的身体基础是不是还存在?当身体基础不复存在的时候,再高的智商又将何以安放,何况身体状态好,更长的寿命,通过更长世时间的经验和实践也能增进智力。
(五) 私家车与快速出行
大部分购买私家车的人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出行、节约出行时间,在城市刚刚发展之初,道路条件允许,这都不是问题,这些最初的目标大都能够实现,而眼下北京市等一些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出现严重的堵车事件,开私家车在有些路段还不如骑车和走路!现在如果问在北京配合地铁的条件下,1000多万人整体考虑是:开小车快,还是开自行车快?
(六) 军事实力
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安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技能,从青铜兵器到铁质兵器,弓箭,再到火药技术,枪支弹药,火炮导弹,再到现代的原子丨弹丨氢弹等。
在使自身拥有比对方更有技术安全保障的同时,逐渐使整个世界处于随时可能被毁灭的境地!
其实,我们基本上可以从自己身边随意找出很多件,这种由人类智慧决定了的事情来分析,我们大致都能够得出相似的结论,我们出于一很好的的目的,采用了的更好技术或手段,这些改变在为我们带来我们追去的好处的同时,都会引起事务其他方面的改变,而其他方面的改变在当时看似对问题的影响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量的加大,从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又将出现新的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些现象用哲学的观点看成是事务普遍联系的,变化的,矛盾是会互相转化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人类思维的严密性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说这是由人类思维的片面性、功利性所决定的对事务认识的漏洞,在追求对人有利的方面时,没有很好的自己设定一个量,最终导致事务向相反方向发展,而在原先相反方向上很好的事务就会失去本来的面貌,这些破坏可能出现在我们曾经拥有的好的传统、我们的美德、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们的身体素质等方面。
日期:2011-03-12 12:07:27
第二节 违背自然规律的经济学生产和分配理论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类阶段性适用的经济学理论
世界目前的运行体制(或者说是世界的生产和分配机制)主要是:资本为王,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律,优胜劣汰。经济学及其相关的各个学科作为这一运行体制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操作细节,在确保运行这一体制。这一套体制的运行目的,应该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其巨著《国富论》中的主题思想——国富。
我们在前面已经在大量的实际事例中分析过,人类思维会有很多的漏洞,何况是出于自身目的——富裕,拥有大量财富这种单一取向,功利性及目的性的构思,它的思维漏洞或其他后果就会更多。其实要分析像亚当.斯密、李嘉图等所谓的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的漏洞, 是普遍存在也很简单的,而且是必然的。他们所有的思想都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不去分析他们思想或构思是不是本身有问题,只要他们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也就是逻辑学中的基础发生改变,他的上层建筑就不一定靠谱。我们所说他们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自然环境我们又可以细分为很多,比如水、大气、土地、矿产资源、能源、动植物资源等;社会人文环境又可以细分为,社会制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家庭制度(母系社会、家庭制的、种族制的)、法律制度(大陆法系、海洋法系)、道德环境(动物式、共产主义式)。
分析他们的思维漏洞,具体一点的:比如地球上水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完全不能人类食用,人类生存遇到了危机,整个人类将不复存在,那么,那套运行体制还有用吗?
矿产资源如果都没有了或者说开采完毕,那么我们用什么去发展我们现在的工业?那套建立在资源无限假设基础之上的经济学构思是不是还成立,所谓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是不是还起作用?
如果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是奴隶社会,我们有必要按经济规律去办事吗,我们的奴隶是不需要分配给他们财富的,只要养活就可以,我要去跟人家按市场规律竞争吗?我强大,我抢来就可以,有必要辛辛苦苦一年一年积攒吗?
再比如,极端一点的,我们将这套制度放在月球上,到底他适用不适用呢?真理还是完全的谬论?
那么我们回到我们的现实状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