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休闲调整了接近40天时间,玩得终于想要找份工作了,于是,俺给猎头朋友去了一个电话,看看他有什么好的介绍,第一次,猎头朋友亲自接听电话,问长问短,嘘寒问暖,让俺着实感动了一番,当确认俺已不在原公司、原岗位工作,眼下没有饭碗之后,猎头朋友应付自如地许下一个灵活的承诺,给俺拿来一把长柄雨伞“如果有了合适的岗位,一定不会忘记”,于是,俺就在期待之中一边动用职场资源,一边寄予希望地耐心等待,等得有些心急的时候,又给猎头朋友打去电话,第二次、第三次的电话就改由美女助理来应答了,猎头朋友不是在开会,便是在出差,最后,美女助理说得相当坦率:我们的工作原则是,只帮有工作的朋友找到更好的工作,不帮没有工作的朋友去介绍工作!哦,俺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了,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人家看重的是你当时的公司、当时的职位,以及由这个平台所产生出来的光环效应,等到你离开那家公司,离开那个职位了,你什么都不是了,人家也早就没有了兴趣。其实,事后仔细思索,道理也很简单,这类行为从本质上符合利益属性,只有当你在位之时,人家因为你当时的市场价值,才有兴趣千方百计拆散你与东家的美满姻缘,在“拉郎配”的游戏之中,他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实际收益,而当你一旦失去了自身的光环,在市场经济之中,他们则需要对你重新估价,你一般就卖不出他们感兴趣的身价了!
借助于职场之内的人际关系和前两家公司的名望,俺并没有多费周折便顺利来到了另一家同样具有影响力的公司,职位还是董事长助理,并且还多出了一个HR经理的兼职头衔,于是,俺又有机会到人才市场相遇在那里嗅来嗅去的猎头代表了,哈哈,对方角色转换得真叫快,见面惊愕之后,人家又是要拉去坐一坐,又是甩来一串串赞美的高帽,如同万里他乡遇故知,那份亲热劲,直叫你晕头转向地怀疑前期电话中的冷傲绝对不是出自于对方。俺经历了与他们第一轮的接触,经历了他们的热情和冷遇,山不转水转之后,现在摇身一变,俺又成了新东家的重要人士,又成了猎头朋友的上帝,又可以直接决定是否关照他们的生意了,于是,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他们急欲捧回手中的掌上明珠。淡淡的一笑之中,俺不忘热情地逢场作戏,这世道就是如此,“只管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本来就是他们的职业准则,是他们这个行业内人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俺以前自作多情想与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看来,只是俺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人家在玩职业化,俺却在那里企图玩感情积累,岂不是让他们认为你不懂规则甚至莫名其妙?
经历了一次大彻大悟,后来的岁月里,俺看淡了这些,重新调整了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思路,改变了过去的单相思做法,以职业化来应对职业化,不知不觉中也通过猎头朋友解决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更重要的是,重新寻找自身职场定位的过程之中,俺终于学会了“欲拒还迎”之类与他们打交道的雕虫小技,学会了把握在位期间“骑马找马”的现实主义原则,通过他们几次的“卖身”之后,俺与猎头朋友的合作也似乎变得越来越愉快起来。
尽管如此,不愉快的事件也还是免不了发生,工作之中,说不定哪个时候,这些无孔不入的猎头朋友在俺的职员队伍中也时常挖走骨干人才,许多时候导致俺措手不及,冲动之下对他们恨得牙根痒痒地直想骂娘,但想一想被“猎”去的朋友也许找到了更适合的职业定位,俺心里也就产生了一份为同事庆幸般的自我安慰。
猎头的折腾之中,让更多的职业人士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这些猎头朋友在现实面前时而热情似火,时而冷若冰霜,不得不让我们产生出许多复杂的感慨,他们实在是一支让人爱又不敢走近,恨又不能远离的特殊队伍啊……
日期:2011-8-13 6:50:00
【道与术系列41】执行层需要干实事的主帅
玻璃分厂厂长打算解甲归田,正式辞职前向公司打招呼,希望物色一名合适的人选来接替他的工作,其本人愿意对接替者做好全方位的传帮带,直至新人完全接手、工作顺利过渡之后自己才离开。公司一方面对厂长过去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他愿意协助企业做好交接过渡表示感谢,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了招聘工作,按照先内后外的招聘流程,首先公告全公司,优先内部聘用,鼓励内部职员应聘。
技术部一名产品工程师和该分厂两名车间主管同时揭了“皇榜”,经过厂长和HR部门组织公开面试,这名工程师从三人之中首先胜出,评估人员在面试结论中表明:该工程师熟悉产品开发、工艺流程、检测标准、技术规范,对产品相关参数倒背如流,车间管理和体系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比起其他二人略胜一筹,从公司发展的长远考虑,任用这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技术型人才担任厂长,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希望通过他将来的主导,让下属和基层队伍在管理素质上有一些明显的提高。
董事会经过讨论,大部分股东认为,这名工程师文质彬彬的样子,可能并不适合一线的具体工作,担心他驾驭不了那帮江湖气十足的组长和主管。
此时,大老板说出完全相反的意见:“应该给别人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如果他能够胜任,那就是技术与管理的最佳结合,是技术型内行领导企业的具体实践,不管是骡子是马,只有拉出来骝一骝,才知道他的真实能力,没有尝试,怎么能知道别人并不适合呢?”。
还有股东坚持原来的看法,大老板举出例子来反驳:“历史上的诸葛孔明稳坐中军帐内,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就了三分天下;共和国史上的林彪元帅横扫千军如卷席,完成了从中国最北方,一直到最南端的战略决战,为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军事基础,他们看起来都是文弱书生,不是照样成就了千秋大业吗?我们不能绝对地以貌取人,还是应该多给别人机会”。
尽管俺也不太同意大老板的想法和说法,因为以俺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总感觉一线管理人员太需要魄力和经验了,书生形象和文弱性格的主帅很难让一些“刁民”臣服,但大老板给予别人机会的用人道理也无可厚非,于是,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俺来了一次折衷发言:“提议先让这名工程师以厂长助理的身份进入,一边熟悉情况,一边接替工作,慢慢进入主导的角色,公司和股东们多给予一些帮扶,经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评估,如果适用就正式任命,如果不适用,则退回原岗位,俺们另找高明,这样做更慎重一些”。
董事会同意了俺的意见,会后,俺找来这名工程师倾听了他的施政纲领和具体做法,又找来厂长当面进行了交待,希望他们相互配合,将这名工程师一步一步推向幕前,厂长缓缓退入幕后,具体交待他们分三步完成:第一步,用10天时间由工程师跟随厂长熟悉工厂设置、人员架构、生产运转等全面情况;第二步,再用10天时间,由工程师主导全面工作,厂长由前期的主导变为协助、提醒;第三步,继续用10天时间,由工程师丢开“拐杖”完全做主,厂长退居幕后观察。
接着,俺亲自召开了分厂组长、主管两级会议,宣布了公司的决定和具体操作步骤,着重表扬了落聘的两名车间主管,公开说明并不是他们能力不够,而是公司从长远发展考虑,更需要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参与管理,希望大家配合这名工程师下一步的工作。会上,这些来自于生产一线的主管和组长们纷纷表态,绝对服从公司的决定,一定会配合新任领导做好工作。
日期:2011-8-13 6:52:00
工程师走马上任前的铺垫工作完成之后,交接事务按预案顺利进行,20天之后,工程师以厂长助理的身份正式接管和主导全厂工作,厂长进入“无官一身轻”的自我休闲状态。
HR部门跟踪反馈的信息表明:厂长助理自从接手独立做主之后,大有一番从此施展宏图、让工厂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决心和勇气,于是,经常到了深更半夜还在筹划各种方案和计划,白天大部分时间也投入到这类文案工作之中,车间各岗位按部就班,员工们都在自觉地完成份内工作,表面上风平浪静。
看到这份报告,俺心里疑虑起来:白天大部分时间也投入到这类文案工作之中?不对啊,虽然是一厂之长,但他在企业中的定位只是属于中层执行者,更多的时间应该在生产一线去主导、去观察、去组织一个兵团的作战,应该属于一线指挥员的角色,而不该远离部队、舍本求末,过多地专注于计划与方案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